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文化 > 往事回眸

半日学堂:清末的“半工半读”学校

作者:特邀撰稿人 巩琢璐

来源:中国档案报

2019-09-02 星期一

    半日学堂出现于20世纪初,是清末新政中推广新式教育的产物。当时,各地纷纷掀起兴学热潮,社会教育得到推广,涌现出简易识字义塾、半日学堂、半夜学堂、宣讲所、阅报社等各类社会教育机构。其中,采取“半日就读、半日营生”的半日学堂最具特色,其办学方式灵活,课程设置实用,与其他教育模式兼容性强,一般分布在城镇,类似业余补习学校。

面向寒门 不收学费

    半日学堂有“读书谋生各得半日”之意,专为家境贫寒,或在商铺学徒打工、未曾读书、年龄在8岁至20岁之间的青少年所设。实际上,由于半日学堂的学生多半是因为贫困而无法入学的年长失学者,所以年龄一般都过了15岁,超出普通初等学堂的入学年龄上限,甚至有不少20岁左右的学生。

    需要报名半日学堂的人,一般由本地保甲或亲属报名。各地的半日学堂一概不收取学费,也没有其他方面的限制,无论你是衣履不齐,还是年岁稍长,只要有志向学,均可就读。对于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普通民众来说,半日学堂的设立,为他们接受教育提供了便利。

    学堂之创办,首要在经费。由于半日学堂的机构、课程设置较为简单,不需要像正规学堂那样各项设施齐备,也没有清政府颁布的统一章程的制约,因此所需经费并不算多。在地方财政的支持下,官立半日学堂基本可以正常运转。

    奉天省(今辽宁省)颁布的《官立半日学堂初办章程十二则》规定,学生分为早、晚两班,每班大约四五十人。早班学生上午7点半入校,8点上课,11点下课。晚班学生中午12点半到校,13点上课,16点下课。星期日及寒暑假停课休息。每班每天上课时间为3个小时,共3节课,课间休息5分钟。第一节课为读书,侧重历史、地理的教授,兼讲修身大意。第二节课为算术,学习笔算和珠算。第三节课为习字,主要是描红和临摹范本,优秀学生还可学习写作书信和论说文。全部课程上完后,要做一刻钟体操,强身健体。半日学堂学制一年,半年为一个学期。学生学完两个学期的课程后,参加统一考试,按照分数设定等级,成绩优异者给予奖励,并选取年幼聪敏有能力继续读书的少年,送到两等小学堂继续学业。《官立半日学堂初办章程十二则》出台后,奉天省城(今沈阳)就开始筹办4所半日学堂。官府通令奉天各地按照章程仿行办理;要求各商铺如有学习生意的儿童,应空出3个小时,送到半日学堂学习,使其读书明理,通达事体,这对日后经营生意也有好处。

办学灵活 开启民智

20世纪初,奉天省(今辽宁省)颁布的
《官立半日学堂初办章程十二则》(部分)。辽宁省档案馆藏

    半日学堂的创办方式,除官立外,也有私人出资创设的。官府鼓励地方绅商办学,但办学经费只允许劝募,不得抽捐。如法库的商务半日学堂,就是由商务分会的商董集资设立,共有学生60人。

    半日学堂办学方式灵活,除依托普通学校办学之外,还与阅报社、讲报社等社会教育机构联合办学,成效甚彰。阅报社提供的白话报、俗话报,由于文字浅显,遣词用语贴近百姓日常生活,很受民众喜欢。半日学堂和阅报社联合办学,有助于学员通过阅读来巩固当日所学,如虹螺岘就“设半日学堂一所,内附劝学所讲报处”,也有些地方在阅报社内附设半日学堂。为提高民众识字看报的兴趣,许多阅报团体还配有讲报员,定期为民众读报宣讲。据时人所撰《论阅报者今昔程度之比较》一文的分析,普通民众“昔日则不知有所谓报纸也,今日渐知有报纸,闻讲报社之讲演则鼓掌欢呼,惟(唯)恐其词之毕,而恨己之不能读者”。半日学堂与阅报社、讲报社等团体结合有助于唤起普通民众识字读书的热忱,使其从内心热爱学习,了解和关心国事,进而达到开启社会智识的目的。

    后来,随着半日学堂规模的扩大,又出现了夜间上课的半夜学堂。

    这些上课时间灵活的课堂,既让众多贫民能够在闲暇之余学习,也使学堂能够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广招学生,同一学堂一天之内可教数场,极大地节省了所需经费。

    半日学堂旨在启智,课程设置最初以识字习字、浅近算术为主。当时较为流行的识字课本有《澄衷堂字课》及《四千字文》等。习字是先让学生用影本摹写,再由先生讲授文字,最后学生练习写字。算术则通过珠算先教学生“小九九”,再教授归除。针对学生年龄偏大,识字习字相对困难的现象,半日学堂引进了拼音字母的学习,所用《拼音对文三字经》《拼音对文百家姓》等9种教材,由近代汉语拼音文字的提倡者王照编制。这些教材最早在北京裱褙胡同的官话字母义塾中试行。随后,拼音字母被应用在各地半日学堂的教学中,风靡一时,它提高了成年人识字的效率。1909年11月,学部为指导各地的业余识字教学活动,统一编制颁发简易识字课本第一、第二两种,第一种课本约有3200字,第二种课本约有2400字,这两种课本自北京向各地推广试用开来,成为半日学堂后期通用的教科书。半日学堂因为是业余补习,不影响学生的日常营生,从创办之初就得到了各界的好评,以至于当时还被军队、司法等机构借鉴,用来提高士兵的识字水平、感化改造囚犯和管理流浪人口等。

进步刊物 入选教材

    奉天最早设立半日学堂的有铁岭、昌图、宽甸等县。但比较有名的还要数辽阳的半日学堂。1906年,同盟会会员陈干和商震在辽阳城守尉德裕和劝学所总董张尔文的支持下,在辽阳创办半日学堂和宣讲所。陈干是《京话日报》主笔彭翼仲的学生,而德裕平常就喜欢阅读这份报纸,对彭翼仲的文章十分欣赏,又见陈干和商震接受过北洋陆军的新式教育,爱屋及乌,表示愿意支持他们办学,并拨给经费。陈干和商震将辽阳东大街永发祥油房的院子和空仓房修整为教室,该处还附带一个可容纳多人的会堂。陈干在出任校长的同时,还与商震、蒋卫平一起担任半日学堂的教师,教授识字、算术、体育等科目,并读讲报纸。读报选取的内容包括清政府推行的新政以及世界地理等科学文化知识。开班后仅半个月,该学堂固定上课的学生人数即达20人,很快声名远播,受到辽阳民众的欢迎。

    陈干和商震充分利用教师有权自选教材的便利条件,从《启蒙画报》上选取部分进步内容充实教材。《启蒙画报》是清末中国北方出版的第一份画报,主编彭翼仲意从儿童教育的角度切入,想办一份报纸来唤醒千万民众。郭沫若、梁漱溟等人在少年时代都十分喜爱这份画报,并深受其影响。郭沫若尤其喜爱画报连载的小说《猪仔记》和拿破仑等名人事迹。梁漱溟在《忆往谈旧录》中回忆道:“当我九岁那年(1902)春上,彭翼仲先生创办《启蒙画报》出版;这就供给了我最初亦最好的自学资料……我从那里面不但得到了许多各科常识,并且启发我胸中很多道理,一直影响我到后来;我觉得近若干年所出儿童画报都远不及它。”陈干和商震从画报中选取素材,以兴学救国为宗旨,提倡尚武精神,鼓舞革命斗志。陈干还自己作曲、填词,编成进步歌曲,令学生操练时边走边唱。这些都激发起学生们的爱国热情,同时也引起了当地官府的不满。不久,辽阳知州鲜俊英以“说斥官府”罪将陈干和商震逮捕入狱,后来虽迫于舆论压力不得不释放二人,却将他们逐出辽阳。

    总之,从1904年新学制颁行之后,半日学堂在短时间内得到较大规模的推广,在识字启蒙方面取得一定成效,直到五四运动前后,才被全国兴起的平民教育所取代。但半日学堂在提高成年人识字效率方面归纳的一些速成教授法,如拼音字母在教学中的应用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全国范围内开展的扫除文盲运动提供了重要参考。

    原载于《中国档案报》2019年8月30日 总第3419期 第三版

 
 
责任编辑:张雪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