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文化 > 珍档秘闻

今宵寒较昨宵多

——档案中立冬的那些事儿

作者:李 展

来源:中国档案报

2019-11-08 星期五

    立冬,是中国传统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九个节气。“立”者,建始也;“冬”者,终也;立冬标志着一年来到了最后一个季节——冬季。在清代,人们对于冬季的严寒依然十分畏惧。因此,无论皇家还是百姓,都对立冬非常重视,并流传下来许多传统与习俗,大都是希望能在冬季养精蓄锐,为来年的生机勃发做好各项准备。今日立冬,咱们就依据档案,一起聊聊与立冬相关的那些事儿。

观风占候:心理暗示真的靠谱吗

    立冬标志着季节的变换,观测天气情况就显得尤为重要。在清代,专门负责观测天象的机构叫钦天监,立冬时要进行观风占候,即在京城东南隅的观象台观察风向风力。占风时,需在观象台上建“相风竿”,上面再放置“相风鸟”,查验风向后占候,并向皇帝报告结果。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十月初一日,负责管理钦天监事务的多罗定郡王臣绵恩上呈题本道:“本年十月初一日戊申午正三刻十三分立冬,十月节候得其时。风从西北乾方来,臣等谨按占书曰‘立冬之节,风从乾来,君令行天下安’。”由于每年的立冬风向不同,占候的结果也不一样,据档案记载:从正东震方来,占书曰“立冬之节,风从震来,人不安居多寒”;从正西兑方来,占书曰“立冬之节,风从兑来,妖言为幻,兵在山泽”;从正南离方来,占书曰“立冬之节,风从离来,明年五月大疫”;从正北坎方来,占书曰“立冬之节,风从坎来,冬雪伤走兽”等等。今天看来,这些预测并没有充分的科学依据,但在当时却可以给皇帝带来些许的心理暗示,至少是有让皇帝提前做好相应准备的“警示”作用。

    民间虽然没有官方那样的观测条件,但也会依据多年来立冬的天气情况总结规律,用来指导生产生活。《农政全书》中就记载:“十月立冬晴则一冬多晴;雨则一冬多雨亦多阴。”并且,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各地气候差异很大,不同地方的谚语也不尽相同,如四川地区立冬日忌阴雨喜晴,因为晴天可保牛马不被冻伤;湖南的兴宁镇有谚语“立冬无雨一冬晴”,认为立冬日宜晴;而浙江杭州、江西南昌也有“立冬晴,一冬晴”的说法。这些基于当地实际情况总结而来的谚语,不仅蕴涵着先人们的智慧,反映了人们对冬季到来的重视,更是寓意着大家对来年风调雨顺的企盼。

各地冷暖:百姓疾苦皇帝知多少

    立冬后日趋寒冷,对百姓来说是一个严峻的考验,皇帝也会对此时的天气变化更加留意,以便能够及时应对。

    皇帝最先了解到天气变化的自然是京城的情况。雍正三年(1725)冬天,京城格外寒冷,雍正帝听说有流离失所的穷苦百姓有被冻伤甚至冻死的情况,十分震惊。他想:肯定有善良的居民本想伸出援手,却会因为顾虑巡逻兵丁的盘问,不敢轻易收留帮助,而巡城的职责不能仅仅是防范匪患,也要“恤穷救困”。因此,雍正帝下令巡逻兵丁要格外留意照看寒夜中露宿街头的人,不要阻止好心居民的施救。雍正十三年(1735)时,又规定在每年立冬后,给栖流所的贫民发放布棉袄和棉被,让他们能安然过冬。乾隆二年(1737)的立冬节令是闰九月十五日,由于闰月的关系,天气已经非常寒冷。但是按照定例,每年的十月初一日才会设立十处饭厂,救济贫困百姓。由于担心贫民们在严寒中还饿着肚子,乾隆帝决定“加添半月之期”,于立冬当天就开设饭厂,“不必拘十月初一之例”,并命令官员“实心任事,务令小民均霑实惠”。此后,“闰年饭厂增半月”就成为了定例。

清 《雍正十二月行乐图·十月画像》(局部)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京内的情况容易了解处理,那京外各地的情况如何了解处理呢?这就需要各地官员的及时奏报了。如康熙四十九年(1710),苏州织造李煦奏称“扬州苏州立冬以来,天气晴和、群庆丰年、万民乐业”。乾隆四十四年(1779),陕西巡抚毕沅奏报称,立冬当天下了微雪,“谓农祥之兆”,雪花“旋落旋融……为来岁春田占丰之象”,乾隆帝阅后十分高兴,朱批道:“欣览之。”当然,各地偶尔也会有奏报不及时的情况发生,如乾隆六年(1741)立冬前后,浙江的雨水连绵不绝,十月中旬时晚稻还未收获,乾隆帝十分担忧,而浙江巡抚德沛却一直没有奏报情况和应对之法,便下令询问。德沛覆奏说,浙江的晚稻向来是要到十月底才能全部收获完成,立冬前后虽有雨水,现在已经放晴,不会影响到今年的收成。乾隆帝这才放下心来。

生活习俗:吃喝玩乐养生都不少

    立冬和立春、立夏、立秋合称“四立”,在古代社会是重要的日子。这天百姓们要举行祭祖祭天活动,杀鸡宰羊准备时令佳品,一方面祭祀祖先,以尽为人子孙的义务和责任;另一方面要感谢上天恩赐的丰年,并祈求来年风调雨顺。

    除祭祖祭天活动外,立冬前后还有许多生活习俗。《燕京岁时记》中记载,每年十月会颁布下一年的历书,全城的大小书店里都会出售,在街巷胡同中也会有人背着书箱叫卖,满足百姓们对于日历的需求。天气转冷时,人们在饮食上对热量的需求会逐渐增大,很多人更喜欢吃偏甜的食物。而此时,有应季的栗子和白薯上市,用黑砂炒熟的栗子异常香甜,而用火煨熟的白薯在甜美之外更能填饱肚子。如果觉得不够甜,还可以尝尝用竹签串着葡萄、山药豆、海棠果、山里红等蘸冰糖制成的冰糖葫芦,不仅清凉甜脆,还能去除冬夜的煤炭之气。再甜一些就要数大名鼎鼎的沙琪玛了,它是使用冰糖、奶油和白面制作而成,吃起来香甜适口。还有一种叫芙蓉糕的食品与沙琪玛类似,不同的是它加入了红糖,色彩更加艳丽诱人。更甜的还有水乌他,它是把牛羊乳与糖混合,一般要趁着天气寒冷在夜里制作,做成后看起来洁白如霜,吃起来就像嚼雪一样,营养又美味。

    百姓们的冬季养生保健也必不可少。《御定月令辑要》中记载了一种“洗眼方”,其中记述道:“每年立冬日采摘桑叶一百二十片,在来年每个月的特定日子,取十片叶子煎汤澄清洗眼,如果遇到闰月则多取十片,同时辅以斋戒和忌荤酒,此方很适宜初冬,桑叶能祛风清热、凉血明目,得秋季清净肃杀之气,泄降人体的肝胆郁热。”看来,清朝的养生保健招数还真不少。另外,行乐活动也是冬季必不可少的,皇家的行乐方式自然不必细说,在各位皇帝的行乐图中便可找到答案。而在冬季贪玩好动的孩子们更是不会闲着,他们会玩一种名为踢石球的游戏,这个游戏据说早在金代和元代就十分流行,踢法同现在的弹珠玩法类似:如果踢出的石球能击中前面的石球就算获胜。别看这个游戏简单,它却能让冻得冰凉的脚趾最快地活血生热,以此抵御冬季的寒冷,既好玩又实用。虽说是“闲冬”,但这些吃喝玩乐加上养生保健,真是一样都不少,说实话,为了对付这寒冷而寂寥的冬季,人们还真没“闲”着。

清乾隆二年(1737)九月二十二日,乾隆帝关于提前半月设立饭厂的上谕。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

    明代王稚登在他的诗作《立冬》中写道:“秋风吹尽旧庭柯,黄叶丹枫客里过。一点禅灯半轮月,今宵寒较昨宵多。”该诗准确地描绘出立冬时节的萧瑟之景和愈加寒冷的天气状况。而在这初入寒冬的时节,人们则希望用各种方式能让冬季的寒冷在心中消散,盼望着来年的期望能够美梦成真。       

    原载于《中国档案报》2019年11月8日 总第3447期 第四版

 
 
责任编辑:张雪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