档案文化 > 往事回眸

20世纪初,奉天的马拉铁道车

作者:邹 寰

来源:中国档案报

2020-01-06 星期一

    20世纪初,东北奉天(今沈阳)内没有公共交通工具,普通百姓出门都是步行,官宦、富商则乘人力车代步。随着奉天城规模的扩大,城内公共交通系统开始形成,马拉铁道车(以下简称“马铁”)这一交通工具也应运而生。马铁是以马匹为动力,在铁道上牵引车辆行驶的交通工具,最早出现在美国纽约举办的万国博览会上。1907年,东北奉天开始筹建马铁的工作。1908年1月4日,马铁正式运营。

筹建商埠地 被迫办马车铁道公司

    1905年7月,清政府派户部侍郎赵尔巽以盛京将军的身份来到东北经营三省事务,以图恢复和重振在东北的统治。当时,日俄战争已接近尾声,赵尔巽来到奉天后,看到的是百业俱废、破败不堪的景象。面对满目疮痍的城市,他认为,“非布新除旧,无以自治,无以图存”。在得到清廷的允准后,赵尔巽在奉天城内启动了一场近代化城市建设运动。

    1906年春,赵尔巽按照《通商行船续订条约》,开放奉天、安东、大东沟为商埠。5月,他在奉天交涉总局内设置了一个独立的市政管辖部门——商埠局,管理奉天全省各处开埠事务。商埠局的设立,标志着奉天开埠筹备工作的正式启动。同时,商埠局划定小西门外为外国人居留地,自西关边门外至南满铁路奉天站一带为万国通商场。除此之外,该机构还着手拟定开埠统章,派员赴安东、大东沟勘划地段,函请外务部转饬总税务司,派员来奉筹办海关事宜等。

    1906年6月,日军从奉天撤军,商埠局设立了“奉天商埠清查房地总局”(简称“清查房地局”),开始清丈、收买商埠界内房产土地,勘划埠界。清丈范围包括:“小西边门外商埠地段,南自十里码头以北起,北自皇寺大道以南起,东自边墙外大道以西起,西自铁道以东起。”这期间,赵尔巽会同北洋大臣袁世凯,奏请光绪帝拨银20万两为奉天开埠经费,经户部核议后认为,此项经费“须由本省自行筹垫,俟辟设税关后,征收税款项下陆续归还”。为此,赵尔巽命“开埠局(即商埠局)先行筹拨官款,逐渐酌量购买民地,预作埠界之用”。同时,他还遇到了一个难题。日军虽然从奉天撤军,但是多次推诿拖延拆除在奉天城内修建的军用轻轨铁道。日俄战争结束后,根据相关协议,奉天城内的军事设施都应该立即拆除。但是,当赵尔巽就此事与日本驻奉天总领事荻原守一交涉时,日方却违反协议,以各种理由拖延拆除。

    1906年11月,荻原守一见赵尔巽拆除意志坚定,便提出了一个“建议”:由刚成立的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组建马车铁道公司,将该段铁路由军用转为民用,作为奉天公共交通设施。为配合荻原守一的“建议”,侨居奉天的日本大仓会社总裁大仓喜八郎联合了日本其他8家会社一起向奉天商会提出,利用闲置于日本东京的马铁设备在奉天城内做马铁运输生意的议案。在这种情况下,赵尔巽担心再不转圜,恐又生出其他问题,“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害相权取其轻”,只得同意创办马车铁道公司,但要求该公司必须是中日合办。

马铁运营16载 最终被有轨电车替代

    1907年,奉天最早与外商合办的企业——中日商办沈阳马车铁道股份有限公司应运而生。2月27日,中日双方共同制定了《中日商办沈阳马车铁道股份有限公司条规》。9月12日,中日双方代表签署了《中日商办沈阳马车铁道股份有限公司招股章程》。鉴于事前奉天商会议员等联名向赵尔巽呈文,提出:“若此项马车铁路专归日本人承办,势必竭力经营,任意铺张,则城内外十六街铺商等,遇事掣肘,诸多扰累,未免有失利权,商民不便……如将来能准与日人合作,亦需中股多,日人股少,方有裨益。”故该章程规定:“本公司应招资金股总计1900股,中国创办人认招1140股;日本创办人认招760股。”此外,中日双方共同约定该公司经营年限为15年。

    1908年1月4日,新型公共交通工具马铁开始在奉天城内的老龙口至小西边门间穿行,并吸引了市民的围观。《盛京时报》用四分之一的版面刊载了一则通车广告:“沈阳马车铁道公司——自火车站起到小西门开通!车票自火车站起到小西边门每一张洋半角;自小西边门起到小西门每一张洋半角。”市民们第一次发现只要支付很少的车费,他们也能像富人一样坐上“马车”出行,故“凡中等以下之民众,得以往来便利者,未有不以马铁是赖”。可见,马铁深受广大市民的欢迎。

    当时,沈阳马车铁道公司有车27辆,马73匹。根据相关资料的记载,马铁车厢为铁、木结构制成,车厢两端设车夫座位,车厢上方设遮雨棚。车内沿车身设置两排长椅,乘客相面而坐,无座位的乘客站立其间,座椅的上方各设扶杆一根,供站立的乘客使用。车厢可载客约40人。车厢前后各有一门,车内配有一名车务员,负责售票和服务。马铁报站是以车夫的笛声为信号:笛声短为到站;笛声长为离站。远处的乘客听见笛声长就知道马铁已经离开,需要等下一辆车。

    1922年,依据《马铁公司章程》,马铁已到约定的经营年限。随后,奉天民众围绕着马铁是立即拆除还是继续开办这个问题,纷纷发表见解。由奉系军阀统治的奉天省警务处处长王家勋认为,马铁的车身较大,遇到街上发生事故便会阻碍交通,加之马路中间常年被马匹踩踏、车轮碾压,地势变得低洼,一遇阴雨天就会积水,影响出行。遂提出“马车铁道有害而无利”“修不胜修、禁不胜禁”,请求废除马铁。奉天省公署批准了王家勋的建议并对如何解散马铁一事,提出了5条要求。10月28日的《盛京时报》社论《马铁不当停办》一文则表达了不同看法,该文称:“铁道马车为奉天唯一之交通机关……期限届满,奉省当局因实行停办,则车马费势必因之暴涨,不特民众受莫大之痛苦,而市面亦必蒙其影响。”接着,记者儒丐的《马铁之存废》一文立即对《马铁不当停办》中的观点给予了支持。儒丐称:“吾人自文明上、市政上观之,殊觉铁道马车之鄙陋。吾人对于该问题之前提,绝非有意保存马铁之谓,即促使当局者,亟亟取消之二三十年之废物,而代之以市民实际上所必需之利器。假若当局并无敷设电车之计划,而唯有利用马铁契约之年限,贸然而停止之,使市民依赖交通之独一机关平空停罢,此非吾人之敢赞同也……吾人不能偏执于一己之私见,必须事实上加以实际之研究。铁道马车存废问题,电车不能即兴,马车万无中废之理。马车既决废弃,则电车必继而兴。若一方置电车问题于不顾,而徒取消马车,欲使此方停止,必使他方继兴。”

    在对于拆除和停办马铁的问题上,奉天地方政府基本做到了既维护权利、防止贻患,又顺应了民众对公共交通的实际需求。可以说,舆论直接影响了当局对马铁的处理态度,由即刻履约拆除转为放缓对待。最终,马铁的拆除是分段、间隔进行的,给民众留出了逐步适应和缓冲的时间。同时,奉天地方政府也开始着手筹建更为现代化的有轨电车。

    由于有轨电车线路工程施工进度很快,1924年9月马铁正式撤轨。至此,运营了16年的马铁,由有轨电车所代替。

    原载于《中国档案报》2020年1月3日 总第3471期 第三版

 
 
责任编辑:张雪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