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文化 > 红色记忆

1955年:衔缀戎装壮军威

作者:余 玮

来源:中国档案报

2019-06-26 星期三

    1955年国庆阅兵,是新中国成立后第7次声势浩大的阅兵,也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实行军衔制后的首次阅兵。受阅部队指战员换上了新式军装,佩戴军衔,英姿勃发,精神抖擞,迈着铿锵有力的步伐,军容严整地接受检阅,展示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实行军衔制后的崭新风貌和豪迈英姿,标志着我军正规化、现代化建设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首次授衔后身着新式军装受阅

    1955年9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始实行军衔制度。27日,在北京隆重举行了授予元帅、将军军衔及勋章典礼。各大军区也先后举行了授衔仪式。周恩来说,此举向全世界宣布中国人民解放军结束了“有军无将”的历史。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军装,标志是上衣左胸佩戴“中国人民解放军”胸章,帽徽为“八一”五角星。10月1日,国防部发布命令,执行国务院批准的《关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军衔肩章、领章、军兵种与各勤务符号、制式帽徽和服装规格、样式的决定》,全军换穿“五五”式军衔制服。 

    专门从事金属刺绣的时年33岁的钱培文,从上海某联合绣金工厂调到总后勤部军需生产部,专职做军衔刺绣。钱培文捏着小绣针,按照研究人员设计的图案,一会儿绣出一颗银星,一会儿绣出一面红旗,一会儿绣出一座天安门,一会儿又绣出一个国徽,他与徒弟们夜以继日地赶制了一批又一批将帅的帽徽和肩章。钱培文仿佛觉得威武雄壮的方队整日在自己面前行进,浑身有使不完的劲儿。要在指甲盖大小的地方绣出国徽上的天安门城楼来,不容易!少有人知的是,绣一个国徽要扎300多针,且不能有一丁点儿的褶皱。靠的是娴熟的技艺,靠的是满腔的赤诚。当看到将军们佩戴着整齐划一的肩章、领章出现在阅兵广场上时,这些刺绣工的心里充满了自豪感与幸福感。

    这次阅兵,中国人民解放军不仅服装变了,武器装备也有了很大的变化,标志着这支“小米加步枪”的人民军队朝着现代化强军之路又迈进了一大步。

    聚集在天安门广场的人们喜气洋洋,为中国人民解放军首次实行军衔制而欢呼。从1953年开始,负责中央新闻的专职摄影记者齐观山已连续几年拍摄国庆观礼,见证着人民军队的强大。1955年9月底才拍完元帅授勋仪式的齐观山,紧接着又上了天安门城楼拍一年一度的国庆观礼。这一次,天安门城楼上出现了一道往年看不到的风景:朱德、彭德怀、贺龙等元帅全都穿着崭新的元帅服,戴着雪白的手套。平时舍不得用彩色胶卷的齐观山,这次特意用昂贵的彩卷给不少元帅拍了照片。

    比之在军礼服衬托下的威武将帅们,毛泽东这位身着中山装、始终不愿把“大元帅”衔加身的伟大战略家更有一番最高统帅的神采。观礼的元帅们一一迎上前来与毛泽东握手致意。齐观山拍摄了毛泽东与朱德、刘少奇、周恩来等在天安门城楼上的经典照片。

    现场的环境和摄影设备并不允许反复拍摄,全靠摄影记者快速的反应能力和娴熟的摄影技术,齐观山往往只拍一张便成就了经典作品。齐观山儿子齐文介绍说,他父亲在拍摄国庆等大型活动时,有时会站在“高塔”上——那是一种为了方便拍摄而搭起的高架子。“有的时候我父亲拍照片,总理怕我父亲掉下去,都拽着他。总理一边跟外宾说话,一边拽着我父亲,很有人情味。”

    10月1日清晨,天安门广场上已是人流涌动。天安门城楼重檐上挂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城楼红墙上挂着毛泽东的画像。红墙两端高大的红色建筑物上写着“全国人民大团结万岁!”“世界人民大团结万岁!”“马克思列宁主义万岁!”“世界和平万岁!”等标语。

    清风徐徐,红旗招展。中国人民解放军受阅部队指战员身着崭新的“五五”式军装,佩戴刚刚授衔的肩章、领章,军容威严地排列在天安门广场南部数百面红旗下待阅。

    从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955年9月底,中国人民解放军经过整整6年的发展建设,已经由单一的步兵兵种发展壮大成为陆、海、空军等诸兵种和军事院校等组成的革命化、正规化军队。我军不仅从陆地上能够防御一切来犯之敌,而且从海上和空中都能保卫我国的领海、领空不受外敌侵犯,可以真正地、立体地、全方位地御敌于国门之外了。

    上午9时50分,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宋庆龄、陈云、邓小平等登临天安门城楼检阅台。这时,全场响起了暴风雨般的掌声,向党和国家领导人致敬。

    在天安门城楼前的观礼台上有1.2万余名观礼者。外宾很多,是当年国庆庆典的一大特点。应邀前来观礼的还有正在北京访问的50多个国家的外宾。天安门城楼下,金水桥北端,时有外国记者仰面拍摄城楼上党和国家领导人的照片。党和国家领导人向记者们挥手表示感谢,记者们则幽默地举手行礼致敬,成为国庆庆典上的有趣镜头。

    69军原参谋长靳万起回忆参加国庆阅兵式时说,他们住在天坛公园的帐篷里,每天训练8小时。“国庆的当天换新军装、戴军衔,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戴衔受阅,大家穿上新式军服都特别高兴,互相拍照留念。从东向西过天安门时,在统一的号令下,向右摆头,但是不能向主席台上看。可是当天晚上我们见到毛主席了,毛主席走下城楼,来到金水桥头,就离我们五六十米远,那么近,我们高兴极了,回到帐篷里,连夜给家里写信,让全家人跟我一起分享这份巨大的幸福。”

曾经的“红小鬼”成为第一受阅领队

    上午10时整,北京市市长彭真宣布:首都人民国庆典礼大会开始!军乐团高奏国歌,礼炮齐鸣28响。

    阅兵式开始。国防部部长彭德怀元帅乘阅兵车从天安门出发,由阅兵总指挥杨成武上将陪同,检阅陆、海、空军各部队,并向官兵们致以节日的祝贺。彭德怀高呼:“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中国共产党万岁!”“毛主席万岁!”受阅官兵则响亮地回答:“万岁!万岁!万岁!”这声音充满着对祖国、对党、对伟大领袖的热爱。

    上午10时25分,分列式开始。杨成武乘指挥车率领受阅部队从东面进入天安门广场。紧随指挥车之后的第一个方队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的队伍。伴随着《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的旋律,学员们迈着整齐的步伐走进广场。这些学员在上个月的授衔中绝大多数被授予少将军衔,他们都是经过长期艰苦的革命战争锻炼,有着丰富战斗经验的高级军官。担任阅兵方队领队的是一位相貌堂堂、剑眉朗目、虎虎生风的将军,此刻他正率领着阅兵方队向观众台致敬,全场顿时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此人是谁?

    就在4天前的怀仁堂授衔授勋典礼结束之后,周恩来特别向将官们透露了一个消息:今年的国庆庆典,会选一名将军作为阅兵的领队!至于选的是谁,周恩来并未过多透露,只是让大家拭目以待。能当阅兵领队,无疑是巨大的荣耀,大家都在嘀咕:在这样一个重要的时刻,究竟是哪位幸运的将军能够得此殊荣,代表整个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精神面貌?

    最终花落11岁就参加中国工农红军、才被授予少将军衔的吴华夺。吴华夺是河南省新县人,18岁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过鄂豫皖苏区第一、二、三、四次反“围剿”斗争,抗日战争时期历任指导员、参谋、营长、副团长、团长,解放战争时期历任师参谋长、纵队副参谋长兼师长、华东军政大学校务部部长,参加了孟良崮、济南、莱阳战斗和淮海、渡江战役,新中国成立后历任军事学院行政管理部部长、队列部部长等。

    当时,距阅兵没有几天时间了。阅兵总指挥杨成武上将开始严格挑选阅兵领队,要求领队的条件是年轻、威武、雄健,相貌威严而端庄,有标准的军人风度和非凡的战斗历程。这些条件无疑是苛刻的,阅兵指挥部根据这极严格的要求几乎翻阅了所有将军的档案,最终选中吴华夺这位38岁的最年轻的将军。指挥部将吴华夺的档案、照片、战斗历程等上报周恩来,周恩来阅后欣然批示同意。身高1.80米,刚毅、机智与干练融于一身的吴华夺少将,成为我军历史上第一位将军领队人选。在阅兵典礼上,吴华夺走在受阅队伍的最前面,英姿飒爽,吸引了无数羡慕的目光。

    鲜为人知的是,吴华夺的父亲吴文保与兄长吴华高曾是红军团党代表、团长,分别牺牲在四川及大别山,他甚至连父亲和兄长的最后一面都没有见到。但吴华夺并未沉浸于失去亲人的痛苦中,他从那时开始告诉自己,以后一定要坚强,一定要完成父亲和兄长的遗志,为共和国的诞生出一份力。晚年时,吴华夺很有感触地说:“天生的英雄是没有的。我从小就转战南北,在枪林弹雨里拼杀,是无数倒下去的战友,给了我勇气与力量,才使我这个山里的穷娃子,成长为一名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将军。”

受阅部队雄壮通过天安门检阅台

    军事学院方队之后,步兵学校、炮兵学校、工程兵学校、坦克学校、航空学校、海军学校的方队依次通过天安门广场。

    守卫着祖国万里海疆的水兵们通过广场后,百倍警惕保卫着社会主义建设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公安军方队跟进而来。几个月前,国防部发布命令,原中国人民解放军公安部队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公安军”,其各级领导机关、各师、市总队和院校的名称均作相应改变,公安部队正式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一个军种。

    装备精良的步兵方阵走过来了!其中有许多青年战士是带着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的光荣称号从田间、工厂、学校走进部队。他们朝气蓬勃、好学上进,积极投入到军事训练中,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只经过半年的时间就能够熟练地掌握手中武器。紧接着,摩托步兵、伞兵部队方队,以严整的阵容相继通过检阅台前。之后是钢铁的巨流,由牵引车拉着各种口径火炮,并列循序前进。最后,坦克方队轰隆隆地驶过广场。

    在地面部队受阅时,天空浓云密布,空军受阅飞机受天气影响,未能在地面受阅部队通过广场时,出现在天安门上空。阅兵指挥部内,大家都异常紧张,如果浓云不能很快减弱,飞机受阅计划就将被取消。但阅兵指挥部强调绝对不能冒险,只有万无一失的把握才能飞临天安门上空。大家焦急地等待着,一直等到整个地面部队全部通过天安门广场,天安门上空的浓云也未化开。这时,按照原方案安排,群众游行队伍已经涌入天安门广场。

    就在阅兵指挥部准备撤销空中受阅的计划时,天安门上空的浓云开始变淡,云层之间出现裂隙,阅兵指挥部果断地作出受阅飞机立即起飞的决定。仅10分钟后,广场上空出现了风驰电掣的受阅飞机,穿云破雾,闪现在云朵之中。在领航机的后面,111架飞机组成一队队喷气式轰炸机群、歼击机群凌空而过。天安门城楼上和群众游行队伍中爆发出阵阵欢呼声。

    天安门广场上,人们不断地向这些表现出高度现代化和强大战斗力的受阅部队欢呼致敬。阅兵式历时50分钟。

    将帅们在阅兵结束后兴致很高地在天安门城楼上合影留念,他们个个露出开心的笑容。

    原载于《中国档案报》2019年6月14日 总第3386期 第一版

 
 
责任编辑:魏安宁(实习) 李聪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