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文化 > 红色记忆

2019年:七秩浩浩燃“京彩”

作者:余 玮

来源:中国档案报

2019-10-21 星期一

2019年10月1日,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 岳月伟 摄
接受检阅的民兵方队

行进中的群众游行方阵

三军列阵 铁甲生辉

    宽阔的长安街,巍峨的天安门!20余万军民以盛大的阅兵仪式和群众游行欢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向右——看!”嘹亮的口令,庄严的军礼,威武的正步,从将军到士兵,行进在受阅区的官兵以整齐划一的行动表达对党的核心、军队统帅的衷心追随。

    步伐铿锵、锐不可当,气势磅礴的徒步方队动地而来;铁流滚滚、排山倒海,威风凛凛的装备方队隆隆驶过;鹰击长空、傲视苍穹,气势如虹的空中梯队呼啸临空……

    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首次国庆阅兵,是共和国武装力量改革重塑后的首次整体亮相。这是一次鲜明的政治宣示,人民军队听党指挥的政治信念毫不动摇;这是一次改革成果的集中体现,反映全力推进改革强军的巨大成就;这是一次坚定决心的彰显,建设世界一流军队,维护世界和平和地区稳定。

    这一天,中华儿女满怀喜悦和豪情,共享伟大祖国荣光!

特点鲜明的阅兵式不是“秀肌肉”

    2019年8月29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发布会上,庆祝活动的主要安排首次对外公开:10月1日,在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庆祝大会后将举行盛大的阅兵式和群众游行。据介绍,庆祝活动既要隆重热烈又要务实节俭,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防止形式主义,不搞铺张浪费。

    “10月1日,将在首都天安门举行盛大阅兵式。这是国家重大纪念日阅兵的制度化安排。”阅兵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军委联合参谋部作战局副局长蔡志军少将在这次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有别于纪念抗战胜利阅兵、“沙场”阅兵和海上阅兵等专题阅兵,此次阅兵将在充分展示改革强军成就的同时,凸显国庆阅兵的庆典特色,规模上要比庆祝新中国成立50周年、60周年阅兵和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大一些。

    北京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杜飞进介绍说,群众游行活动采用“讲故事”的方式,每个方阵展现一个场景、讲述一段故事,小方阵连成大画卷,小场景反映大时代,小故事传递大道理,在长安街上徐徐展开一幅流动的新中国发展、新时代奋进画卷。

    这次阅兵着眼履行“四个战略支撑”的新时代使命任务,把握军委管总、战区主战、军种主建的总原则,精心设计领导指挥架构和方(梯)队编成模式,充分反映我军改革调整后的联战联训联保能力。在阅兵组织指挥上,按改革重构的联合作战指挥体系,以中部战区为主、吸纳军兵种精干力量,成立阅兵联合指挥部,履行联合筹划、联合指挥职能。在徒步方队编组上,按改革重塑的中国特色现代军事力量体系,除单一军种方队编组外,其余方队均由相关军兵种联合编组。在装备方队编组上,按联合作战编成,区分作战模块,统筹各军兵种作战力量运用编组。在空中梯队编组上,按空中联合行动样式,部分梯队呈体系编组使用相关军种各类作战和保障飞机,作战编组有新突破新飞跃。在阅兵综合保障上,按改革立起的联勤保障体系,以联勤保障部队为主实施联合保障,各军兵种实施专用保障相结合,有效形成整体保障合力。

    全军各大单位均有力量参阅,不少方队是首次亮相。这次阅兵编59个方(梯)队和联合军乐团,总规模约1.5万人,各型飞机160余架、装备580台套,是近几次阅兵中规模最大的一次。

    在2019年9月24日下午的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活动新闻中心举办第一场专题集体采访上,蔡志军介绍说,阅兵通过三军列阵受阅、庄严致敬、铿锵宣示、方队行进等形式,宣示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不变军魂,宣示坚决听从党中央、中央军委和习近平主席指挥的坚强意志,宣示坚定不移忠诚核心、拥戴核心、维护核心的高度自觉。在阅兵式、分列式开场的重点环节,精心设计标兵就位、吹奏号角、报告致敬等仪式,营造国之大典的浓厚氛围。运用直升机编组字样、飞机喷拉彩烟、空地旗帜展示等形式,寓意在伟大、光荣、正确的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下,新中国建设发展走过的70年辉煌历程,人民军队现代化建设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奏唱体现新时代特色的崭新歌曲,演奏昂扬向上的爱国主义乐曲,烘托浓厚热烈的节日气氛。

    国防部新闻局局长、国防部新闻发言人吴谦大校在记者会上表示,70年来,中国军队的发展壮大有目共睹。“我们既没有意图,更没有必要通过阅兵来‘秀肌肉’。70年来,中国军队的世界贡献有目共睹。我们自身越强,为世界和平提供的正能量就会越多。”

    在此次阅兵中,安排受阅的高级指挥员数量超过了以往历次阅兵,60多岁的高级将领同年轻官兵一道训练、一道受阅。这次阅兵安排较多的高级指挥员受阅,着力树立带兵打仗、砺将谋胜的鲜明导向,展现身先士卒、以上率下的良好形象,宣示绝对听党指挥、勇于担当尽责的高度自觉。

苦练之中阅人阅担当阅精气神

仪仗方队首次同时高擎党旗、国旗、军旗接受检阅。

    阅兵集中训练是为保证庆典活动质量效果而进行的基本准备。通过集中训练,能够有效提升官兵平时养成的军人素养,从而进一步强化服从命令、听从指挥的意识和作风,锤炼不畏艰苦、敢打必胜的意志品质,形成威武雄壮、激越磅礴的气势,有力宣示新时代官兵对党忠诚、听党指挥的坚定信念,展现建设世界一流军队的决心信心。这次阅兵集中训练,地面方队主要依托北京六环外南口训练场地,空中梯队依托北京周边若干机场组织实施。

    本次阅兵集中训练,大体分为3个阶段:一是基础训练阶段,主要是进行单方队、单梯队等训练,重点是打牢基础,做到整齐划一、协调一致。二是合成训练阶段,主要组织15个徒步方队、32个装备方队、12个空中梯队各自的整体合练,重点练各个方队、梯队之间的衔接,做到整体成势。三是合练预演阶段,主要是组织全要素、全流程训练,重点练指挥、练协同、练程序、练保障,密切各要素协同配合,确保衔接紧密,协同顺畅。

    此次阅兵的近1.5万参阅人员,遵循政治立场坚定、思想道德纯洁、组织纪律性强、军事素质过硬、身体条件良好等5条标准严格选拔。想成为受阅队员,不仅要具备五官端正、身体匀称的条件,而且对身高、体型也都有严格的要求。徒步方队队员,男性身高普遍在1.75米至1.85米之间;女性身高普遍在1.63米至1.75米之间。汽车驾驶人员安全驾车3万公里以上,坦克驾驶员专业技术等级达到一级以上。飞行人员完成相应资格训练,总飞行时间达到规定要求。此次受阅人员年龄范围跨度较大,有20岁左右的青年官兵,也有60多岁的高级指挥员。这次阅兵还首次借助仿真模拟系统,对总体方案进行推演论证,对方队编组、队形变换和受阅状态等进行三维立体实景模拟展示,在改进编组方式、提升观瞻效果上起到重要支撑作用。

    阅兵阅人阅忠诚,见人见事见担当。走进阅兵训练场,那整齐划一的动作、铿锵有力的步伐、排山倒海的气势,让人感受到的是崇高的使命、如火的激情、崭新的风貌。

    2019年的阅兵,陆军方队采用端枪的展示动作,这对手脚协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准星卡肩,枪托卡跨,枪要劈得响,更要稳准狠。无数次的捶打后,队员们的右肩上都留下了“勋章”。休息时间,脱下大檐帽,早已被晒得黝黑的脸庞上,帽带遮挡处留下的“V”字印格外醒目,这是烈日酷暑的“馈赠”。每每临近中午,太阳已变得毒辣起来,丝毫没有因为大家的刻苦训练而心慈手软。汗水在受阅训练官兵的脸庞、脖颈、后背肆意流淌。

    最让随队军医张元难忘的,是一次在训练场上倒下的战士。由于腿部半月板损伤,一个踢腿下去,那名战士直接跌倒在地。在方队旁随时待命的张元,立马飞奔过去。拨开人群,张元发现躺在地上的战士正放声痛哭,泪水顺着眼角簌簌落下。张元心里一阵酸楚,他知道战士根本不是因为疼痛,而是知道自己参加不了阅兵留下的泪。懊恼、惋惜、难过……那一刻,所有的情绪都在这泪水中得到释放。队伍里的每名成员都深知自己因何而来,所以坚持每日默默训练,而静默却非无声,军旅滋味其实就含在这曲曲折折之中。他们清楚,在这个集体中,每个人都是靠实力“说话”的,训练场上每个人都要始终保持冲锋姿态。

    在新疆,边防兵黄宣航领略过边关的绝美风景,也体验过边疆的残酷与寂寥。到北京参加阅兵,这是他之前想也不敢想的事情。初来乍到,黄宣航需要从调整时差做起。他知道自己基础差,就利用方队组织看电影的时间,找来教练员纠正动作。方队经过一轮又一轮的淘汰后,黄宣航掉到了危险边缘。他不甘心,自己偷偷跑去没人的地方练习踢腿,没想到被教练员撞了个正着。或许是觉得动作还有可塑性,或许是被他不放弃的精神打动,在教练员的引导下,黄宣航竟然成功留队了。

    “通过天安门的时间,误差不能超过0.03秒!”装备方队阅兵集训的第一堂驾驶理论课上,教练拿来秒表,让大家感受0.03秒到底有多快。教练又给出了两组数据,要把误差控制在0.03秒以内,发动机转速要保持在1210转上下不超过3转。

    为了掌握踩油门力度,官兵们就学着用大脚趾外侧踩油门,一练就是一整天。他们通过在脚尖上挂哑铃练习脚趾的控制力和感知力,5斤、10斤一直加到20斤……经过两个月集中强化训练,方队成绩一路飙升。

    一个个军人如高山挺拔,英姿飒爽,他们的身影如钢铁长城般屹立在祖国大地。军人的脸庞透露出硝烟的芬芳,军人的样子在传承积淀中浓缩绽放,化入一个个影子、一双双眸子,融入一个个步子、一声声号子,凝结成一滴滴汗珠子……

    阅兵训练,一步一动、一言一行都要经受考验。但官兵们苦中亦有乐,因为心中有着坚定的信念:在千锤百炼中淬火锻钢,在精雕细琢中收获成长。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庆典现场

    原载于《中国档案报》2019年10月18日 总第3438期 第二版

 
 
责任编辑:张雪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