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文化 > 珍档秘闻

中秋:跨越千年的传世名篇

作者:刘国梁

来源:中国档案报

2019-09-12 星期四

    从古至今,我们都是一个“脚踏实地、仰望星空”的民族。或是为推算节气、制定历法,或是为观察天象、以测吉凶,我们的祖先对星空的仰望从来都没有停止过。他们甚至将太阳(或是“三足金乌”)、月亮(或是“玉兔捣药”)和星辰绣在最高统治者皇帝的衣服上,凡此种种,可反映出古人对日月星辰的重视程度。

    像大家熟知的“夸父逐日”“后羿射日”的传说所传达出的信息一样,我们的祖先对太阳似乎存在一种既崇拜又斗争的矛盾情感。而对于月亮我们却温和得很,有的多是“嫦娥奔月”“玉兔捣药”“吴刚伐桂”的故事。古人甚至在仔细观察了月亮(太阴)阴晴圆缺的变化之后,创造出了“太阴历”来指导人们的生活,月亮对于古人而言有着特殊意义。因此,千百年来人们祭月、赏月,写下了大量的诗词歌赋。其中,东晋王献之的《中秋帖》和宋代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可谓是千古绝唱。

晋代 王献之草书《中秋帖》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王献之与《中秋帖》

    王羲之与儿子王献之被人们尊称为“书圣”与“小圣”,在寻常百姓眼里相对于书圣王羲之,王献之的光芒似乎要小很多。但是在与月亮有关的字帖中,王献之的《中秋帖》却是不得不提的传世名篇。

清代 《乾隆帝行乐图·赏月》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晋书》中记载:“献之字子敬,少有盛名,而高迈不羁。虽闲居终日,容止不怠,风流为一时之冠。”王献之小小年纪就崭露头角,负有盛名,已然有父亲王羲之当年被“择婿东床”时神态自若、淡然不羁的风采。

    王献之在融合了当时各派书法名家的长处之后,独创出一种“一笔书”的写法。他写的草书既龙飞凤舞、气势雄浑,又安排妥当、构思精巧,下笔如有神助。在一年中一个月亮最圆、最讲究团圆的日子里,他再次拿起笔,用“一笔书”的写法,一气呵成地写下“中秋不复不得相还为即甚省如何然胜人何庆等大军”。虽然只有短短22个字,但是断句至今存有不少争议,有人说这只是帖子的一部分,因此无法断句;也有人根据自己的理解给出了不同的断句。据现有内容,我们可以解读这22个字的大意是:中秋节到了,亲人朋友却不得相还,若见不到亲人朋友就算打了胜仗又有什么值得庆祝的呢?期盼他们跟随大军归来的一天。查阅文献,我们发现王献之的哥哥王徽之曾任大司马桓温的参军,这次大军出征,不知是不是桓温在太和四年(369)发动的最后一次失败的北伐?

    提到魏晋名士,大家熟知的是他们性格洒脱与不羁,正如“孟嘉落帽”“雪夜访戴”等故事所表现的那样。其实他们也有像《中秋帖》中表现出的温情的一面。

    有一年,王徽之(338-386)与王献之(344-386)兄弟二人同时得病。算命先生对王徽之说,王献之命不久矣,如有人愿意为他代死的话,才可复生。王徽之说自己才能不及王献之,甘愿代死,可算命先生却说凡是代死者必须生有余年,你已生无余年,用什么来“代死”呢?不知是算命先生算的精准,还是机缘巧合?386年,42岁的王献之病逝。同样身患重病的王徽之前去吊唁,一路并无发出哭天抢地之声,直至王献之灵前,王徽之知道王献之生前爱弹琴,便坐在灵床前,取来王献之的琴,想为他演奏最后一曲。正所谓“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我们都知道,弹琴前需先调音,不成想这把琴的音调却再也无法被调准,王徽之这才大哭道:“子敬,子敬,人琴俱亡!”不久之后,他也随王献之而去……

    《中秋帖》诞生之后,辗转流传于各路名家之手,后来更是被北宋宣和内府、南宋绍兴内府和清代内府所收藏。虽然也有学者认为这张帖子所用的竹料纸晋代还无法制作,直到宋代这种纸方才出现;而且从行笔来看,《中秋帖》用的是柔软的无心笔而不是晋代流行的有心硬笔;因此,将传世的这幅《中秋帖》认作是宋代米芾所临。

    清代乾隆帝将王献之的《中秋帖》与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王珣的《伯远帖》一同号作“三希”,作为自己最珍爱的宝物,存于“士希贤、贤希圣、圣希天”的天子书房——养心殿三希堂内。拥有庞大帝国和雄厚财富的乾隆帝,在这间小小的书房里,无数次地对这幅帖观摩欣赏、写诗题咏。《中秋帖》卷前引首处有乾隆帝的行书“至宝”二字,前段隔水处又有乾隆帝御题一段,御题中将它视为稀世之宝,帖文右上乾隆帝专门为它制作了御题黄签“晋王献之中秋帖”,正文之后紧接着有乾隆帝所写评跋:“神韵独超,天资特秀。”卷后还有乾隆帝在丙辰(乾隆十一年即1746)八月所写题跋《拟中秋帖子词有序》,并命大臣属和。可能在这一年的中秋节,乾隆帝打开心爱的字帖与群臣共赏,并与大家诗文唱和,帖子词中说,“际此良时,实获心赏”,好不自在!乾隆十二年(1747)至十五年(1750)间,乾隆帝命翰林院掌院学士梁诗正将内府收藏的历代名家墨迹,择其精要,刻成《三希堂石渠宝笈法帖》(简称《三希堂法帖》)一书。法帖共分32册,收集了从魏晋至明代末年135位书法家的300余幅书法作品。在《三希堂法帖》中便有苏轼的书法作品。

苏轼与《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北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39岁的苏轼(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正在密州(今山东省诸城市)任太守。这一年的中秋节,皓月当空,银辉泻地,苏轼与好友通宵达旦地开怀畅饮,酒兴正酣时,他想到与弟弟苏辙分别之后,已有5年未得团聚。此刻,苏轼面对一轮明月,心潮澎湃,便挥毫写下《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这首传世名篇。苏轼开头写道:“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宋代 苏轼书《御赐三希堂法帖抚本》(二册)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清嘉庆七年(1802)十一月 三希堂陈设档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在宋代,词就像今天的歌词一样,是可以唱的,正所谓“凡有井水处,皆能歌柳词”。而苏轼也是深谙音律,与柳永不相上下。清初李宗孔(一说潘永因)《宋稗类钞》中记有一则故事:“柳耆卿(柳永)、苏长公(苏轼)各以填词名。而二家不同。当时士论各有所主。东坡一日问一优人曰,‘我词何如柳学士优?’优曰,‘学士哪比得相公’。坡惊曰,‘如何?’优曰,‘公词须用丈二将军、铜琵琶、铁绰板唱相公大江东去。柳学士却着十七八女郎唱杨柳外晓风残月’。坡为之抚掌。”由身材魁梧的将军拿铜琵琶、铁拍板来唱“大江东去”,自是能唱出苏轼词的豪迈,可《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的“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却也有些柳学士词的味道。

    苏轼的父亲苏洵酷爱音乐,尤其是古琴。因而,苏轼与苏辙自少年时代起便对音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父子三人不仅是文坛“三苏”,而且是乐坛的“眉山三苏”。北宋嘉祐四年(1059),三人曾一起由水路出蜀,一路上兄弟二人在舟中听父亲弹琴,父子三人的古琴雅集应是别有一番情趣。为此,苏轼专门写有《舟中听大人弹琴》一诗,苏辙也不遑多让,写有《舟中听琴》一诗;此外,苏轼还写有《次韵子由弹琴》一诗。可见,父子三人应是互相引为知音的。

    中秋节这天晚上,朋友相聚,虽然是“欢饮达旦”的一场宿醉,但是苏轼面前却好像缺少一位知音。往往热闹到了极点,随之而来的便是内心的孤独。这孤独就连“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苏轼都难以抵挡。

    当然,苏轼是一位人生态度达观的人。哪怕官职被一贬再贬,他仍能够淡然处之。无论走到哪里,都可以读书著文、游览名胜、教书育人,甚至创造菜品。同时,他也是一位跟李白一样有血有肉、有情有义的人,在阖家团圆的花好月圆之夜,既会有“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乐观,也会有“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惆怅!

    原载于《中国档案报》2019年9月13日 总第3425期 第四版

 
 
责任编辑:段立琳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