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文化 > 珍档秘闻

清代宫廷过端午

作者:高换婷

来源:中国档案报

2019-06-10 星期一

    端午节是我国传统民俗节日之一,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自秦汉以来,在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日,各地都要举行丰富多彩的节庆活动。清代宫廷又是怎样过端午节呢?

端午将至宫中忙

端阳承应剧目《奉敕除妖》《祛邪应节》(总本)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每逢端午节将至之时,紫禁城里便开始忙碌起来。

    端午节前两个月,内务府总管派人到圆明园、西苑等处查验龙舟,有破损者及时修缮,以备节日当天使用。乾隆三年(1738)三月,内务府总管常明接到太监报告,瀛台、三海有5只龙舟破旧急需修补。据太监报告,修补龙舟需要备办以下材料:直径一尺五寸、长六丈五尺至七丈的杉木168根;直径一尺六寸、长一丈四尺至三丈二尺的柏木92根。这样巨大的木头在京中无处买到,于是内务府总管命管理淮安关务的官员在外省加紧采购。端午节前一个月,内务府开始备办端午节期间宫廷所用的各类用品,主要是由各作坊制作荷包、扇套、香袋等避邪、避暑之物以备皇帝赏赐后宫嫔妃及王公大臣之用。据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所藏档案记载,光绪元年(1875)端午节,光绪帝前往观德殿穆宗毅皇帝几筵前、永思殿嘉顺皇后几筵前行端午节大祭礼,内务府、礼部为此提前备办金银锞子、纸钱、法驾卤簿等物。端午节前十几日,御膳房就开始备办蒲酒,包、煮角黍(粽子)。因宫中所需粽子数量众多,御膳房厨役们需要夜以继日地包粽子、煮粽子才能避免出现供不应求的情况。端午节的前一天,礼部官员在各宫殿挂起五毒吊屏,这些五毒吊屏直到六月初二日才会被取下来收存入库。端午节挂五毒图的习俗相传已久。古人认为,端午节时夏季来临,正是五毒(蝎、蛇、蜈蚣、蜘蛛、蟾蜍)出没之时,随着气温升高和湿度增大,各种疾病也开始流行,悬挂五毒图可驱邪避恶,保护人们的健康和平安。

乘龙舸游吃粽子

清代画家徐扬绘《端阳故事图册》之《观竞渡》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清宫中过端午节,最高兴的是皇帝未成年的儿孙们。清宫制度规定,皇子皇孙从6岁开始入紫禁城上书房读书,每天上课时间从早5点至下午3点或5点,除中午吃饭外,课间休息两次,每次不超过一刻钟。每年端午节,皇子皇孙可以有一整天难得的假期,孩子们可以放下书本尽情嬉戏玩耍,当然非常兴奋,有的皇子皇孙被恩准跟随皇帝参与龙舟竞渡等活动,更是欣喜若狂。

    登龙舟、吃粽子是清宫庆祝端午节的主要方式。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档案详细记录了雍正帝在圆明园过端午节的情景。端午节当天,王公大臣们云集勤政殿侧的四宜堂向雍正帝行节礼,随后,陪同皇帝出宫。此时,内务府早已将数十只龙舟停靠在圆明园湖岸,王公大臣陪同雍正帝一同登上龙舟,在微风荡漾的湖面由东海至西海竞渡前行。龙舟内乐声悦耳,花团锦簇,雍正帝将蒲酒、粽子赏赐给大臣们共同享用,直到傍晚时分才尽兴而归。乾隆帝多次于端午节陪同母亲在圆明园观看龙舟竞渡,并留下“中流九龙舟,谁肯相参差”的诗句。内务府御茶膳房档案记载,乾隆四十五年(1780)五月,恰逢乾隆帝南巡,端午节前一天,乾隆帝下榻赵北口行宫。端午节当天早七点三刻来到行宫西边御坐,观看赛龙舟,午膳、晚膳均吃粽子,还分别赏赐随行的王公大臣及随从粽子。

    端午节当天,内务府还会奉命给后宫妃嫔送去各式各样的避邪荷包,太监、宫女们每人也可以领到一份粽子,以取宫中祥和太平之意。这一天,军机大臣、帝师、翰林们不仅可以吃到皇帝赏赐的粽子,还可以提前下班和家人团聚,共度佳节。宫廷画家郎世宁曾于端午节绘制一幅《午瑞图》,画面上的青瓷瓶内插着蒲草叶、石榴花和蜀葵花,托盘里盛有李子和樱桃,几个粽子散落一旁。

唱大戏恩赏四方

 
清代宫廷画家郎世宁绘《午瑞图》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清代帝后多嗜戏成癖。端午节前后,宫中好戏连台,演出的剧目主要是与端午节民间传说、民俗文化有关的节令戏。据升平署档案记载,这些剧目主要包括《阐道除邪》《灵符济世》《祛邪应节》《采药降魔》《奉敕除妖》等。

    《灵符济世》讲述的故事是:端午节时,一位法术高妙的茅山道士带着灵符向世人布施,见街市之上有一游方道士窃取假符骗人钱财,就要与之斗法比试。茅山道士开掌成雷,跛道士只得服输。《祛邪应节》演的是:端阳节时,道士作法祛五毒。蝎、蛇、蜈蚣、蜘蛛、蟾蜍五毒化作红粉佳人,想避过朱砂符、雄黄袋。天师张道陵下界降妖,招来雷公、电母,五毒立毙。

    每到端午节,皇帝都要恩赏朝臣,借以联络君臣感情,维系统治,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馆藏档案对此多有记载。乾隆五十八年(1793)端午,赏大学士福康安纱扇等项各一分,御用白玉花囊一件;又赏给奶饼奶皮一匣,端阳节物小荷包一个,扇套一个,香袋八个。嘉庆六年(1801)端午,赏办理三省教军经略大臣额勒登保香袋、扇套、荷包等物,又发去香袋一百个分赏给军营兵士。嘉庆十二年(1807)端午,赏安徽巡抚初彭龄药锭一匣(包括紫金锭、蟾酥锭、盐水锭等避暑药品)。嘉庆二十四年(1819)端午,赏闽浙总督董教增药锭一匣。得到赏赐的大臣们诚惶诚恐,纷纷上折恭谢圣恩。江苏织造李煦曾向康熙帝恭进端午龙袍,两广总督李侍尧曾在端午节向乾隆帝恭进西洋物品,两江、闽浙、湖广等省督抚每年端午都向皇帝进贡茶、扇、香葛等物品。

    皇帝的恩泽偶尔也施于黎民百姓。清宫档案记载了这样一件事:嘉庆七年(1802)干旱歉收,各地灾民涌向京城,京城内外开饭厂赈济灾民。四月二十六日大雨忽至,御史奏请嘉庆帝“及时播种,力作佣工,均可度日”,建议于五月初一日停止发放赈济。嘉庆帝想到,端午节已临近,如仓促撤去饭厂,恐贫民缺粮少食难以过节,于是颁发谕旨:令京城内外饭厂加恩展赈,延至五月初五日,自初六日停赈。

    原载于《中国档案报》2019年6月7日 总第3383期 第四版

 
 
责任编辑:张雪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