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文化 > 文库 > 随笔

观念悄悄变

作者:李丰宝

来源:中国档案报

2019-07-12 星期五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70年砥砺奋进,70年风雨兼程,国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民生活日新月异。近年来,每一次回老家,我都能发现家乡的大量变化。比如,谁家建起了新房,谁家儿子娶妻生子了,谁家的老人不在了……这些只是平凡的、外在的、看得见、摸得着的变化,除此之外,我感觉变化最大的是他们的思想观念。

    我的老家位于胶东一带,新中国成立初期,农村基础薄弱,乡亲们辛苦耕种,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一日三餐靠粗粮、地瓜等勉强填饱肚皮,脑子里装的是:“哪个队的粮食产量多,每户今年能分多少麦子,谁谁能挣多少工分;哪个队的牲口壮、犁地快……”当时,如果每亩地能产200斤小麦就会成为人们谈论的焦点,谁家年底核算能分到三五元,他们也得谈论半天。

    改革开放初期,父老乡亲们开始忙碌起来,好像有永远干不完的活儿。他们不停地在庄稼地里干活,始终按照传统的种植方法,周而复始地种植麦子和玉米。有一次,我尝试着问他们:“咱们村里种植的粮食够吃的了,谁也饿不着肚子,为什么还要种那么多小麦和玉米?我们可以想办法种点别的?”每次问完,我都会被他们训斥一顿:“咱们是庄稼人,庄稼人不种地,你说能干啥?不种麦子、玉米,你给想个法儿,你说能种啥?”那时,能解决温饱问题对他们来说已很知足,这也是当时他们唯一的愿望。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税费改革、粮食种植补贴和惠农贷款等党的一系列富民政策的实施,父老乡亲们给我的感觉大不一样了。一次,我回老家,看到一排排的大棚,里面种着大樱桃、草莓、油桃等,还有一片片葡萄园、苹果园、梨园,有的还种植甜瓜、大蒜等。“地不在种多而在种精、种优,种植要有特色”的观念成为乡亲们追求的新观念。

    每次回老家,我都能听到乡亲们在谈论“谁家又建了一个大棚,准备种植什么新品种”“谁家的农产品经过品种改良赚了很多钱”“谁家用上了新型的农产品种植机”“咱们老百姓搞种植得学先进技术,不学技术真不行”等,这些是他们思想观念转变后得出的结论。

    以前,乡亲们最好过、最惬意的季节就是冬季。每到冬季,吃过饭,女人们往热炕头上一坐,东家长、西家短地说个不停;男人们则在大街上找个背风向阳处一站,海阔天空地侃,下象棋、玩扑克,不亦乐乎。去年冬天,我回老家却看到了另一幅画面:三轮车、农用车来来往往,车主在贩卖蔬菜、水产、花生、苹果……而且多数都是“夫妻双双把钱赚”;多数乡亲则是在大樱桃、草莓、葡萄大棚内忙碌着,有的甚至春节都不休息。此时,乡亲们想的是“谁谁今年卖什么挣了多少钱”“什么地方、什么东西与本地的差价是多少”“我们明年要往什么方向发展”……

    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不断加快,国家的发展形势越来越好,一些有远见、有胆识的乡亲们纷纷搭乘个体经济、实体经济发展的“巨轮”进入“商海”淘金、淘宝,并且有不少人越做越大,甚至登记注册了自己的公司,业务范围越来越广,业务区域也越来越大。迈入新时代,随着众多外地客商、外资企业的落户,家乡周围不断建设厂房,各行各业不断发展,很多年轻人进入企业务工。近年来,乡亲们的腰包鼓了,家家户户装上了电话,购买了手机、电脑、汽车。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让乡亲们学会了网上买卖农产品,网络联系购销,家乡的农产品乘坐“大数据”的列车飞向了全国各地,呈现出了一幅农业腾飞、工业发展、教育提升、生活锦绣的大好形势。这时,哪个公司办起一个什么新项目,招收什么样的工人;哪个城市有什么产品畅销,何地何时有广交会、技博览会、产品展销会等天南海北的“信息”便占据了乡亲们的主导思想,广泛获取信息、广开致富门路成为他们追求的新起点。

    “宏图展望心潮涨,夺秒争分竞上游。”乡亲们的思想观念紧跟时代的进步与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不断转变,如今,他们意气风发,斗志昂扬,正阔步走向小康。

    “国泰民安,心谋发展。”我坚信,在国家蒸蒸日上发展的大好形势下,乡亲们的思想观念会与时俱进,会变得更快、更超前;乡亲们的日子会过得更美好、更幸福。

    原载于《中国档案报》2019年7月8日 总第3396期 第四版

 
 
责任编辑:张雪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