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文化 > 文库 > 随笔

不忘来时路 不负兰台情

作者:张 莉

来源:中国档案报

2019-04-26 星期五

    又是一年春草绿,又是一年好时节。今年,我们迎来了祖国的70华诞,也迎来了安徽省肥西县档案馆建馆61周年纪念。60余年的沧海巨变,60余年的风雨兼程,肥西档案人始终肩负着为党管档、为国守史、为民服务的神圣职责,管理和保存了大量珍贵的历史档案,这些档案记载了新中国成立以来肥西的发展和执着奋进的足迹。

    肥西的发展是一部勇于攻坚克难的奋斗史,更是一部敢于不断推陈出新的创业史。肥西的发展经历了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探索、建设初期的迷茫,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伟大历史转折,也开启了肥西改革开放新的历史征程。40年来,肥西弘扬敢为天下先的改革精神,各项事业全面崛起,综合实力迅速提升,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贫穷县一路高歌,从跻身全省十强到连续9年闯入全国“县域经济100强”,成为全省唯一进入百强的县。

    伴随着肥西的崛起,肥西档案事业也迎来了崭新的发展机遇。2018年,肥西县档案馆向全县各乡镇、单位征集的实物档案中,有国家级的各类荣誉证书、奖牌近百件,这些实物档案见证了肥西的荣誉与成就,让后人更加了解这片热土曾经发生过的真实故事。

    如今的辉煌成绩来之不易,肥西档案工作也几经波折。1958年10月,肥西县档案馆建馆,开始接收、整理保管全县范围内的档案,标志着肥西档案工作的起步。20世纪六七十年代,肥西县档案机构撤销使档案工作陷入混乱,许多珍贵的档案流失,许多重要事件没有记载。1982年3月,肥西县成立档案局,局馆合署办公,档案工作才重新走上正轨。2010年,经过努力,肥西县档案馆成为合肥首家国家三级档案馆;2016年,肥西县档案馆新馆落成。如今,县档案馆库房面积从1985年的220平方米扩大到2800多平方米,功能用房设施齐全,拥有1000多平方米的展厅和报告厅,并配置了喷淋高压细水雾的自动消防系统、恒温恒湿调控系统、视频监控系统、红外线报警系统等先进设备系统。馆藏从新中国成立初期整理保管的4500多卷增加到50多万卷(件),档案的种类、内容也日渐丰富,涉及民生、科技、文书、会计等。2018年,县档案馆成为“合肥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并申报了合肥市中小学素质教育基地。2018年年底,肥西县数字档案馆项目正式立项,今年正式启动实施,肥西档案事业迎来了新的飞跃。

    肥西县档案馆馆藏大多是新中国成立后的档案,这些档案见证着肥西各行各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过程,述说着肥西速度与成绩背后的每一步艰辛与不易,描绘着肥西儿女努力拼搏的一幕幕感人场景;这些档案,作为宝贵的经验和史料,为领导决策、经济建设、编史修志、重大活动等提供了大量的资料依据;这些档案,让人们再次触摸历史的脉搏,为新中国成立70年来肥西的发展成就提供最好的注解;这些档案,凝聚着肥西档案人的心血与汗水,倾注着肥西档案人为党管档、为国守史、为民服务的不变初心。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档案意识得到了明显提升,到肥西县档案馆咨询、查阅利用档案的市民数量日益增加。县档案馆平均每年为3000人次提供档案查询利用服务,解决了许多民生问题,为肥西发展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同时,作为合肥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县档案馆与周边学校共建教育实践基地。2018年以来,县档案馆与县城中小学开展了相关教学活动,参加人数超过300余人次。这些活动加深了学生们对肥西历史特别是建县以来发展历程的了解,体会了先辈们建业创业的艰辛和曲折,感受了经济腾飞带来的巨大幸福,也进一步激发了他们对家乡的热爱。

    习近平总书记说:“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曾经的肥西,贫穷、落后;如今的肥西,富裕、繁荣。百强肥西,无法忘记一路走来的坎坷,更无法忘记奋斗中的艰辛。县档案馆馆藏档案真实记载了肥西一路走来的点滴,见证着每一处的发展变化,让人们通过档案回顾和了解这段历史。在感叹变化与艰辛的同时,也激励着肥西档案人继续团结奋进,为建设富强美丽文明的新家园而努力奋斗。

    原载于《中国档案报》2019年4月25日 总第3364期 第四版

 
 
责任编辑:罗京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