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文化 > 文库 > 随笔

发扬工匠精神 传承档案修复技术

作者:李宝玲

来源:中国档案报

2019-04-09 星期二

    档案修复技术是一门对纸质文献修复装裱的传统技术。2016年,中央电视台播放了3集《我在故宫修文物》,向人们展示了故宫珍藏钟表、木器、漆器、青铜、书画等稀世文物的修复过程,人们不禁为古籍修复大师妙手回春的技艺、精益求精的精神所惊叹,也引发了广大青年对文物修复的关注和热爱。中央电视台还曾播出纪录片《大国工匠》,介绍了8位平凡而伟大的人物,有钳工、焊工、捞纸工、工艺美术师等,彰显了他们精益求精、执着专注、严谨踏实、追求卓越的大国工匠精神。

    在档案保护领域也不乏这样的“工匠”。中央档案馆档案修复专家刘小敏,早年在故宫博物院明清档案部工作,从看师傅做大红案子起,就对文献修复产生了浓厚兴趣,40余年专心致志于档案、字画的修复。后来,她从第一历史档案馆调到中央档案馆从事党的历史文献修复保护工作,退休之后仍然专注于修复技术传承与人才培养,可谓徒弟满兰台,桃李满天下。陕西省档案科研所教授李玉虎,1983年从西北大学化学系毕业后被分配到陕西省档案局工作,一次去陕北出差,延安博物馆陈列的党的文献字迹褪色的现状令他寝食难安,遂立志攻克文献字迹恢复难关。几十年来,他把名利、喧嚣关在窗外,反复试验、潜心研究档案各种褪变字迹,如红、纯蓝、圆珠笔、铅笔、粉笔字迹的加固与恢复,并拓展到文物领域彩绘、壁画、城墙遗址保护研究,填补了多项研究领域空白,获得国家发明奖,被评为第五届全国十大杰出青年,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福建省档案局去年开展了首届“档案工匠”的评选,林炳坤同志20多年致力于仿真复制,对材料、色彩、规格反复对比,“仿”作“真”时真亦仿,他与其他5位同志被评为“档案工匠”“最美劳动者”;河南省档案馆做黄氏宗谱仿真复制项目时,技术人员中午不休息,认真比对每一页的色彩,校准扫描参数,不到500页的宗谱,用了一个月的时间……他们的执着与用心,保留了历史原貌,还原了历史色彩,延长了文献寿命,是对中国档案文献典籍的保护,也是对古老传统工艺的传承,他们是让我们肃然起敬的文献修复工匠。

    简单的事情重复做,你就是行家;重复的事情用心做,你就是专家。档案修复技术不是简单的重复,是个技术活儿、经验活儿、艺术活儿,也是个体力活儿。早些时候,字画装裱是一个师傅带徒弟的技术,没有耐心不带、不用心不带、不是那块料不带。明代周嘉胄在《装潢志》中说,古籍修复师需要有一双“补天之手”,同时需要有“贯虱之睛”,在气质禀赋上更需要“灵慧虚和、心细如发”。大家都知道的黄金荣,是旧上海的三大黑帮帮主之一。初到上海,他在其姐夫“赵巧手”的装裱店当学徒。挑水、打杂、做家务,从打浆糊做起,半年之后,才开始浸潢纸(黄檗的树汁,叫“潢”汁,浸染过的纸叫“潢纸”,装裱字画叫“装潢”)。3年后,黄金荣受不了这个苦,去衙门当捕快了。今天,档案修复是档案工作的一项基础技术工作,我们有责任把文献保护好,有义务把修复队伍培养好,有信心把档案修复技术传承好。国家档案、图书、文物管理部门每年都会举办文献修复的培训和交流,就是希望这项技术后继有人,发扬光大。

    发扬工匠精神,传承档案修复技术,需要从以下3个方面入手。一要加大对档案修复技术的培训和宣传。全国各级档案馆,特别是省级以下档案馆,修复技术力量薄弱,待修复的古籍数量很多,需要各级档案管理部门加强档案修复技术的培训,创新培训方式、增强培训效果,建立一支档案修复人才队伍;加强对修复成果和工匠精神的宣传,厚植工匠文化,努力营造学习工匠、崇尚工匠、争当工匠的良好氛围。二要培养对修复技术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兴趣才能真心喜欢,才能化枯燥为神奇。初学者可以多阅读档案修复技术、字画装裱技术之类的书籍,多参加一些相关的培训,多观摩档案馆、图书馆、博物馆档案古籍修复,多参观一些书画展,从“三分画七分裱”中感悟艺术之美、过程之美,培养修复技术兴趣。三要发扬工匠精神,练就“绣花”功夫。从事档案修复技术工作要耐得住寂寞,守得住冷清、忍得住辛苦;不急不躁、不温不火,着眼每一个细节,做到精益求精、心无旁骛、专心致志;要练好“浆”功、“刷”功、“排”功、“裁”功,要有“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的定力,有“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的决心,有“衣带渐宽终不悔”的境界,把这门技术学习好、传承好、应用好,让传统修复技术薪火相传,熠熠生辉!

    原载于《中国档案报》2019年4月8日 总第3357期 第四版

 
 
责任编辑:张雪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