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文化 > 往事回眸

石有花语谁能解 冯氏刻刀留余香

——访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寿山石雕》代表性传承人冯伟

作者:本报记者 秦海庆

来源:中国档案报

2019-12-30 星期一

    在玉石雕刻界,提到福建“冯氏三杰”冯久和、冯其瑞、冯伟,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冯久和是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于2007年被评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寿山石雕代表性传承人;冯久和之子冯其瑞是福建省寿山石文化艺术研究会会员、福建省民间艺术家;冯伟是冯氏的第三代传人,现为中国玉石雕艺术大师、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寿山石雕》代表性传承人,其寿山石雕技艺深得冯久和家传之精髓,作品几乎囊括了业界各类金奖。有专家曾这样评价:“寿山石雕技艺的传承,像冯氏祖孙三代人这样痴迷热爱,并心手相传者已是凤毛麟角,到了第三代还能取得这么大突破和成就更是不易!”近日,记者赴福州在冯伟工作室听他讲述了冯氏石雕技艺一脉相承的历程。什么是初心?什么是坚守?什么是创新?面对那一张张老照片、一份份写生画稿,以及祖孙三代共创的巧夺天工的作品,答案就在眼前。 

一张照片:“是爷爷带我走进雕刻艺术之门的”

    了解寿山石雕技艺的人都知道,寿山石具有色彩多样、硬度较小、质地细腻及可雕刻性强的特点,但同时它的石质也很脆,用力不对作品很容易就会前功尽弃,所以,要想雕刻好一件寿山石作品,哪怕是一方小小的印章,不但要有足够的耐心、过硬的技术,还要有很好的艺术素养和巧妙的构思,才能让达到妙“笔”生花的效果,但要想做这样一个全能的艺人谈何容易。

    见到记者,冯伟拿出他爷爷冯久和珍存的一些早年的画稿和一本影集对记者说:“这些都是我爷爷的‘宝贝’。记得初学寿山石雕时,每次创作前,我都会去爷爷那里借来翻看一下,从中借鉴和找一下灵感。那时候素材和相关书籍很少,这本影集里面是爷爷从各大报纸杂志上剪下的各类素材和雕刻作品的图片。今天再次翻看,心里别有一番滋味,就好像看到了一条我们冯氏三代人艰辛探索寿山石雕技艺的传承之路。”

    接着,冯伟又拿出一张老照片对记者介绍说:“这张照片是1991年暑期拍摄的。当时,我在爷爷的指导下开始进行家传花果篮题材的寿山石雕作品创作,这个花果篮我用了快半年的时间才完成。创作前,我还专门借来爷爷的影集,参考和借鉴了里面的部分作品,其中就有爷爷与人合作的《俩练果园》。在雕刻过程中,爷爷就站在旁边看,话不多说,尽量让我自由发挥,到涉及整个作品的布局时,他就会马上问我为什么这么做,如果理由充分还好,不然就会受到严厉批评。记得当时在雕刻篮里的菊花时,爷爷就批评我说,‘雕刻花瓣不能太纤细,这样很容易断掉,要想表现好菊花花瓣的灵动和细巧,必须懂得以‘厚’现‘薄’,这就要多学多练,掌握好表现技巧,说着给我做了示范。从此后,我牢牢记住了爷爷说的‘大处取势,细心落刀’。”

冯久和早期与人合作的作品《俩练果园》  秦海庆 摄

    说起冯久和,冯伟的话语间总是充满着敬重。他说自己出生在寿山石雕刻世家,从小就耳濡目染,感觉雕出一件东西并非难事,但真正入门后才发现,要想真正学好这门手艺,每一步都要付出常人难以想象的努力。冯伟拿起一叠冯久和的写生画稿对记者说:“是爷爷带我走进雕刻艺术之门的。这些画稿也是我的‘引路人’,你看这里面有猪、有鸡,还有一些瑞兽的写生和设计初稿,我翻看过好多次。记得我曾雕刻过一件群猪作品,由于经验不足,把猪蹄雕得过于纤细,最后因比例不符失败了。于是,我就找来爷爷的画稿临摹,又仔细观察了爷爷和爸爸的同类作品,经过反复练习,终于掌握了雕猪的技巧。其实,爷爷‘领’我入门时,并没有让我上来就雕刻,而是让我先磨刻刀,什么事情都不要做。就这样,我一磨就是3个月,后来才知道,爷爷这是要我明白‘磨刀不误砍柴工’的道理。果然,经过3个月的时间,刻刀磨得锋利了,我的心也静了下来,刻刀控制起来更加得心应手。”

冯久和影集里收集的各类作品  秦海庆 摄

    冯久和在中国玉石雕刻界的突出地位是不容质疑的。他1971年独立创作完成的作品《花果累累》,在第二年北京举办的全国工艺美术大展中一举夺得“全国工艺美术展优秀奖”,后来以《含香蕴玉》为名入选中国邮电部发行的寿山石邮票,并作为《中国工艺美术》一书的封面出版。2005年,冯久和获“工艺美术终身成就奖”。当记者问冯伟,“爷爷在你心目中是一个怎样的人”时,他毫不迟疑地回答:“爷爷是一个极度热爱生活,热爱寿山石雕的人。每块寿山石无论美丑,到他手上都能‘开花结果’,香气四溢。爷爷告诉我,从艺没有捷径可走,你流过多少汗水,才能有多少收获。从那时起,我就坚持每天很早起床,不睡懒觉,经常工作到次日凌晨两三点,不同的是,以前是靠毅力坚持,而现在已经成了我的生活习惯。”

两件作品:“跨越时代,同而不同”

    冯久和作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寿山石雕代表性传承人,他的代表作《花果累累》于1971年一经问世,便技惊四座,第二年作品被中国工艺美术的最高殿堂——中国工艺美术馆收藏。2011年,冯伟以苦瓜为主题的大型花果篮作品《硕果累累》再度荣获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金奖,也被中国工艺美术馆收藏。同一主题,同一表现形式,共登同一“殿堂”,这祖孙二人相隔40年的“时空对话”,似乎巧妙地印证了“传承”二字血脉相连的内涵。

    说起这件被传为佳话的“巧合”之事,冯伟对记者讲道:“我和爷爷这两件作品虽然相隔40年,但只是‘跨越时代,同而不同’。爷爷和我的花果篮在题材和表现形式上基本是相同的,表达的思想也是相近的,都具有祝愿祖国繁荣昌盛、丰收在望、前程似锦的美好内涵;而不同的是,爷爷的花果篮里放的是荔枝、葡萄、菊花、牡丹等具有中国传统意向的符号,并以荔枝为‘主角’,而我的花果篮里放的是苦瓜、石榴、佛手、花生等,并大胆以苦瓜这个并不讨喜的题材作‘主角’,含有人生在世,必须经过拼搏奋斗方能苦尽甘来的哲理,两者都具有非常突出的时代气息。所以,两件作品相较,虽然‘主角’不尽相同,其实它们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内在联系,无论是表现技法,还是构图设计,都能从中看到‘传承’的影子。因为在创作前,我仔细‘研读’过爷爷和爸爸的同类作品,从里面汲取了很多‘营养’,得到了很多启发。”

    冯伟现在的“苦瓜系列”作品虽然很受大众和收藏者的追捧、喜爱,但他在20年前决定以“苦瓜”作为自己的创作题材时,却遭到了亲人和师兄弟们的强烈反对。当时很多人都劝告他:“冯伟,千万不要以苦瓜作题材,你想谁会喜欢‘苦’啊,你雕刻出来卖不出去拿什么养家啊?换个题材吧!”“如果你一意孤行,以后会后悔的!”“冯伟,你再想想,别把时间白白浪费掉!”冯伟知道大家是为自己好,思想上也进行了激烈的斗争,但他最后还是决定坚持自己的选择。在所有劝说者中,其母吴美英就是反对者之一,她对记者讲:“我当时确实非常反对冯伟做这个题材,就是担心以后没人认可,养活不了家庭和自己。甚至我们都曾激烈地争吵过,但他还是坚持下来了,时间证明,他是对的。可见,艺术这条路还是需要有点‘飞蛾扑火’的勇气和精神的。其实,这也应该感谢我们所处的这个伟大的时代,是因为现在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水平提高了,才能接受‘苦尽甘来’这个充满人生思辨的题材。同时,我也为儿子的坚持感到欣慰和高兴,他成功了。”

    冯伟之所以能能够坚持以苦瓜为自己的创作题材,也是因为他继承了爷爷和父亲身上共有的笃定、认真和求变的性格。为了证明自己的选择是对的,冯伟不但年年亲手种植苦瓜,认真观察其外形特征和生长特性,而且坚持摸索一点,总结一点,再把观察到的东西用刻刀表现出来,经过20年的追寻和近千次的实践,他的“苦瓜系列”作品终于得到业界人士的认可和赞许,这也成为他最具鲜明个性的代表作品。冯伟感慨地说:“因寿山石色彩多变的特性,我们在创作中只能‘依色赋形’,所以很少有画稿,但通过千余次的摸索和实践,我已在心里积累了厚厚的一摞底稿,这些都是我创作时可以随时翻看的珍贵‘档案’,是一笔看不见的‘财富’。”

三代共创:“在传承中不断精进”

    人们常说,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前进。冯氏祖孙三代用自己的行动践行了这句话,《国富延年》就是最有力的证明。

    谈起《国富延年》这件作品,冯伟向记者介绍道:“这是一件有着特殊意义的作品,因为它融合了爷爷、爸爸和我三代人的创作理念和心血。这件作品创作的原石是一块重达3吨多的寿山五彩善伯石,十分罕见。我们经过11年的艰辛创作,终于在2011年完成,它是一件少有的大型寿山石雕作品,几乎涵盖了寿山石雕的圆雕、高浮雕、镂空雕、薄意雕等所有的雕刻技法于一体。主体为一棵古藤缠绕的苍松,19只形态各异、栩栩如生的仙鹤屹立其上,下方是傲然怒放的牡丹,看上去雍容而大气,奔放又沉稳,国鸟国花的完美结合,寓意着社会幸福和谐,国家欣欣向荣。”

    在《国富延年》的创作过程中,冯氏祖孙三代人时常一起激烈讨论,共同破解雕刻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并一起构思创作,终于使这件作品惊艳面世。创作过程中的艰辛,让冯伟至今仍记忆犹新:“在创作当中,爷爷主要是做具体指导工作,比如雕刻中哪里用什么技法表现更好,如何让主题更突出等都会提出自己的建议意见,爸爸和我具体操刀。打粗坯时,每天打下来的石坯、石粉就有一两百斤,有段时间,我的头发不仅洗不干净,而且还出现了严重的脱发现象,后来我干脆就理了3个多月的光头进行创作,有时从早晨5点多一直干到次日凌晨两三点,除了吃饭、睡觉,基本上就不离开工作室,甚至连做梦都与这件作品相关。在这11年里,我们雕了修,修了改,改了想,不断完善。有时为了一处细节,爷爷深思熟虑、仔细推敲,哪怕有一点不到位他都会严肃对待,我一直为爷爷这种在创作中精益求精的精神所折服。爷爷常说‘创新不是空谈,只有做好了传承工作,才能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在传承中不断精进’。”

冯久和的部分写生画稿 秦海庆 摄

    冯伟这些年虽然获得了很多荣誉,但他一直牢牢地记着祖辈的谆谆教导,并严格要求着自己。记者在冯伟去年出版的一本个人专著《石头纪》里看到一句话:“我时刻警惕,不要放逸自己,要谨记当初是为什么而提起刻刀,不能因为取得一些成绩而懈怠,这种情况太常见了,很多人到了一定程度就故步自封,不能也不愿前行,我时刻在警惕不要让自己成为这样的人。俗话说得好,活到老,学到老。创作者需要保持着一颗‘赤子’之心,不忘初心,才能更好前行。”这应该就是冯伟心灵深处的感悟吧!

    冯氏祖孙三代冯久和、冯其瑞、冯伟共同创作的大型寿山石雕作品《国富延年》  秦海庆 摄

    在采访结束时,冯伟接到了一个好消息,他的作品《惠风和畅》在第十四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评比中再获殊荣。说起获奖,冯伟看向窗外,若有所思地说:“获奖只是一种对某一阶段努力的肯定。其实,每块寿山石都是有自己‘独特语言’的,只有读懂它,才能解开其中奥秘,才能雕好每一朵花、每一粒果。从艺没有捷径可走,你流过多少汗水,才能有多少收获’。我一直记着这句话。”看来,冯久和的话已深深地融进了冯伟的血脉,并鼓励着他在传承、创新之路上不断奋力前行。

    原载于《中国档案报》2019年12月27日 总第3468期 第二版

 
 
责任编辑:杨太阳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