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文化 > 往事回眸

“个个要做支前模范”

——抗美援朝中辽宁人民出色的战勤工作

作者:特邀撰稿人 于淑娟

来源:中国档案报

2019-10-12 星期六

    1950年夏,美国纠集15个国家的军队,打着“联合国军”的旗号武装入侵朝鲜,把战火烧到了鸭绿江边,辽宁地区(当时辽宁地区包括辽东、辽西两省和沈阳等5个东北行政区直辖市以及河北省部分地区)安东等边境城市多人被美军飞机炸死、炸伤。为保家卫国,当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抗美援朝战争拉开序幕。

    在这场战争中,与朝鲜一江之隔的辽宁地区既是前哨阵地,又是重要后方,肩负着繁重而光荣的支前任务。饱受帝国主义蹂躏的辽宁人民深知“有国才有家”,大批青年积极参军,大量民工和技术人员奔赴战场,社会上掀起一浪高过一浪的生产热潮,各种物资被源源不断地运往前线。

    从辽宁省档案馆保存的档案资料中可以看到,当时辽宁人民“人人争当战斗英雄,个个要做支前模范”,展现了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书写了一桩桩催人泪下的支前事迹。

担架队员出生入死

    在抗美援朝战争中,辽宁人民积极投身修公(铁)路、抬担架、运输物资等战勤工作,他们在空中敌机轰炸、地面子弹横飞、饥寒交迫的恶劣环境中出生入死,力保部队的后勤给养和运输线路畅通。

    1950年12月23日,中共辽西省委会印发了《关于立功担架队与模范干部的表扬通报》。重点通报了昌北担架第七大队第一中队的事迹:“全队在廿天完成了四个月的运粮任务,每天要开山路,还要将大米从车上卸下装船,再从船上卸下装车,每天能运过一千袋大米,在非常艰苦困难的条件下胜利的(地)完成了供应前线的任务。”该队“积极的(地)完成了开山路、隔江运输的支前任务,荣获立功中队之称号”。

    担架队中除了工人、农民外,还有参加过解放战争的老担架队员。他们通常经过一个月的训练后,或随军入朝参战,或留在国内支前,主要负责转运伤员、运送物资。担架队虽然不直接与敌人交火,但同样面临着死伤的威胁。曾被评为“支前英雄”的阜新籍担架队员宁儒贤这样回忆他在担架队的工作:“刚进入朝鲜时,为了躲开敌机的空袭,经常都是急行军,每个晚上要走120里路,最多时要走180里。”“在担任前沿部队担架队期间,天黑,下着雨,路滑,走起路来步步是稀泥。敌人的炮弹不断在担架前后方落下来,炮击后的地面,是密密麻麻的弹坑。每绕过一个弹坑,担架都颠得很厉害。”

    为了迅速有效地做好国内支前运输工作,东北人民政府公路管理总局组建了包括600辆汽车与近1300名运输人员在内的抗美援朝运输总队。据统计,在抗美援朝战争期间,东北地区参加过担架队、运输队、民工队随军入朝的农民达21万之多。同时,辽宁地区还派出了医务人员、汽车司机、铁路员工、翻译人员、船工等3万人参与支前。

献粮捐款不甘落后

1950年12月23日,中共辽西省委会印发的
《关于立功担架队与模范干部的表扬通报》(部分)。 辽宁省档案馆藏

    面对着志愿军缺衣少食、给养紧张的情况,辽宁地区的农民自愿拿出增产的粮食,工人纷纷捐献工资。1950年,辽宁地区上交公粮99万吨(未将地方粮计算在内),占粮食总产量的17.3%;1951年,上交公粮103万吨,占粮食总产量的19.5%。大家有钱的出钱,无钱的出粮,谁也不甘落后。

    同时,辽宁地区掀起了捐献武器运动。在捐献飞机方面,辽西省3年捐款总数为3408亿元,可购买235架飞机。辽东省原计划捐募32架飞机,结果捐募款可购买72架飞机。捐献武器运动大大改善了志愿军的装备,提高了他们的作战能力,有效地打击了美国侵略者。

    辽宁省档案馆保存着岫岩县委1951年8月向中共辽东省委提交的《岫岩县关于推进爱国公约与捐献飞机大炮简要情况报告》。报告中指出:“全县先后普遍订完爱国公约和增产捐献计划,捐献款项和数目各个村正在统计中。26230人所订半年的增产捐献计划,为142990700元,购买一架战斗机是没有困难的。……在推行爱国公约和捐献飞机大炮这一伟大政治运动过程中,掀起了广大群众热爱祖国的高潮,公约内容大都结合着当前中心工作,因而,有力地推动了各项中心任务的顺利完成。”爱国公约运动不仅带动了粮食增产和工业发展,运动中还涌现出大批先进生产者和先进单位。

    广大妇女也参与到支援前线的工作中。她们中除了一部分人参军参战外,大部分人在后方负责加工军服、制作慰问袋、晒干菜等,住在招待站附近的妇女则担负起洗衣服、看护伤员等工作。

封封家书温暖军心

    据统计,1951年底辽宁地区仅21个县寄给志愿军的信件就达37.5万封。这些信件都是先邮寄给各地的抗美援朝总(分)会,再转交到前方将士手中。

    崔义恒是东北人民政府公路管理总局的一名普通职工。1951年,在公路工程队第一大队担任技术员的他,响应号召赴朝参加公路抢修任务。其父在写给他的家书中这样写道:“希望你就不要惦念家中琐事了。要你把抗美援朝的工作比家中的事情看成更重要,这是为救朝鲜而保卫祖国的光荣事业。我们后方的人们,都在羡慕你们亦都准备着去杀(敌)人咧。……最紧要的是希望你们把美国鬼子打跑了再回国,好过平安日子,努力!”信中饱含了父亲对儿子的殷殷期盼,希望儿子全身心投入支前工作,把美国侵略者赶出朝鲜再回国。在这位父亲心中,家中琐事不足提,保卫祖国才要紧,爱国情怀溢于言表。

    在1952年辽西省委书记郭峰、副书记傅雨田写给志愿军某运输团的信中,对辽西省拥军优属工作进行了重点介绍。信中说,辽西省的烈军属、荣复军人受人尊敬,绝大部分区、村互助组对烈军属和志愿担架队家属都尽心照顾,为他们包耕、包粮、担水打柴,涌现出大批拥军优属模范和模范烈军属;盘山某小学千余名学生向全国儿童发起挑战——每人为军属做好一件事;锦州市办起了军属养老幼孤院,专门收容无依无靠的老、幼烈军属,使老者能够安适的生活,儿童能够及时上学。

    据统计,1951年辽宁地区有超过一半的烈军属享受到代耕,贫困烈军属的子女均享受免费入学、升学优先录取的待遇。担架队的家属同样享受军属待遇。

    一封封饱含军民鱼水深情的信从辽宁地区邮寄到前线战士手中,告诉他们后方群众拥军优属的成果,稳定了军心,鼓舞了士气;一封封各界人士写给前线战士的慰问信,表达了对美国侵略行径的强烈愤慨和对英勇杀敌的战士们的崇高敬意,以及自身要努力学习、好好工作,尽全力支援志愿军的坚定决心。

    在轰轰烈烈的抗美援朝战争中,辽宁人民和全国人民一道,以极大的人力、物力、财力支援了志愿军的作战,给战士们以巨大的精神鼓舞,受到指战员们的一致赞扬。

    原载于《中国档案报》2019年10月11日 总第3435期 第三版

 
 
责任编辑:张雪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