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文化 > 文库 > 随笔

“活档案”是这样炼成的

作者:柏振乐

来源:中国档案报

2019-04-17 星期三

    一台旧式电脑、两台五成新的扫描仪、3平方米的书桌……这是湖南烟叶复烤有限公司永州复烤厂(以下简称“永州复烤厂”)档案管理员胡春玲办公室的全部家当。“她是个实干的人,走路带着风。”在永州复烤厂,只要提起胡春玲,人们都这样评价她。自2005年开始从事档案工作以来,她见证了永州复烤厂档案工作从“木架子”到“铁柜子”再到“电子化”的美丽“蝶变”。无论存储设备如何变化,所有电子档案的数据内容、纸质档案的存放位置,胡春玲都记在脑子里。因此,她被誉为永州复烤厂的“活档案”。

    2005年,原永州市零陵烟叶复烤厂进行改制后,由于要整理近20年的档案资料,胡春玲连续2个月每天工作12个小时以上。她按照档案整理制度的要求,仔仔细细地一页页核对、审核、盖章,收集整理好每一件档案,并分类、编号、装订,再打印目录,并进行扫描,每个环节都不允许出现任何纰漏。“文件分类要细,党群文件分一类,生产经营的文件是一类,行政管理的文件又是一类,10年保存、30年保存、永久保存都要分门别类,必须一份一份来,一件一件分。”胡春玲说。整理好这些档案后,她又立即将全部档案移交到永州市档案馆保存,成为当时全市烟草系统中档案移交最快、最好的单位。2006年3月,永州复烤厂荣获全市档案工作先进单位,标志着永州复烤厂档案管理工作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2006年,永州复烤厂将晋升“省特级”列入重要工作目标。面对新挑战,胡春玲勇挑重担,迎难而上,对照“省特级”验收要求,细化了40余项标准和72项工作内容,将工程、文书、会计等各类档案全部进行数字化管理,实现档案信息共享。经过两年的努力,永州复烤厂一次性通过“省特级”专家组的验收,成为当时全市烟草系统唯一完成档案管理升级的单位,也是全省第一家晋升“省特级”的生产性单位,标志着永州复烤厂档案管理工作进入制度化、规范化和标准化的轨道。1997年至2013年,永州复烤厂连续多年被永州市档案局评为档案工作先进集体,并先后10余次被省、市档案部门和当地政府评为档案工作先进集体。自2008年起,胡春玲连续6年被评为全市档案工作先进个人;2011年4月,她又被评为首届永州市十佳档案工作者。

    档案的价值不仅在于收集、保管,更在于利用。胡春玲每年要经手、管理档案1万多件,特别是近几年永州复烤厂进行易地技改,工程类、物资采购类档案的数量不断增加,每天为多少件文件材料盖章编号、打印目录和备考表、贴档案盒封面,连她自己都数不清。与档案每天接触,让胡春玲对档案了如指掌,各部门想要查阅档案时,她不用翻看目录,很快就能找到。档案室的技术图纸,让复烤车间的打包机获得“重生”,让机电车间的锅炉再一次燃烧;历年的合同、文件等,让技改合同款项结算纠纷得以化解,让企业内退职工待遇等问题得到解决,让全市烟草系统土地、房屋等国有资产得以确认……据统计,2005年以来,永州复烤厂档案室为各部门提供档案资料1800多卷次,解决问题260多个。

    2013年12月,胡春玲通过自学考取了档案馆员职业资格,成为湖南复烤系统第一个、也是唯一的取得档案专业中级职称的人。2015年,在永州市烟草局组织编纂《永州烟草志》、湖南省烟草学会烟叶复烤分会组织编纂《湖南省烟叶复烤志》期间,由于永州复烤厂前期基础工作做得扎实,建立了档案编研资料和计算机管理数据库,为编纂工作提供了大量档案,使这项工作进展很顺利。

    精彩源于幕后,平凡孕育伟大。在永州复烤厂,胡春玲的工作时间是最长的,15年里,部门同事换了一批又一批,还有许多同事先后走上了领导岗位,而胡春玲却年复一年地面对着一排排铁柜、一件件档案、一台台电脑,干着具体而枯燥的工作,但她无怨无悔。她说:“我喜欢这份工作,看到档案室内的各种档案资料整整齐齐排放,心里就有说不出的高兴。”朴实的言语,表达着她对工作的热情,这份热情背后却含着对儿子的亏欠,她总觉得陪伴与关心他的时间太少。令人欣慰的是,她的儿子从小就非常懂事,理解妈妈的辛苦,生活上很独立,学习上也很用功,每年都以优异的成绩让胡春玲安心工作。

    十五个春秋更替,十五年不辍劳作。胡春玲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耕耘,无私奉献。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始终保持着热心、细心、耐心与忠心,以满腔的热情和辛勤的汗水为自己的“人生档案”添彩。

    原载于《中国档案报》2019年4月11日 总第3358期 第四版

 
 
责任编辑:罗京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