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文化 > 红色记忆

“辟一新境界,开一树美丽的花果”

——记抗战烽火中弦歌不绝的国立英士大学

作者:特邀撰稿人 刘楠楠

来源:中国档案报

2019-12-02 星期一

    在中国高等教育史上,以个人名字命名的大学屈指可数。大名鼎鼎的中山大学,长盛不衰;而以“辛亥革命首功之臣”陈其美(字英士)命名的国立英士大学,却如沧海遗珠,鲜为人知。

烽火中成立 艰苦中维持

    抗战爆发后,日伪势力大肆摧残沦陷区的文化教育机构。为保存民族教育资源,储备“抗战建国人才”,国民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应对措施,一面积极引导战区高校迁入战时安全区域,一面在战争未及的后方创办新的学校。浙江杭州等浙北地区沦陷后,原来的浙江大学被迫辗转多地最后迁往贵州湄潭,这使得浙江省内没有了国立大学,此时浙江省除在省内辗转迁徙的省立医药专科学校和1939年2月设立的国立浙江大学龙泉分校外,已无更多的大学可供青年学生就读。内迁各院校虽有招生,但因交通、经济等因素影响,考取而不能入校的学生颇多。为了解决浙江省籍青年的升学困难,为持久抗战集聚人才、积蓄力量,亟须创办一所大学。

 1943年,《浙江省立英士大学改为国立英士大学办法》。

    1938年11月,“为救济东南战地失学青年,同时为国家作育人才计,为适应国家当前需要计”,国民党浙江省政府通过了设立浙江战时大学的提议并上报国民政府教育部。1939年2月,开始登报调查各地失学学生,以作为开办设系的根据,规定学制除医学院为5年外,其他均为4年,不收借读生,不设专修班,不限学生省份。1939年5月,为纪念被孙中山先生誉为“辛亥革命首功之臣”的陈其美(1878-1916,字英士,浙江湖州人),经国民党浙江省政府会议通过,将校名由“浙江省立战时大学”更改为“浙江省立英士大学”,以兹纪念。6月开始考试报名,定于8月8日至10日,分别在丽水、金华、宁波、临海、温州5处同时举行入学考试。考试流程包含体检、笔试和面试3项,笔试科目有公民、国文、外国文、物理、化学、生物、数学、史地等科目。因种种原因,“报名学生1000余人,考试时700余人,录取167人,嗣后因交通不便和经费困难不能入学的也有,注册实到者仅126人,各系学生多系本省籍,几占80%”。10月26日,浙江省立英士大学正式成立,并开始上课。学校共分4处设3个学院,其中校本部设于丽水县城省立中学内。该校不设校长,由校务委员会实施管理,并由国民党浙江省教育厅厅长许绍棣兼任主任委员。为充分利用资源和节约经费,校本部借用丽水省立处州中学,农工学院设于丽水三岩寺,医学院设于丽水通惠门,农学院设于松阳白龙川。英士大学创办之初,遇到种种困难,“农工学院招商投标,几次没有结果,又因时局不靖,几次比账订立合同,终于因承包人时时毁约不成功,其所提条件,不但异常苛刻,而且有些过分不近情理”,“筹办期内,由浙江地方银行经手在上海订购了一部分仪器药品之类。图书也仅仅是些陈旧书刊,有些西文书刊借自省立图书馆”。

    英士大学在艰难的岁月中前行着。“当时日寇派出飞机轮番轰炸丽水城,整天不解除,只得到城郊农村暂避,要等到傍晚才回校,日子久了,学生上不了课,干脆给每人发两个大包子,带上书报各自出城。”教授们兢兢业业,执教于三尺讲台,学生在艰苦的环境中学习着知识。为缓解学生学习和生活困难,英士大学依照国民政府教育部颁布的奖学金制度,制定《浙江省立英士大学设置免费及公费学额暂行办法》《浙江省立英士大学战区学生贷金暂行办法施行细则》等奖学金制度,但依旧是杯水车薪,一部分学生做起了工读生,利用课余时间做工,以维持生活。

多次辗转迁徙 始终弦歌不绝

    抗战期间,因形势所迫,英士大学多次迁徙,但始终弦歌不绝,可谓是诞生于兵荒马乱之中,成长于颠沛流离之际。

    自正式开课以后,英士大学的师生日益增多,到1941年已有学生438人、教职员193人,原有校舍已不敷容纳。为解决校舍问题,英士大学开始了第一次迁徙。此次迁徙规模较小,仅将各学院分别迁往适当地点,“农学院设于松阳,工学院及医学院设丽水,所有各学院二年级以上学生,均分别在上述新址开学上课”。对于丽水校区并无影响,“至各学院及代办合作专修科一年级新生,则仍在丽水该大学原址上课”。

    1942年5月,浙赣战役爆发,金华沿线直至丽水皆成战场。为避战乱,英士大学决定迁往云和继续办学,由此开始了第二次迁徙。此次迁徙规模较大、路途较远,过程也异常艰辛。在撤离中,“学生、教职员先走,教学器材、文卷资料装成二百多只木箱,雇工一百余人步行肩挑,随后出发,上午离城,当日下午即告陷落”。因迁移匆忙,造成了大量教学设备的损失与破坏。师生在历经艰险到达云和后,在一个叫小顺的偏远村庄继续办学。后因日军为打通浙赣线而疯狂骚扰浙南地区,英士大学被迫再次迁徙。在迁徙途中本想落脚景宁,但因浙江省教育厅、警察厅等众多政府机关迁至景宁,英士大学只租到一处庙宇,无法办学,因而继续向泰顺县迁徙,最终落脚司前镇,通过租用镇上的祠堂、庙宇和地主的堂屋,得以维持继续办学。

1942年6月,英士大学校务委员会主任委员
许绍棣为该校迁校经过致国民政府教育部呈。

    1943年6月,经国民政府行政院决议,东南联合大学撤销,文、理、商三学院和先进班并入暨南大学,法学院和艺术专修科并入英士大学。并入后,英士大学由“省立”升格为“国立”,成为浙江省第二所国立大学。此时英士大学的规模也日益壮大,为方便办学,国民政府教育部决定将英士大学工学院划出,独立为“国立北洋工学院”,并委任英士大学教授陈荩民为代理院长,因落址泰顺县百口丈镇,又被称为“泰顺北洋工学院”,1945年7月又重新并入英士大学。自迁入泰顺后,英士大学便坚持在此办学,直至抗战胜利后于1945年11月奉命迁到温州永嘉。1946年春,国民政府教育部要求英士大学迁址金华,并把学校的永久性校址定在金华。当时,为了让英士大学在金华安家,金华贡献了最好的地方。英士大学本部位于天宁寺,工学院位于东市街高山头,农学院在古子城八咏楼后面,法学院在将军路丽正书院,文理学院在塔下寺蒋氏宗祠的位置。英士大学在金华时,无论是学院、专业设置还是师资力量,实力都可媲美浙江大学。

    英士大学多次迁徙,但从未离开浙江,并在艰苦的条件下担负起救济失学青年、培养人才的重任。至抗战胜利前夕,英士大学在校学生的人数已由创办之初的126人,增加到899人,学生遍及浙、皖、苏、赣各省;教职员也从创办之初的72人,增加到169人。

保存民族教育精华 接续中华文化星火

    英士大学自创办后,始终屹立在浙江抗战前线,虽历经战乱动荡,但仍聚集了众多名师,先后由许绍棣、吴南轩、杜佐周、何炳松、周尚、杨公达、汤吉禾、邓传楷等一批著名学者和教育名家出任或代理校长,在英士大学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1949年8月,英士大学与浙江大学正式合并,历时10年的英士大学宣告结束。这期间,虽颠沛流离,但英士大学却始终把培养学生“大(浩然正气)、刚(见义勇为)、中(允执其中)、正(不偏不颇)”的精神放在突出位置,强调“品学兼重,文武合一,心手并用,以求实学”。它的存在为浙江,乃至东南等战区,甚至全国的文化抗战事业的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到1949年,英士大学已经拥有工、农、医、法、文理等5个学院、20多个系科及2800名师生。各系人才辈出,遍布农业、医卫、经济、教育、政法、文化、艺术各界,培养了大批人才,如中国科学院院士张嗣瀛、中国工程院院士陈清如、刘大钧等均自该校毕业。在烽火连天的艰难岁月,英士大学的师生们呕心沥血、披肝沥胆,向在苦难中抗争的人们展示了“辟一新境界,开一树美丽的花果”的豪迈激情。

    文中所示档案为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

    原载于《中国档案报》2019年11月22日 总第3453期 第二版

 
 
责任编辑:王思思(实习)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