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文化 > 珍档秘闻

中国国民党之玺

作者:王俊明

来源:中国档案报

2019-01-08 星期二

    1928年,北伐完成,南京国民政府亦已成立,国民党成为执政第一大党。在国民政府国务会议决议铸造国玺之时,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常务委员会也把制作党玺列入了议程。

    “中国国民党之玺”与“中华民国之玺”可称为“孪生玺”,是由陈济棠捐赠的同一块玉料一分为二,交由国民政府文官处印铸局设计、制造的。

    1929年7月,国民党中常会听取秘书处报告:南京国民政府文官处印铸局将“中国国民党之玺”的设计图送达中央党部,原设计图有四份:第一图为覆斗纽,并用三台形暗示“三民”,纽的四边用5条围纹表示“五权”,纽顶绘国民党党旗图案表示党权高于一切;第二图为交环纽,纽上绘有30颗五角星,暗示30个行省(国民政府成立之初将全国划分为30个行省);第三图为三台纽,用三台暗示“三民”;第四图为地球纽,地球形上绘国民党党旗图案并有30颗星环绕,表示30个行省拥护党徽之意,下为三台,暗示“三民”。中常会决议采用第一个设计图,但对设计图略作修正,原设计图的玺纽顶面是青天白日的国民党党旗图案,中常会修正为青天白日的国民党党徽图案。“中国国民党之玺”的篆文也颇费心机。篆文的体式布局由国民党元老吴敬恒亲自审定。

    吴敬恒,江苏武进人,字稚晖。他参加过康有为、梁启超的“公车上书”活动,主张维新变法,推行新政;曾东渡日本,西至英法,后追随孙中山,加入同盟会,投身辛亥革命,历任国民党中央监察委员、国防最高委员会常委、中央研究院院士等职。他自幼学习大篆,是民国时期著名的篆体家,与于右任、谭延闿、胡汉民并称“民国政界四大书法家”。因此,“中国国民党之玺”的篆文由吴敬恒审定是情理之中的事。吴敬恒审阅后认为,应将“国民党”三字匀写,但技正王禔认为“党”字笔画较繁,与“国”“民”两字匀写殊觉不相称,如必匀写,将来刻出亦必不佳,建议将“国”“民”两字匀写,而“党”字稍大。王禔的建议得到了国民党中常委的批准。吴敬恒以篆书名世,不会不知章法的“分朱布白”,但吴敬恒是民国出了名的“风尘逸士”,为官低调,他与戴季陶看了印铸局局长周仲良对“中华民国之玺”的题识,认为该文中“党权高于一切,实为随俗之误会”,故而吴敬恒提出“国民党”三字匀写的用意即在于此,但王禔的建议与设计图中的“党权高于一切”不谋而合,符合大多数中常委特别是蒋介石的意愿。因此,“党”字比“国”“民”都大,既是达到了艺术的效果,也是情理之中的事。由于“中国国民党之玺”在设计制作中的这些曲折,以致完工时日延误,所以“中华民国之玺”在1929年“双十节”启用,而“中国国民党之玺”则晚了1个多月,于10月30日完工,由刘云逵将玺以及宝匣、印泥等附件一并送交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秘书处,11月20日正式启用。

    “中国国民党之玺”为正方形,纽顶为国民党党徽图案,之所以同“中华民国之玺”称为“孪生玺”,从玉质和形制来看,除了玺纽形式与“中华民国之玺”不同外,其余如玺面正方13.2厘米,台高9.2厘米,重90两7钱(3.467千克),由王禔篆写朱文,均与“中华民国之玺”体式相同,只是玺面略微小了一点点。

    依照党玺使用办法,“中国国民党之玺”主要用于国民党中央颁授之隆重勋章、荣典与颁匾等事项。党玺由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秘书处指派专人负责保管,非经党主席或中央常务委员会的核准,不得使用。

    1949年,国民党撤往台湾时,蒋介石出于安全考虑,没有把“中国国民党之玺”与“中华民国之玺”一同运抵台湾,而是兵分两路,“中国国民党之玺”由国民党大佬郑彦棻特别委托秦孝仪连同“荣典之玺”一起,沿着“中华民国之玺”“总统之印”运往台湾的线路,经海口带去台湾。

    原载于《中国档案报》2019年1月4日 总第3319期 第四版

 
 
责任编辑:张雪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