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文化 > 老照片

流光溢彩中的冰灯记忆

作者:王丹菊

来源:中国档案报

2019-12-30 星期一

1965年,苏联代表团在哈尔滨赏冰灯。

    冰灯是我国北方冬季民间流传的一种艺术形式。最初的冰灯是为了驱逐黑暗,延长劳动时间而制作的。后来,人们逐渐发现了冰雪内在的美学价值,并不断挖掘其艺术潜能,陆续创造出供人观赏、游乐、健身和增添节日气氛的冰雪艺术品。由于百姓的广泛参与,黑龙江省各地逐渐形成了一些以冰雪为载体的节日,其中以哈尔滨冰灯游园会(后更名为“中国·哈尔滨国际冰雪节”)最具代表性。黑龙江省档案馆保存着一些哈尔滨冰灯游园会的老照片,是那个时代流光溢彩的节日记忆。

 
1963年,第一届哈尔滨冰灯游园会上游人在赏冰灯。

    哈尔滨的冬天冰天雪地。20世纪60年代初以前,哈尔滨的老百姓习惯长期待在家里不出门,东北人称为“猫冬”,公园没人去,成了“半年闲”。那时我国仍处于经济困难时期,人们的生活较为单调,而哈尔滨人的“猫冬”则使冬天本就一片萧瑟的市区更显冷清。

    1963年2月1日(农历正月初八),时任哈尔滨市委第一书记任仲夷和市长吕其恩到香坊区检查工作时,看到路边一户居民家门前有一点微弱的亮光,走近一看,原来是个老太太蹲在路边,面前摆放着一个用“喂得罗儿”(上粗下细的水桶)制成的空心冰坨,中间插了根点燃的蜡烛,成了一盏冰灯。这种土制冰灯,俗称“穷棒子灯”,是过去松花江流域一带农夫或渔民用的一种简易、省钱的照明灯。后来,在新春佳节或元宵之夜,一些穷人因买不起灯笼但又不甘寂寞,就做了这种冰冻灯罩摆在自家门前寻乐。受此启发,任仲夷心中酝酿出一个计划。

1963年,第一届哈尔滨冰灯游园会上的雪雕作品《万象更新》。
  
    2月3日,任仲夷召集有关领导和部门人员开了一个现场工作会,提出要在正月十五这一天在兆麟公园举办首届哈尔滨冰灯游园会,他说:“一定要把冰灯游园会搞成功,叫老百姓不‘猫冬’,把群众的劲儿鼓起来,让哈尔滨的冬天不再寂寞!”接到任务后,市园林部门迅速组织人员,以自来水为材质,用水桶、脸盆、五星等简单模具冻制了上千盏冰罩灯,外涂广告色,里面点上蜡烛,于7日(元宵节前)在兆麟公园对外展出,形成了万人空巷看冰灯的盛大场面。首届哈尔滨冰灯游园会在6天展期内共接待游人25万人次,占哈尔滨总人口的十分之一。“猫冬”的人们终于走出家门,冬天的公园也结束了“半年闲”的局面。

1985年,首届哈尔滨冰雪节的场景。     
    首届哈尔滨冰灯游园会是中国大地上第一个有组织的大规模冰灯游园会,从提出设想到完成布展,仅用了4天时间,创造出一个奇迹,后来人们还把这种在开展冰灯活动中的冲天干劲儿称为“冰灯精神”。冰灯从此成为艺术品,也成为哈尔滨市的象征和骄傲。
    继1963年第一届哈尔滨冰灯游园会后,哈尔滨市又连续举办了3届冰灯游园会,这3届冰灯游园会从形式到内容,从规模到制作,都有创新和发展。但由于我国刚刚兴起的冰雪艺术还处于发展初期,冰灯作品取材范围较窄,在艺术效果方面考虑得还比较少。

    1966年,为举办第四届哈尔滨冰灯游园会,工人们正在运用机械,采用松花江的天然冰制作冰雕作品。

    改革开放后,随着时间的推移、举办次数的增加,冰灯的规模逐渐扩大,内容愈加充实,其艺术水平和制作方法也不断提高和改进。1985年,哈尔滨市推出了以冰雪艺术、冰雪体育、冰雪文化、冰雪旅游、冰雪经贸为内容的首届冰雪节,给城市之冬增添了盎然的春意。从此,每年的1月5日,哈尔滨在最寒冷的冬天进入了火热的冰雪狂欢季,这一天也成为哈尔滨特有的以冰雪为内容的地方性节日。首届冰雪节在一个月的时间里,共接待国内外游客200多万人次,其中境外游客1.2万人次,比上一年同期增加60%,旅游外汇收入也比上一年增加了84.5%。后来,哈尔滨国际雪雕艺术博览会、松花江冰雪大世界都在此基础上衍生发展而来,哈尔滨也因此有了“冰城”的美誉。

    如今,哈尔滨冰雪节,凭借其悠久的冰灯历史和不断地发展,与日本的札幌雪节、加拿大的魁北克冬季狂欢节和挪威奥斯陆滑雪节并称为世界4大冰雪节。作为中国冰灯艺术的发源地,冰灯游园会早已载入哈尔滨冰雪艺术发展的史册,它不仅丰富了哈尔滨人的文化生活,也给国内外的人们送上了祝福、欢乐和美好的艺术享受。

    本文所示照片档案为黑龙江省档案馆藏

    原载于《中国档案报》2019年12月27日 总第3468期 第三版

 
 
责任编辑:杨太阳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