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文化 > 往事回眸

咱们村里的年轻人

——20世纪70年代,山东济宁秋季田野上青年人的田间管理工作

作者:王如景

来源:中国档案报

2019-11-04 星期一

    地处鲁西南平原的山东省济宁市,通常一年耕种两季农作物,夏季收小麦,秋季收稻谷、豆类、玉米、芝麻、棉花等,如果想要获得丰收的话,那每年秋季的田间管理就显得十分重要,不容忽视。俗话说:“人勤地不懒。”只要田间管理工作跟得上,丰收就并非难事。

    记忆中,20世纪70年代济宁秋天的田野上,到处是一片繁忙景象:有的拔草、有的灭虫、有的灌溉……其中,有老人,有孩子,但更多的是年轻人。虽然秋季农田的管理工作细碎而烦琐,但劳动中仍然充满着欢声笑语。如今,随着农业机械化的快速发展,“大人孩子齐上阵、群人下地干农活”的热闹场景已不复存在。幸好,济宁市任城区档案馆馆藏的70年代的老照片为我们留存了当年农田劳动的场景。

20世纪70年代末,山东省济宁市的农技人员周广勤(右一)正在就玉米的田间管理对青年们进行指导。

    在这些拍摄于山东省济宁市20世纪70年代的老照片中,大多数是年轻人,有的看上去还是孩子,他们大多年龄在15岁至20岁左右。这些年轻人包括:一是农村本地的青年农民,他们参加农业生产,生产队会按照年龄给记一定的工分。二是来自城市的下乡知青,一大批城市的初高中学生响应毛泽东主席“广大知识青年到农村去”的号召,来到农村插队落户,与农民一起耕田种地参加劳动。据统计,仅济南市到济宁的知青就达3300多人。三是工农兵大学生,“文革”期间,学校经常组织学生们到农村参加农业生产。

20世纪70年代,山东省济宁市的青年们正在对水稻进行田间管理。
 
 
20世纪70年代,山东省济宁市的青年们正在对玉米套种进行田间管理。

1971年,山东省济宁市的青年们正在夜间提灯灭除田间害虫。
 

    20世纪70年代,济宁当地的农校和农业部门的技术专家经常深入田间进行指导,开展现场教学活动,这样做不但能有效地发挥农业技术知识的推广与应用,还可以及时解决一系列田间管理问题,从而保障了农业丰产增收。在济宁当地,种植较多的农作物是玉米、棉花、大豆,有的地区也种植水稻。每到秋季,田间一片繁忙,管理工作必须得跟上,不然就会影响产量。周广勤是济宁当地的农技专家,她经常深入到田间地头进行农业技术指导和教学,帮助村民发现和解决实际问题。她回忆说:“当年的年轻人学习很认真,我一边讲,他们一边记,特别是关于玉米的田间管理技术,有不懂的地方就问,虚心请教,由于他们有文化,掌握田间的科学管理知识很快,后来都成为有经验、懂技术的行家里手。”

    为有效提高农田使用效率,增加农业产量,济宁在旱田地大力推广了间作套种技术,像玉米地里间种大豆,大豆地里间种芝麻,以此调整了农业的生产结构和种植模式。除间作套种管理要求难度较高外,还有水稻的田间管理难度也很高,每年7月水稻进入长穗期,8月初抽穗结束,而后就是决定产量的关键时期,这个时候不但要防虫害,而且还要注意天气变化,防止天气骤然变冷等,这个时期水稻生长快,变化大,正在育籽饱粒,要做到及时捕稻蝗、拔杂草工作。来自济南汽车运输公司的知青杜更国讲:“说起种植水稻,最累的时段是插秧,最苦的时段是收割。人工插秧要赤着腿光着脚站在水里,水泡着不说,还要受蚂蟥的叮咬,一巴掌下去全是血,特别疼。秋季里收割稻子,又是非常劳苦的活儿,水田里泥土又粘又陷,拔不动腿,割起来费劲又吃力,收割完还要一捆一捆从地里扛出去,别提有多累了,但大家好像总有使不完的劲儿,还群情激昂地开展各种竞赛呢!”

    秋收完毕后,每户农家的场院里都堆满了稻谷,树上挂满了玉米棒子,屋顶上还晒满了各种豆子,五颜六色,丰收的景象真是让人无比满足和陶醉。老知青梁迎春回忆说:“下乡时,与村民同吃同住同劳动,虽然在农村劳动时又苦又累,但我们确实得到了全面锻炼。特别是在秋季里,能烤玉米、烤地瓜、烤豆子,吃起来特别的香,现在真想再回农村去找找当年的味道,看看我们年轻时奋斗过的地方。”

    文中所示档案照片为山东省济宁市任城区档案馆藏

    原载于《中国档案报》2019年11月1日 总第3444期 第三版

 
 
责任编辑:张雪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