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文化 > 珍档秘闻

南京国民政府行政机构印信(下)

作者:王俊明

来源:中国档案报

2019-05-20 星期一

战后的行政机关印信

    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政府于1946年5月5日迁回南京。22日,原属经济部的资源委员会改隶于行政院。31日,国民政府明令撤销军事委员会及其所属各部、各委员会和行政院的军政部,改于行政院下设国防部。抗战的胜利和机构的调整,为了重整河山,再拾人心,国民政府举行了隆重的还都宣誓就职授印典礼。

    1946年7月2日上午9时,国民政府在国民政府大礼堂举行了国民党中枢文武官员的还都宣誓就职授印典礼。这次典礼,是国民政府还都南京后的首次,又是所谓在吸纳了“社会贤达”加入国民政府、担任主要行政部门长官之后,意义非同一般。因此,典礼集国民政府文武高级长官于一堂,衣冠之盛,为还都之后所未见。

    典礼由国民政府主席、陆海空军大元帅蒋介石亲自授印,国民政府委员吴敬恒监誓,国防部部长白崇禧致答词。9时整典礼开始,蒋介石身着戎装,佩戴青天白日勋章,步入国民政府大礼堂。此时文武官员早已齐集礼堂等候。蒋介石就位后,全场安静。时年82岁的吴敬恒,身着蓝袍墨褂,站立于蒋介石的左边。司仪点名自白崇禧开始,参加典礼的各部长官逐一步出行列,立于蒋介石身后,排定行授印礼。

    众人的目光都集中在大礼堂的中央:礼案上摆放着10颗斗大的印信,礼案用金黄色的桌布铺陈,印信用大红绸布包好,红黄相映,十分耀眼。司礼者捧着大印呈予蒋介石,并唱名让受印者向前。接印的先后次序是:国防部部长白崇禧、参谋总长兼海军总司令陈诚、经济部部长王云五、交通部部长俞大维、水利委员会委员长薛笃弼、资源委员会主任委员钱昌照、陆军总司令顾祝同、空军总司令周至柔、后勤总司令黄镇球。

    除了白崇禧、陈诚、王云五等9人受印外,仅参加宣誓而不受印者,计有汤恩伯、范汉杰、孙越崎等文武高官45人。济济一堂,盛况空前。

    表面上授印典礼隆重庄严,但是其中有许多奥妙却不为外人所知。当时礼案上大印共有10颗,而上前受印者却只有9人,尽管排名第一的是国防部部长白崇禧,但是身为蒋介石宠臣、爱将、干女婿的陈诚除接参谋总长之大印外,又接了海军总司令之大印,一人两印,令人瞩目。

    军事委员会撤销后,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行营改称国民政府主席行辕,划归国民政府直辖。此外,1946年11月,国史馆筹备委员会结束,正式成立国史馆,直隶于国民政府。1947年5月,地政署改组为地政部,直隶于行政院,掌理全国土地行政事务。

    每一次机构的调整、变更都意味着印信的变化,这种变化不仅仅反映在机构的名称上,也反映在印信的风格上。此时期,小篆的体式在从玉箸篆向铁线篆的演化中,民国印信铁线篆的风格达到极致。

宪政时期的行政机关印信

    1948年3月29日至5月1日,国民政府在南京召集“行宪国大”,选举蒋介石为中华民国“总统”、李宗仁为“副总统”。5月19日,国民政府宣布撤销国民政府主席行辕,将东北行辕归并于“东北剿匪总司令部”、北平行辕归并于“华北剿匪总司令部”,将武汉、重庆、西北、广州行辕改组为“绥靖主任公署”。20日,蒋介石宣誓就职。从此,南京国民政府改称“中华民国政府”,国民政府主席被中华民国“总统”所取代。

    “中华民国政府”实行“总统集权制”。“总统”既是国家元首,又是军政首脑,依法行使缔结条约、宣战媾和、公布法律、发布命令、任免文武官吏、授予荣典等项职权,并统率全国陆海空军,拥有宣布戒严权和紧急命令权。因此,“总统之印”成为最具权重的公务印章。“总统之印”是“总统”行使职权发布会命令时用印,由“总统府第一局”负责保管。“总统”就职时,由“国民大会”推派代表授予“总统之印”。其规制参照了“中华民国国民政府印”,采用银质,直纽,方8厘米,玉箸篆。

    谚语说“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总统之印”之变,让人想到了袁世凯民国初年的“大总统印”,蒋介石没有敢称“大总统”,但印文体式与“大总统印”如出一辙。

    “总统府”是“总统”依法行使职权的机关。“总统府”设资政15人,秘书长、副秘书长、典玺官、参军长各1人,参议、秘书、参事、编审、参军、专门委员若干人。内设文书、政务、军务、典礼、印铸、总务六局,其中第一、二、五局由秘书长领导,第三、四、六局由参军长领导。另设机要室、侍卫室、统计室、人事处、会计处、警卫队、军乐队、消防队。“总统府”设立后,原归国民政府直辖的国立中央研究院、国史馆、国父陵园管理委员会、战略顾问委员会、稽勋委员会、“勘乱建国动员委员会”改隶于“总统府”,政务官惩戒委员会、“国民大会筹备委员会”“国民大会代表选举总事务所”撤销。

    体制的变动带来机构的变动,机构的变动则带来印信的变动,“国民政府”已不便再出现,因此国民政府五院的印信都重新铸发,可谓是牵一发而动全身。过去的印信宣告作废,印铸局重铸的五院印信去除“国民政府”字样后,细细品之,印风更为简洁。

    原载于《中国档案报》2019年5月17日 总第3374期 第四版

 
 
责任编辑:魏安宁(实习)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