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文化 > 往事回眸

“千崖一微径,异代几攀登”

——贡嘎山的“攀登者”

作者:刘长秀

来源:中国档案报

2019-12-18 星期三

    众所周知,珠穆朗玛峰是喜马拉山脉的主峰,同时也是世界海拔最高的山峰,是登山爱好者最向往攀登的山峰。在四川省康定城南也有一座极受登山爱好者青睐的山峰——贡嘎山(又被称为“岷雅贡嘎”)。它以陡峭险峻的冰川闻名于世,被誉为“蜀山之王”。

    走到山脚下

    近代以来,率先对贡嘎山进行科学考察的是英国人。1877年,英国人威廉·吉尔来到中国,他溯长江而上穿越川康地区进入缅甸。回国后,威廉·吉尔出版了《金沙江:穿越中国内地和藏东至缅甸之旅纪事》一书,并在书里首次标注了贡嘎山。这是世界上公认关于贡嘎山的最早记录。两年后,一位匈牙利探险家运用远距离测量的方法,确定贡嘎山的大致高度。1890年,英国人普拉特留下了他对贡嘎山及其周围冰川湖的简要考察记录。但没办法确定此“贡嘎”即彼“贡嘎”,毕竟贡嘎主峰周围有很多海拔5000米以上的雪山。

    真正让贡嘎山出现在世人面前的是美籍奥地利学者约瑟夫·洛克。1928年,他在旅行途中看见了远处的雪山并将所见所想写在了日记本上:“天气晴朗,放眼望去,可以清晰地看到200公里以外的两条雪山带,还有一座巨大的雪山巍然耸立,直入云霄。我查了地图,试图在那个方向寻找它的标识,可惜一无所获。当时,我就决定在第二年去考察那座壮观的雪山,揭开它的秘密,后来证实我当时看到的就是从未有人涉足过的木雅贡嘎(即岷雅贡嘎)。”

    1929年春,洛克决心对贡嘎山一探究竟,他从中国的云南丽江沿着马帮路出发,一路向东。要知道,探秘贡嘎山绝非易事,除了变幻莫测的天气和崎岖无比的山路外,更危险的是沿路土匪。所幸当地香巴拉木里的首领木里王,主动提供帮助,出面与匪首交涉,为洛克扫清了沿途的障碍。他冒着暴风雪翻山越岭,终于到达了位于贡嘎山后脊的贡嘎寺。在一个晴朗的早晨,洛克拍下了贡嘎山主峰和周围几座冰川的照片并说:“这是我亲眼所见的最美丽的山峰,皑皑白雪覆盖着的金字塔露出了灰白色,又突然变成了金色——太阳正在亲吻它们……这一刻,任何文字都是多余的。”作为第一个走到贡嘎山山脚下的人,洛克留下了近800张清晰的照片,这是世界上关于贡嘎山最早的影像记录。

    可望不可即

    随后,洛克在发给美国国家地理学会的电报中称:“木雅贡嘎(即岷雅贡嘎)山是地球最高峰,海拔30250英尺(9220米)。”早在1852年,英国人华夫带领的队伍测得珠穆朗玛峰(简称“珠峰”)的高度为8840米,由此确定珠峰为世界最高峰。贡嘎山海拔超过珠峰?难道贡嘎山才是世界第一高峰?美国国家地理学会并没有马上承认洛克的测量结果。就在洛克探秘贡嘎山的那年,恰巧西奥多·罗斯福的两个儿子正在我国川康地区追踪大熊猫,并撰写、出版了《追踪大熊猫》一书,他们在书里标注了贡嘎山的海拔为3万英尺。不过,罗斯福兄弟在贡嘎山海拔旁边打了个问号,表示对该山的高度存疑。

    为什么贡嘎山的海拔一直没有定论,这是因为始终没有人能成功登顶。长期的冰川侵蚀使得贡嘎山峰周围形成了四条如同“刀脊”般的棱角,分别在东、北、西北、西南方向。这些冰川的坡度多大于70度,难于攀登。冰川沿着山谷,在陡峭的山峰处形成冰瀑布。冰瀑布活动频繁,在夏秋时节,每天会有上千次的小型冰崩。冰崩发生时,冰雪倾泻而下,场面蔚为壮观。不但如此,由于海拔落差大,贡嘎山形成了“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气候特征。变幻莫测的天气和陡峭的山峰使探险家或望而却步或半途而废。

    1930年,一支由中山大学组织的中外联合考察队开始“研究打箭炉(今康定)南北世人罕知之大山之地质及地形”,他们是我国近代地学考察史上的先行者。这支考察队比洛克更全面地考察了贡嘎山的冰川,重新命名了贡嘎山东侧的几座山体,比如孙中山峰(今中山峰)、戴山(为纪念当时的中大校长戴季陶)、朱山(为纪念当时的中大副校长朱家骅)。这支考察队的成员有来自瑞典的地图学家、中山大学的教授、两广地质调查所的技师,还有地质系的学生,他们不但绘制了贡嘎山的地图,还在贡嘎山海拔5200米处对顶峰进行测绘并发表了测量结果。

    山高人为峰

    1930年10月,美国《国家地理》杂志发表了洛克的《贡嘎荣光》一文,还附上了他所拍摄的照片。字里行间透露出来的神秘和照片中令人心旷神怡的美景,深深地吸引了众多探险家。

    1931年,有一探险队来到中国,准备向贡嘎山发起挑战。当时,恰逢九一八事变爆发,中国正值多事之秋,探险队的申请迟迟没有获得批准。直到第二年6月,国民政府外交部才为这支“西康探险队”颁发了游历护照。西康探险队计划经重庆、成都、打箭炉(今康定)至大雪山;目标是测定大雪山某高峰的海拔、采集动物标本、登顶以及医术考察;为期约1年。

    1932年6月,国民政府教育部致电国立中央研究院,要求先与西康探险队签订限制条件,并允准国民政府外交部颁发游历护照的函。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

    这支探险队由美籍华人杨帝泽、哈佛登山俱乐部阿瑟·埃蒙斯、泰利斯·穆尔及登山爱好者理查德·波德塞尔组成。队长杨帝泽有着丰富的探险经历,此前曾陪同罗斯福兄弟在四川地区寻找大熊猫。此次,他主要负责与国民政府联络并签署文件。泰利斯·穆尔曾在1930年成功登顶阿拉斯加的两座高山。阿瑟·埃蒙斯则征服过瑞士境内的所有高山和落基山脉。国民政府对这支有着丰富经验的探险队期望颇高,认为他们有能力实现目标。

    按照惯例,国立中央研究院与探险队签订考察限制条件,对他们的考察路线和成果利用进行了明确规定。对于国立中央研究院提出的要求,探险队全部同意。紧接着,他们以最快的速度签订协议,申报用品清单,探险队终于成行。他们按原计划一路到达贡嘎山,并花了几个月的时间勘察地形,反复测量、多次尝试攀登。终于,1932年10月28日,泰利斯·穆尔和理查德·波德塞尔从贡嘎山的西北山脊成功登顶。后来出版的《在云端——征服贡嘎山》详细记录了他们的登山过程、测绘结果及贡嘎山顶峰的全景照片。西康探险队发布贡嘎山的海拔为7587米(因可能存在少量误差而发表为7590米),所谓的“海拔疑云”终于揭开。

    西康探险队成功登顶又成功下撤的记录保持了25年之久,直到1957年才被打破。这年,我国的国家登山队——中华全国总工会登山队一行6人登顶成功,但在下撤途中有3人遇难。据不完全统计,从贡嘎山被发现至今,共有32人登顶,20人遇难。

    “千崖一微径,异代几攀登。”从古至今,无数登山者不畏生死,勇攀高峰。为纪念约瑟夫·洛克,登山者将他的登山路线称为“洛克线”。泰利斯·穆尔和理查德·波德塞尔成功登顶的西北山脊路线成为登山者一直沿用的“传统路线”。

    原载于《中国档案报》2019年12月13日 总第3462期 第三版

 
 
责任编辑:杨太阳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