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文化 > 红色记忆

1954年:阔步长街铁骑飞

作者:余 玮

来源:中国档案报

2019-06-04 星期二

    1954年,已成立5周年的新中国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等各个方面都取得了巨大成就,全国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已获得初步的改善和提高,我国同爱好和平的国家合作关系也在日益增进。

    这一年,全国转入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新时期,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刚刚胜利闭幕,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在此背景下举行的5周年国庆阅兵,受阅部队的武器装备有了很大提高,受阅部队军兵种齐全,展示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由单一陆军向诸军兵种合成军队的转变。阅兵首长由国防部部长彭德怀担任,阅兵总指挥由华北军区副司令员杨成武担任。骑兵部队是最后一次接受检阅。

全军60个单位被抽调编成受阅部队

    1954年6月26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根据毛泽东、刘少奇、邓小平审定的阅兵方案,发出首都国庆阅兵的指示,确定了受阅部队的规模和编组,对受阅训练和其他准备工作提出了要求,并决定以华北军区为主组成首都国庆阅兵指挥部,统一领导地面受阅部队的训练;由空军司令部组成空军阅兵指挥机构,负责组织空军受阅部队的训练。

    9月23日,毛泽东点将任命华北军区副司令员兼京津卫戍区副司令员杨成武为国庆阅兵总指挥。杨成武是一员身经百战的虎将,曾被民主人士李公朴称赞为“白袍小将”。他15岁参加革命,17岁任团政委,在战争年代以忠勇闻名,能征善战,智勇双全,屡建奇功。

    9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决定,由12人组成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并决定由彭德怀负责军事委员会的日常工作,本年度的阅兵也确定为由彭德怀担任阅兵首长。

    受阅部队从全军60个单位抽调编成。阅兵准备工作重点是部队训练和技术保障。按照总参谋部和阅兵指挥部的要求,徒步、骑兵和车辆方队从7月1日起,陆续在各自驻地开训,完成单兵教练、班教练和方队教练。8月,各受阅部队陆续进驻北京,完成合练和预演。

    7月24日,杨成武在受阅部队团以上干部会议上就《关于阅兵工作上的几个问题》讲了话。他说:“今年的国庆阅兵较之往年具有特殊重大的政治意义,必须比往年做得更好。参加受阅的各部队必须按照计划严格执行,做到按时完成计划,并达到规定的动作要求,要在训练期间加强部队的组织性、纪律性,自始至终地保持苦学苦练的旺盛情绪,坚决防止任何麻痹与骄傲自满情绪,做好思想领导工作。在受阅动作要求方面,以各兵种列队教练为中心,使部队养成严肃、整齐、准确、活泼、迅速的军人姿态及队列动作。所有受阅部队的受阅动作,要求严格标准,在动作上、队形上、时速控制上做到准确、动作一致、整齐成线。部队答祝词及干部口令要求清晰、洪亮有力。”

    阅兵指挥部要求,严肃认真地做好受阅训练的准备工作及政治、技术、物质等各种保障工作。

    在严格教练纪律及军事生活方面,要求各受阅部队应成为全军的模范,礼节、军人举止、队列生活、内务卫生及武器、车辆保养等均有相关要求。要求本着既节约又能完成受阅任务的原则,可以不开支者应不开支,可以少开支者应主动提出少开支;各部队必须教育所属爱护公物、注意节约,阅兵结束后除被子外其余一切物资均上交并保证完整无损,特别是配备的受阅车辆、武器做到保养良好,不准有任何损坏现象发生。训练中除应防止疾病发生外,要求所有受阅人员在国庆节前检查一次身体。

最没有“设计”的观礼台方案胜出

    10月1日,当雄伟的天安门城楼从晨曦中显露出来的时候,参加游行的人群举着旗帜,手执花束,唱着歌曲,沿着一条条大街涌向天安门广场。首都家家户户悬挂国旗,热烈庆祝新中国成立5年来取得的辉煌成就,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庆祝新的国家领导机构及领导人的选出,庆祝新中国和平外交政策的胜利。

    天安门城楼重檐中间悬挂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红墙正中高悬着毛泽东主席巨幅画像。在广场南部成列的红旗下面,排列着少年先锋队队员、机关工作人员和参加检阅的部队。地面受阅部队主要集中在东长安街,空中受阅梯队在北京附近的机场待命起飞。

    上午9时50分,毛泽东主席、朱德副主席、刘少奇委员长、周恩来总理以及党和国家其他领导人健步登上天安门城楼。登上天安门城楼的还包括苏联等11个社会主义国家领导人在内的87国贵宾。这时,天安门广场上响起了经久不息的掌声和欢呼声。

    在天安门前6个观礼台上有1万多人参加观礼。年初,北京市政府决定将外金水桥与天安门城楼之间的两座砖木结构临时观礼台改建成砖混结构的永久性观礼台。工程虽小,但地点却极其重要、特殊。设计天安门观礼台时,竞争激烈,建筑师们出了多份设计方案,都很华丽耀眼;最后,设计师张开济的设计方案胜出,中选的原因在于它是所有方案中最简单、最平淡、最没有“设计”的方案。

    张开济曾说:“我当时认为既然是‘十一’或‘五一’才启用的观礼台,就是一个实用性问题,越不起眼越好,没有必要建得富丽堂皇,那样只会喧宾夺主,破坏了天安门城楼古朴庄严的形象。建筑设计要和整个城市的风格相和谐。”的确,观礼台的高度未超过红墙,而且露天观礼部分的坡度十分平缓,也反衬出天安门城楼的高大挺拔;从色彩处理上看,观礼台的外墙颜色及质感与天安门城楼和红墙完全相同,整个建筑与周围景观浑然一体。

    上午10时,北京市市长彭真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5周年国庆典礼开始!”军乐团高奏国歌,100门礼炮齐鸣28响。

    接着,国防部部长彭德怀乘敞篷车从天安门金水桥出发,在阅兵总指挥杨成武陪同下,检阅排列在天安门广场上的各部队,并向指战员们致以节日的祝贺。

    检阅后,彭德怀走上检阅台,向中国人民解放军全体指战员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命令》,他号召:“……时刻保持战斗准备,加强军事、政治训练,加强集中统一意志,提高社会主义觉悟,努力学习苏联军队的一切先进经验,掌握现代化作战的艺术,发扬革命英雄主义,服从命令,遵守纪律,为争取和保证每一个军事任务的胜利完成而奋斗!”

英姿勃发的“铁骑旋风”

    随后举行分列式检阅,受阅部队由东向西通过天安门广场,共有10384人。

    每个徒步方队由200人编成,横排面20人,共10个排面。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的学员方队最先列队进入天安门广场,接受党和人民的检阅。跟进的是步兵学校、炮兵学校、工兵学校、坦克学校、航空学校、海军学校的学员方队。每当一列列队伍走近检阅台,毛泽东都情不自禁地微笑着向他们招手致意。

    水兵方队在院校方队之后进入天安门广场,战士们迈着威武的步伐经过检阅台前。继后列队前进的是佩带手枪的中国人民公安部队方队。然后是步兵师各个方队,主要有冲锋枪方队和步枪方队,他们以严整的阵容相继通过天安门广场。步枪方队在踏上检阅线时,劈枪动作标准一致,队形整齐,步伐有力。

    跟在步兵方队后面的是骑兵受阅部队。他们来自内蒙古大草原,共编成6个方队,其中功臣模范占了一半。枣红色的、黄色的、白色的、黑色的……每个方队的马匹是同一种毛色,踏着《骑兵进行曲》的旋律,“铁骑旋风”们英姿勃发地行进在天安门广场。侧面看,骑兵和战马各成一直线,队形整齐。威武雄壮的阵容一亮相,全场发出了欢呼声。这是骑兵部队在天安门广场上最后一次受阅。

    参加1954年阅兵的骑兵战士图门昌回忆:“1954年阅兵时,我在骑兵第5师15团政治处当主任,领受阅兵任务后,我们先选人。参加阅兵的战士不是党员就是团员,一半以上是功臣。每个人还要写保证书。”骑兵老战士嘎拉仓回忆:“挑选马匹十分严格。首先,每个方队的马匹毛色要统一。其次,马匹的个头要整齐。特别是放在排面上的马匹一定要漂亮。参加1954年阅兵时,我是指导员,和连长是领队,正领着我们连方队准备通过天安门广场时,突然有位记者跑过来照相,闪光灯一闪,把我的马惊了,马往后闪,我和连长的马错开了一米多。好在平时训练得好,我勒住缰绳,稳住马,再使劲夹马背,马便快步跟上了,当时我身上的汗就下来了。”骑兵战士阿木古楞回忆:“受阅压力很大,觉得在天安门广场接受毛主席检阅,比打锦州冲锋陷阵还紧张啊!记得阅兵总指挥杨成武在动员会上对各部队指挥员说,‘谁的马惊了,就撤团长的职’。我们真担心出岔子啊!在北京驻训时正是炎夏,北京热呀!我们骑兵长年驻扎在草原,凉快惯了,热得人和马都受不了。我们每天早上4点钟起床,5点钟就开始训练,一直练到上午10点钟才休息;下午接着练,一直练到黄昏。特别是马不好练。我们的马都是从战场上下来的,打仗可以,骑手双腿一夹,马撒腿就往前冲;现在不行,必须步伐整齐,要踩着音乐的节奏,跟上拍子。”

    三轮摩托车团、摩托步兵团、伞兵部队、炮兵部队、坦克部队依次通过天安门广场。防空部队的探照灯方队,以其外形特别的探照灯装备引起观众们的欢呼。几个月后,防空部队改称为防空军,正式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一个军种。行进中的坦克方队,有在抗美援朝战争中荣立一等功的坦克第1师2团1连,有被中国人民志愿军政治部授予“人民英雄坦克”称号的坦克第2师1团的215坦克。

    在炮兵、坦克兵等地面部队通过检阅台时,天空中出现了英勇的战鹰,航空兵受阅部队飞临天安门广场上空。受阅航空兵由111架作战飞机编成,由3架飞机按三角形编队。毛泽东扬头望向展翅翱翔在蓝天上的“雄鹰”队列时,笑得更加开心了。

    天安门广场上的大喇叭里传来广播员激动人心的解说:“英雄无敌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曾为中国人民开辟了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现在,他们在全国人民支持下,正为解放台湾,保卫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事业,捍卫祖国的安全和世界的持久和平而奋斗!”

    整个阅兵,历时63分钟。当一个个方队依次经过检阅台时,毛泽东和其他中央领导人频频挥手,检阅台、观礼台上的中外来宾和天安门广场上的群众不时报以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纷纷赞扬中国人民解放军是一支纪律严明、训练有素的军队。

    原载于《中国档案报》2019年5月31日 总第3380期 第一版

 
 
责任编辑:李聪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