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文化 > 往事回眸

挺立在东海之滨的一座“精神灯塔”

——访原大陈岛志愿垦荒队队长王宗楣及四名垦荒队员

作者:秦海庆 汪 斌

来源:中国档案报

2019-09-23 星期一

    大陈岛位于浙江省中部台州湾东南海域,为沿海之要塞。1955年初,国民党军队从大陈岛这一大陆最后的据点败退台湾时,劫运了大陈本岛及附近岛屿所有居民1万多人,留下了一个满目疮痍的荒岛。从1956年1月起,先后有5批共467名青年志愿者,他们积极响应团中央“建设伟大祖国的大陈岛”的号召,满怀豪情登岛垦荒。从那时起,一批又一批垦荒队员以自己的青春、血汗甚至生命书写了“东海明珠”的传奇,并培育出了“艰苦创业、奋发图强、无私奉献、开拓创新”的大陈岛垦荒精神,这精神就像一座“精神灯塔”高高耸立在人们的心中。

1956年2月2日,王宗楣(领誓人)和垦荒队员们共227人在大陈岛凤尾山顶庄严宣誓的场景。

    63年不忘初心,63年砥砺奋进,终于成就了今天大陈岛的欣欣向荣和蓬勃生机。时值新中国70周年华诞来临之际,记者奔赴浙江台州,采访了几位大陈岛的老垦荒队员。那一张张老照片、一枚枚纪念章、一份份手稿都是他们艰苦奋斗的见证。如今,他们讲述当年建设大陈岛的故事,听来依然让人热血沸腾、肃然起敬…

    “我是一个青年志愿垦荒队的队员,我志愿来到伟大祖国的大陈岛,面对着祖国的海洋,背后是祖国的河山,脚踏着海防前哨,背负着人民的希望,我们宣誓:坚持到底,决不退缩,与英雄的边防军一起,用辛勤的劳动,把这个被敌人破坏的海岛变成可爱的家乡……”现年86岁高龄的原大陈岛志愿垦荒队队长王宗楣对当年的誓词依然记忆犹新,背诵起来字字铿锵。

    艰苦创业:满目疮痍变绿洲

    自1956年1月31日上岛,到1960年7月1日完成垦荒任务,467名青年志愿者用他们的青春和热血把大陈岛一点点建设起来,使其焕发生机。而这个艰苦的奋斗历程,垦荒队队长王宗楣再清楚不过了。

王宗楣

    记者见到的王宗楣面色红润,精神矍铄,讲起话来声音洪亮、清晰,真不像86岁的老人。王宗楣拿出一张他保存的老照片给记者看,并动情地讲述了照片背后的故事:“这是我们1956年2月2日在大陈岛上宣誓时拍下的。我们第一批上岛共227人,1月31日登岛,2月1日休整了一天,这是第三天下午1点多钟,全体垦荒队员在凤尾山的一块空地上面朝大海宣誓的场景。当时,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领导、负责人都在场,也有部队的官兵在。我们豪情万丈地宣读了垦荒誓言,决心一定要把这被敌人破坏的荒岛变成美丽的海岛。”王宗楣指着照片中的领誓人说:“这个人就是我,看!当时多年轻。”微笑的脸上充满了自豪。

    想起上岛的第一印象,王宗楣对记者说:“当时来到大陈岛是冬天,天气很冷。登上岛一看,嚯!那真是荒无人烟,鸡犬不闻啊,到处破败不堪,耳边只能听到汹涌澎湃的海浪声。当我们走到住地时,看到大多数房子都被破坏得不成样子,到处堆着垃圾。到了岛上我们分了两个中队,一个中队由我带着住在南磊坑,另一个中队住在南田。我们住的都是被国民党掳走的岛上渔民留下的空房子,我们来之前部队已经派人打扫过了。当时我们每人发了两条长凳和一块木板,架起来就是床,大房间可住二十来人,小房间住十来人,都是通铺,虽然环境艰苦些,但队员们的精神状态都很好。”

    地无三尺平是大陈岛当年的真实写照。垦荒队员们宣完誓,团中央代表丁立准高高举起锄头,带领大家挥下了垦荒第一锄。王宗楣深情地回忆道:“我们在岛上开始主要是割草,那些草叶都是锯齿状的,稍不注意就会把手划破,而且伤口很深。要知道,大家在上岛前都是城市青年,有的人连镰刀都没摸过,有些女队员开始掌握不好要领,经常会把手划破,但怕别人说自己娇气,只能用手绢包扎一下咬牙坚持继续干。其实,上岛后最重要的事是防雷,因为国民党撤离时在岛上埋下了不计其数的地雷,听说在我们上岛前已经先后有十几名战士在排雷中牺牲,所以我们在参加垦荒劳动时是有生命危险的。队员们在劳动中,有的肩膀压肿了,有的胳膊划伤了,还有的手心磨出了血泡,没人喊苦;翻土、播种、施肥,个个学得都很认真,没人抱怨。我们相继在垦出的荒地上种植了白菜、番薯、土豆、小麦等蔬菜和农作物,当队员们第一次看到自己亲手撒下的种子长出枝叶,变成绿色,结出果实时,都非常激动。”讲到这里,王宗楣默默地向窗外望去,好像又看到了当年荒岛变绿洲的喜人景象……

    王宗楣还告诉记者,虽然大陈岛上的生活条件很艰苦,但大家创业的劲头很足,荒岛也在垦荒队员们的汗水里渐渐变得生机勃勃起来。由于王宗楣的突出表现,他也先后获得了诸多荣誉:1957年5月,当选为中国青年团第三次代表大会代表到北京参会;2007年5月,参加了“我与祖国共奋进”中国青年群英会……

    王宗楣对记者说:“所有荣誉都与党的关怀和队友的支持是分不开的。60多年过去了,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我看到现在的年轻一代继续建设着大陈岛,他们身上依旧传承着垦荒精神,我很欣慰!”王宗楣爽朗的笑声和话语感染着在场的每个人。

    “战争的硝烟刚刚飘散,大陈岛上来了一群垦荒队员,青春的誓言压过东海的波涛,要把荒岛建设成美丽的家园……不怕浪如山,不怕流血汗,胸中燃烧着理想的火焰,献身祖国苦也甜……”这首歌曲的曲作者就是大陈岛老垦荒队员金可人。明快的节奏、悠扬的旋律是他对那段难忘岁月的深情表达与怀念。

    奋发图强:乐观向上不言悔

    现年78岁的金可人是1958年5月11日到大陈岛的。见到记者,他略显激动地回忆了当初报名上岛的初心:“当年我17岁,初中毕业。一听说大陈岛要招收垦荒队员,我就立即报了名,我觉得祖国有需要,年轻人就应当冲在前头。”

金可人

    金可人在大陈岛垦荒队员中还是一位名副其实的文艺青年,他不但男高音唱得好,而且各种乐器也是样样精通,至今他还保留着一张当年和美术学院师生一起表演节目的照片。他对记者讲:“有人曾经以为我去岛上主要是搞宣传的,其实和大家一样是垦荒的。我一开始是分在了农业队种蔬菜,和队友们一起种番薯、担大粪,开始每人每天挑6担,后来增加到8担。当时,大陈岛的三角街是全岛最‘繁华’的地区,我们从这里的公厕起了粪便往山上挑,那条路是陡峭的台阶,刚开始担子一压到肩上双腿就打战,走起路来也是趔趔趄趄,几趟下来背酸肩疼,但我们上岛的目的就是锻炼自己、参加建设的,所以坚持奋发图强,慢慢就练出来了。”

2016年,金可人作曲的《献身祖国苦也甜》。 浙江省台州市档案馆藏

    金可人除了在农业队外,他还有一段在洋岐岛放羊的经历。他回忆说:“洋岐岛是大陈岛旁的一座小岛,队里为了发展畜牧业,我们垦荒队员要轮流到小岛上去放羊,称为‘管山’。我们住在洋岐岛山上的一座龙王庙里,小庙是简易搭起来的,因年久失修,外面一下雨,庙里就跟着下,只有一张门板那么大的地方不漏雨,是我们睡觉的地方,所以经常会出现戴着箬笠穿着蓑衣烧饭的场景。当时这个小岛上没有淡水,只能用桶接从岩石上滴渗下来的水做饭。后来,岛上实在没什么可吃的,我们就打野兔来改善生活,还‘创制’出了一道名吃‘兔肉年糕’,就是把米捣碎,加水捏成年糕状,然后把兔肉撕成一条条放进糕里煮,偶尔吃一次就像过年一样幸福!”

    当记者问金可人在大陈岛最难忘的事情是什么时,他笑着说,其实也没什么,就是遇到不易解决的困难时,多想想“为社会主义做了什么”来激励自己发奋努力,无论多苦,自己也从没后悔过当初的选择。

    “初下海时,才十六岁,第一次下海,她连续吐了六次,三天三夜不能吃,也不能安睡,可是这没吐倒她;第二次下海,她硬着头皮,吐了吃,吃了干,不久就闯过了呕吐难关。在下海的一年多时间里,她学会了摇橹、拉篷、补网等工作,没有缺勤过一次。”这是1959年温州市教育部门以《把青春献给大陈岛》为题编进小学语文教材的一篇文章的段落,报道的主角是大陈岛女垦荒队员、女轮机手金育育。她也是当年被《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媒体争相采访报道的传奇人物。

    无私奉献:风吹浪打不畏险

金育育

    金育育与别人不同,她当年因年龄未满18岁,是“走后门”去参加垦荒队的。见到记者,金育育开门见山地说:“我们出发时很热闹,当时温州市有200多名青年志愿者参加,全市1万多市民敲锣打鼓在人民广场来欢送,我胸前佩戴的花又大又红,觉得非常光荣。可当登上大陈岛时立即傻了眼,太荒凉了!当年垦荒队分了两个中队,我被分配到南田第八小组的农业队。刚上岛时,我们小姑娘都是细皮嫩肉的,在劳动了一段时间后,大家手上都磨出了血泡,钻心的痛,但我们都忍着不流泪。可对我来说,最困难的就是挑大粪,大陈岛的山地又高又陡,而我又很瘦小,当时体重才70多斤,挑着粪尿上山对我来说太难了,而起牛粪最让人难以接受,那是要跳进油汪汪、臭烘烘的牛栏里把粪起出后,放在外面晒半天,然后用手掰扯开再运到地里作底肥。刚开始真的难以下手,后来慢慢好多了。”

    1957年,垦荒队成立了渔业队,决定向渔业方向发展,金育育得知后立即报了名:“当时我并不了解渔业队具体是干什么的,就是想去试试。那年,福建渔业队来了十几条船,帮助我们发展渔业生产,当时我们有8名女孩子报了名,最后只有我和徐小芳坚持了下来。记得第一次出海,那真是汪洋大海,四周全是波涛巨浪,看不到边,心慌慌的。上船不久我就开始晕船,吐个不停,最后嘴里全是胆汁,苦得要命,几乎一周我都没吃东西,饿得眼冒金星。渔民们看我们这些垦荒队员年龄太小,吐得可怜,打算把我们送回岛上,但我们坚决不回,他们深受感动,对我们更加照顾了。”

金育育保存的浙江省第二次青年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大会颁发的纪念章和纪念册

    作为一名女同志,在海上作业有很多不方便的地方。金育育是船上唯一的一个女孩子,有时出海时间很长,洗澡、换衣服只能等靠岸再说。但这些不便与在海上遇到危险比起来并不算什么,让金育育至今心有余悸的是一次遇到台风,她说:“那次出海遇到台风,我们的船就进了大陈港,抛锚在屏风山。那天是10到12级的风力,浪又大,我们的船走锚了。船老大半夜起来方便时,发现船已经漂出屏风山很远,就赶紧把大家喊起来,‘拉篷,把船驶回去!’当时,海上风浪太大,海水劈头盖脸地打得人都睁不开眼,但大家顾不了许多,就在大家使足劲儿拉篷的时候,只听见‘咔嚓’一声巨响,桅杆被风浪拦腰打断,上半截瞬间就被风刮走了,我们的船失去了控制,在海上乱转了三天三夜,当时大家都以为会没命了,回不去了,幸好船老大技术好,等大风过后,最终靠着半截桅杆装载帆把船驶回了大陈港。福建渔业队的书记曾山水看到我们平安回来了,泪水哗哗地淌,他一把拉住我的手说,‘小金啊!这次如果把你们给丢了,我怎么向你们的领导和家人交待啊!’这是最惊心动魄的一次,我终生难忘啊!”

    从1957年渔业队成立到1960年垦荒任务结束,金育育一直坚持在船上,她也是唯一坚持到最后的女轮机手。由于表现突出,她在1959年作为代表参加了浙江省第二次青年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大会,至今她还保留着当年颁发的纪念章和纪念册。

2016年6月1日,《人民日报》刊登的关于大陈岛垦荒队员后代写信给习近平总书记的报道。

    “敬爱的习爷爷:您好!我们是大陈岛垦荒队员的后代,是浙江省台州市椒江区的小学生,‘六一’儿童节快到了,想向您说说心里话。近几年来,经常听见爷爷奶奶讲起您和大陈岛的渊源:10年前您来到大陈岛视察,看望他们;6年前您给他们回过一封信,赞扬他们……最难忘的,是您的嘱咐:‘发扬艰苦创业、发奋图强、无私奉献、开拓创新的垦荒精神,建设一个小康的大陈,现代化的大陈。’您的话我们牢记在心里……”这是2016年5月4日,大陈岛垦荒队员的后代张婧怡等小朋友写给习近平总书记的信。6月1日,《人民日报》在头版头条位置进行了报道。

    开拓创新:我把青春献祖国

    2016年5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给大陈岛老垦荒队员的后代、浙江省台州市椒江区张婧怡等12名小学生的回信中说:“你们在信中表示,你们是老垦荒队员的后代,决心牢记爷爷奶奶当年的奋斗精神,好好学习,砥砺品格,长大后报效祖国和人民,我感到很欣慰。”一提到这件事,老垦荒队员张其元和戴婕媭高兴地告诉记者:“张婧怡是我们的小孙女儿,现在在外地上学。”

张其元、戴婕媭夫妇

    也许是经过垦荒岁月的锻炼,张其元夫妇看上去非常健朗。张其元向记者介绍:“我们夫妻俩都是大陈岛的垦荒队员,也都是第一批上的岛。当年我19岁,刚初中毕业,她比我小两岁,‘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是那个年代我们大多数人的选择。当时我还满怀激情,十分自豪地在温州团市委发的笔记本上写下‘把青春献给祖国!’”现在这个笔记本已经被台州市档案馆收藏。

    当记者问上岛后“开拓创新”精神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时,张其元认真地说:“我们上岛的主要任务是垦荒,但当时岛上并没有那么多的土地,所以我们基本上用3个月左右的时间就开垦完了。于是,我们垦荒队的领导就创新思维,开拓性地提出向渔业、畜牧业方向发展,并迅速组建了渔业队。我们这些从城市来的青年谁也不懂渔业,只能从头学起。我们上船后,首先向渔民学习最简单的敲梆黄鱼,帮他们一起捕鱼作业。大家都是在劳动中学习,在学习中进步,在进步中成长。虽然在船上大家都经历了痛苦而漫长的适应过程,但没有一人主动退出的。后来,队里还派我到上海柴油机厂实地学习,待1957年队里有了自己的大洋船时,我就和队友们一起出海捕鱼了。”

    戴婕媭对记者讲:“在当时,养海带也是一个创新之举,原来当地沿海是没有海带的,是我们垦荒队克服重重困难从北方引进最终养殖成功的,这不仅给岛上创造了新的养殖项目,也给垦荒队增加了收入。岛上后来还办起了水产综合加工厂,都是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一点点做起来的。到1960年上级宣布我们圆满完成了垦荒任务时,岛上不仅绿意盎然,牛羊成群,而且居民也越来越多,那时我们感觉真正完成了‘把这个被敌人破坏的海岛变成可爱的家乡’的誓言!”

    ◆记者手记:

    在采访大陈岛老垦荒队员时,他们身上那种“祖国至上,青春无悔”的精神时时感染着我,也让我更加理解了“艰苦创业、奋发图强、无私奉献、开拓创新”大陈岛垦荒精神的深刻内涵。当我问起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时,您最想对祖国说什么,他们的回答惊人的相似,那就是“祝愿祖国繁荣富强、人民幸福;希望大陈岛发展越来越好,越来越兴旺!”这就是老垦荒队员们的朴素愿望,祝愿他们健康长寿!

    原载于《中国档案报》2019年9月20日 总第3428期 第二版

 
 
责任编辑:段立琳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