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文化 > 文库 > 随笔

相识 相知 相守

作者:曾昭凯

来源:中国档案报

2019-12-19 星期四

初识档案 深悟档案重要

    2012年3月,根据组织安排,我惜别了26年的干部教育讲坛,成为统一战线一名新兵。虽然之前对党的统一战线政策在理论上有所认知,但从事具体工作则是一门全新的领域。向书本学、向同事学,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负组织的希望和重托——这是我的初衷。在之后的工作实践中,处理具体问题我才发现,有一个无言的老师,它能更清楚地告诉你如何把工作做得更好,那就是档案。

    一次,负责信访处理的同志转来一份信访材料。一位80多岁的老干部要求重新审核其参加工作的具体月份。信访问题无小事,群众利益无小事,我立即着手解决这个问题。然而,要核查清楚60多年前的事情,难度很大。唯一的办法就是查阅档案,让事实说话。组织部门保存的干部档案整理规范、信息完整。我们翻开那一份份尘封已久、略略泛黄的档案资料,仔细查阅当事人亲笔填写的个人简历、撰写的个人小传,准确抄录并复制原始记录,去伪存真,还原历史真相。通过这件信访件的处理,我切身体会到档案记录历史、见证历史、还原历史、传承文明、服务社会、造福人民的重要作用。如果没有当年档案工作人员以高度的责任心收集并归档这些材料,要及时准确处理此类历史问题,其困难可想而知。

相知档案 认同档案基础作用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干部交流是强化干部队伍建设的要求和重要举措。我在统战部门工作的5年中,领导班子成员及主要中层干部发生了较大的变动,而5年一个周期的换届工作是必须要面对的重要工作,其政策性、程序性、时间性极强,承载着组织的重托和人民的期望,容不得半点差错。换届,让我这名新手感到茫然无措。然而,工作必须按时推进,不能影响大局。于是,我组织相关人员认真研读、准确把握换届政策,遇事及时请示汇报,完善工作流程,并有针对性地、点对点地查阅档案。在上级党委的领导下、在档案的帮助下、在全体同仁的共同努力下,圆满地完成了换届工作任务,确保工作万无一失,受到了上级党组织的充分肯定。

    习近平总书记曾经指出,经验得以总结,规律得以认识,历史得以延续,各项事业得以发展,都离不开档案。换届对档案的依赖,让我深深地认识到,档案工作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基础性工作。

相守档案 坚持“档案工作姓党”

    2017年4月,组织任命我为重庆市黔江区档案局党组书记,从档案工作的受益者成为黔江兰台“管家人”。面对区委书记的任前谈话,我郑重表示,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档案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周恩来同志“档案工作人员要学习司马迁,当司马迁”的要求,聚焦新使命、新任务、新要求,干一行爱一行,发扬钉钉子精神,立志做新时代的司马迁。上任伊始,我虚心向书本学、向同事学,认真研读档案法律法规,全面走访各建档立档单位,掌握第一手资料,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充分调动全体干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全面履行“为党管档、为国守史、为民服务”的职责。

    档案工作在有些人的眼中是一项清闲的工作。面对社会的误解,我与党组班子成员统一思想,从坚持“档案工作姓党”入手,认真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为强化责任担当,我组织全体干部职工学习讨论《揭秘一号机密:中共早期档案是如何保存下来的》。面对用生命与鲜血、奋斗与牺牲接力守护着党的“一号机密”22年的革命前辈,作为新时代的兰台人,我们该如何守好初心、肩负起历史赋予我们的使命?我们唯有以忠诚党的档案事业的态度实现兰台接力,以一流的工作成绩报答组织的培养,以创新创造的意志品质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2017年8月的一天中午,我按往常一样,敞开办公室大门,坐在办公室翻阅书籍。这时,一对中年夫妇走进来,询问什么时候可以查询个人婚姻档案。经过询问得知,他们是居住在离城区30多公里外的濯水镇高山上的村民,因结婚证遗失,需要查询婚姻档案补办结婚证以办理房产手续。此时离下午上班时间还有一个小时。群众利益无小事,如果等到工作时间进行查询,这对夫妇可能要耽误回程的车辆,回家得赶夜路。急群众之所急,不容多考虑,我立即叫来工作人员,顺利为他们查询到了所需资料,让他们带着笑容和满意而归。

    通过这件事情,我意识到,我们的工作还存在缺陷和不足,与群众的需求还存在很大差距。于是,我组织召开党组扩大会,专题研究如何更好地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着手建立预约查档制度,打通为民服务的“最后一公里”。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区档案馆编印了《民生档案查询指南》,通过多种渠道,向市民发放,使广大群众了解各种民生档案的查询地点和联系电话等信息,实现让“信息多跑路、群众少跑腿”的目的。同时,为了优化档案查阅利用服务,档案查阅窗口积极创建“巾帼文明岗”,午休时间安排人员值守,方便群众查询,用实际行动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

    档案保管的目的是为了利用,如何让档案资料“活”起来,这是档案工作者经常研究的一个课题。作为从事过20多年干部教育的我来说,深知科研成果的重要性。为此,我团结带领全体职工,精心挖掘馆藏档案,弘扬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服务经济社会发展。黔江的档案,在历史上曾两度遭受劫难。1933年12月,红三军进占黔江时,民国政府县长在出逃时将县府付之一炬,红军将士只抢救出来部分档案。1938年至1943年,日寇对重庆大轰炸期间,绝大部分档案严重受损。新中国成立后,黔江区档案馆通过多方努力,不断丰富完善馆藏,进行档案资料编研。在2014年编印《黔江与第六战区》的基础上,2017年,我主持编撰了《黔江民国时期教育档案史料选编》,2018年底又启动了《黔江民间拾遗》编研工作,反映黔江土家苗汉各族群众生产、生活的劳动歌、生活歌、风俗歌及俚语等,为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礼。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两年多的档案工作经历,让我感慨万分,与“档”相识、相知、相守,我深感学无止境,今后要努力做好新时代档案工作。

    原载于《中国档案报》2019年12月12日 总第3461期 第四版

 
 
责任编辑:杨太阳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