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文化 > 文库 > 随笔

放飞逐梦的翅膀

作者:雷久红

来源:中国档案报

2019-06-18 星期二

    女儿高考前,我想起父亲曾有一个愿望,那就是希望能看到外孙女上大学。我满以为这是毋庸置疑的。然而,天有不测风云,父亲在女儿读高一时,溘然离去。“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无奈却也让我深深地回味起我家三代人的上学往事。

    父亲这一代人能上学就是件幸事了。听父亲讲,新中国成立前他读过私塾,没多长时间就回家种田了。新中国成立初期,爷爷答应送父亲上学。到学校报到时,老师让父亲写下“为人民服务”这几个字,并让父亲从3年级读起。父亲说,当时语文成绩还可以,数学成绩常常不及格。一次,父亲数学考了零分,学校让他留级。此时,父亲已经认识到留级是件丢脸的事。当一位女老师准备将他的课桌从教室搬走时,他使出蛮力,两手紧紧地抱住课桌角,两脚用力压住课桌腿,老师纵使再用劲,课桌仍在原地。一番相持后,父亲向老师保证:期末数学成绩若仍不及格,就无条件服从学校决定。从此,父亲便开始勤奋读书,一路过关斩将,考上了高中。进入高中,因为家里困难,父亲常靠同学和老师接济。父亲说,一次为了交两元学费,他跑了90里路回家取钱。爷爷明白来意后,只有一声叹息,因为家中的米缸空空如也。第二天一早,饥肠辘辘的父亲只好返校。途中,饥渴难耐,向路边饭馆老板讨要一碗米汤,好心的老板不仅给了父亲一碗米汤,还给了一碗白米饭。凭着这碗饭,父亲回到学校,后来他在同学的帮助下交上了学费。高三上学期,父亲为了生计弃学,到一所学校应聘当老师,此时距离高考仅一个学期。

    1979年,我上小学,恰遇改革开放,支边下放在农村的父亲面临返城的机会。父亲认为,自己在农村历练多年,不仅种田是“好把式”,打井、木工、砌墙等技术都掌握,好日子马上就来了。可是,母亲却认为,孩子们渐渐长大,上学不方便。一番权衡,父亲决定重返教学岗位。

    此后,我家住在学校附近,上学的路程由每天50分钟缩短成5分钟。当时,5岁的小妹一直喊着要去上学。但因年龄不足入不了学,小妹不罢休,居然拿着家里的一只鸡去“贿赂”一年级老师,央求收下她。而我都快7岁了,仍不知道上学是何事,只知道满山遍野地玩。快入学了,父亲怕学校不收我,帮我补习,才勉强认识几个数字,学会了10以内的加减法。

    父亲热爱学习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再返教学岗位的父亲,力争上进,用他的实际行动深深影响着我和妹妹。记得,已过不惑之年的父亲每天早起背书,我们也开始每天早起背书;每个假期的清晨或傍晚,都会出现母亲提问、父亲回答的场景,此后我和妹妹也常常你问我答;父亲每次离家去考试,住的都是简易旅馆,吃的是5角钱一个的饼,买回的却是一本本书,以至我们也常常用零花钱买书。在父亲的影响下,我逐渐品尝到了学习的乐趣。初三毕业时,父亲经过综合考虑,让我报考了中专。

    高考是我的梦想。当年的我,对“中考”“高考”是混淆的,然而3年的中专学习,让我明白了两者虽一字之差,路径和结果却是截然不同的。得知学校有保送优秀学生上大学的名额,我从读中专第二年起就积极准备,上大学成为我最大的梦想。但毕业时,梦却破了,只能步入工作岗位。

    时光荏苒,不经意间,女儿今年加入到了高考的行列。自上高中起,女儿每次开学都是肩背手提入校,俨然像个远行者。没有分科时,女儿进家就写作业直到深夜,第二天正常去上课。她坚持每天清晨8点入校,晚上11点半放学;每周只有周日才休息,她从不抱怨;每个假期时间短且作业量大,她都能以完成作业为先。虽然成绩不断提高,但她却说仍须努力。进入高三,看到女儿好像有做不完的试卷,从每月一考一排名到每周考每周排名,我不由得紧张起来;看到女儿握笔变形的手指、起茧的胳膊肘,我不由得怜惜;看到女儿晚自习后,回家进行舞蹈练习的健美身姿,我不由得羡慕其青春活力。一次,我问女儿:“这么辛苦,不累吗?”她说:“班里排名在前的同学都很辛苦,嘴上说不做题了,手却还在不停地写着;晚自习结束后,住校的同学还在坚持学习。学习没有捷径,实力是拼出来的。”

    从父亲入学到女儿高考,恰好历经新中国成立70周年,这是教育给我们每代人、每个家庭插上了逐梦的翅膀。努力吧,放飞逐梦的翅膀,幸福就会在前方。

    原载于《中国档案报》2019年6月13日 总第3385期 第四版

 
 
责任编辑:罗京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