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文化 > 往事回眸

中国收回镇江英租界始末

作者:特邀撰稿人 刘传吉

来源:中国档案报

2019-12-06 星期五

    1927年1月初,在革命群众的大力支持下,北伐中的国民政府强行无条件收回了武汉汉口、江西九江英租界,这是大革命时期中国人民反帝斗争的重要成果。鲜为人知的是,同年3月,在与汉口、九江同时开埠的江苏镇江,英国人于北伐军到来之际主动放弃了租界管理权。经过谈判,两年后镇江英租界接收典礼正式举行,中国收回了被英国人占据达68年的镇江租界主权,在民国外交史上留下值得书写的一笔。

 
    “国中之国”引发民怨

    镇江古称京口、润州,位于长江与大运河交汇处,西邻南京,东通苏沪,是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交通枢纽之一,政治、军事地位非常重要。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遵照《中英天津条约》,在长江中下游开放汉口、九江、镇江为通商口岸。1861年初,英国在镇江城西云台山(旧名银台山)麓五十三坡设立领事馆。通过2月23日的永租批约和4月3日的续约,英国人以极低廉的代价获得了在镇江沿江一带租地建立租界的特权。5月10日,镇江正式开埠。

    镇江租界的范围由云台山西至小码头,东至镇屏山巷,南至银山门街,北至江边公路,含领事馆在内,总面积约10.4万平方米。英国人在此设立殖民机构工部局,颁布市政管理章程,设置警察机构巡捕房,由英国、印度巡捕在界内持械值岗,实行直接统治;租界周围设置四至界石,各交通要道口筑起四座栅栏,早晚关闭,不许中国人自由出入,使这里俨然成了“国中之国”。

    英国人还在租界内陆续兴建了马路,设立了商行、自来水公司、电灯公司等,使这一带成为当时镇江城内繁盛的区域。沿江一带发展成为洋行世界,英、美、法、德、俄、日等国的18家洋行纷纷在此设立码头,一时间居留在这里的行员及其家属达160余人。通过租界,外商垄断长江航运、倾销煤油等商品,大搞鸦片贸易并开设工厂,对当地民族工业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抑制作用。“领事裁判权”下洋人的跋扈和欺压、中西文化的差异等因素,导致镇江民众对租界当局及洋人极为不满,反抗斗争时有发生,在清末还一度发生了火烧领事馆和教堂的事件。1925年6月初,镇江民众为声讨英、日制造五卅惨案的罪行,举行了数万人的示威游行,并与租界当局发生了冲突。

    反帝浪潮迫使英人撤离

    1926年底,随着北伐军的胜利进军,中国民众的反帝斗争进入高潮。1927年1月3日,革命群众在汉口英租界附近进行反帝反军阀宣传时,与英国水兵发生冲突。4日,革命群众强入租界,迫使英国水兵及巡捕撤退,汉口英租界遂由武汉国民政府接管。6日,九江英租界也以同样的方式被中国政府收回。汉口、九江英租界的丧失,使镇江租界当局产生了很大的压力。

    3月下旬,北伐军克复苏州、常州,逼近镇江,当地外侨纷纷撤离。23日,北伐军抵达镇江,当地民众热烈欢迎,并将于24日举行大规模的庆祝游行。为避免汉口、九江类似事件的发生,英领事遂于24日11时致函镇江交涉署及镇江商会,表示愿意交出英租界。接函后,中方官员携警察等前往租界接岗。

    5月20日,镇江英领事奉驻北平英公使令暂行撤销。英领事临行之际与中方晤谈,表示英国政府极愿交还镇江租界,交接时间只是迟早问题,而且镇江租界范围狭小,洋商不多,不会有麻烦事件发生;唯界内电灯、自来水系外商合股经营,将来最好由华商赎回;至于界内公家财产,应俟两国政府双方妥议办法解决。6月18日,镇江市公安局将租界内第五区署改为特别区署,英租界工部局遂取消。7月30日,国民政府外交部鉴于英国人自动撤离后,镇江英租界已由我国警察、商团接岗维持,事实上已经收回,指令镇江当局函告英方。镇江当局即向英领事致函:“请贵领事官通告所属商民知照,自后各宜安居乐业,所有从前界内外人生命财产,由中国官厅负责保护。至于公同水电事业及公家财产物业,一概暂仍其旧,由中国政府负责保护,候两国政府协商处置。”

    至此,中国政府事实上已经收回了镇江英租界,但因未举行两国政府间正式的交接仪式,其法律上的地位尚未改变。由于时机不成熟,交接谈判被搁置下来,这一拖就是两年。

    重启谈判正式收回租界

    1928年7月,国民党江苏省政府决定将省会迁至镇江。不久,镇江英租界的交还谈判经英方主动提出,被重新提上议事日程。1929年3月初,中英两国开始就镇江英租界的交接问题举行正式谈判。经过半年多的反复交涉,双方就诸多遗留问题达成具体协议,中方允诺赔偿1927年镇江事变中英国人所受损失、英国人在镇江保有对原租土地的永租权及在江岸码头停泊船只、运输货物的权利,英方同意将镇江租界完全交还给中国。

    英国人之所以愿意放弃镇江租界,除了中国民众反帝运动和国民政府“革命外交”的压力所致以外,还有一些客观原因。镇江租界虽然面积不大,但马路、水电等设施应有尽有,每年维持费用甚巨,工部局历年欠债不少;且江边水浅,不能停泊巨轮,自津浦、京沪路相继通车后,镇江商埠的地位又大为减弱,贸易日益衰微,对英国人来说早就形同鸡肋,交还中国并没有太大的损失。谈判期间,租界内的电灯、自来水厂由镇江商会购回,其价款即用来偿还工部局所欠债务。9月3日,镇江英领事馆解散,侨务由英国驻南京总领事馆兼管。在诸多遗留问题逐步得到解决后,中国收回镇江英租界的正式交接也就水到渠成了。

    10月31日,英国公使蓝浦生照会国民政府外交部部长王正廷:“本公使特为通知贵部长,所有英国政府根据一八六一年二月二十三日永租批约及同年四月三日续约所租得之镇江地亩,即镇江英国租界,兹愿于本年十一月十五日交还中国政府……”

    11月15日,镇江英租界接收典礼如期举行。当天正午时分,接收典礼在英国领事馆旧址内隆重举行,中英双方及媒体人员共40余人参加。英方将有关租界市政机关的档案、契据等逐一点交中方。这是继这一年8月31日收回天津比利时租界之后,国民政府再次以外交方式收回被英国人占据达68年的镇江租界主权。

 
1929年11月15日,参加镇江英租界接收典礼人员合影。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

    原载于《中国档案报》2019年11月15日 总第3450期 第二版

 
 
责任编辑:杨太阳 王思思(实习)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