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文化 > 珍档秘闻

方言地名弥足珍贵

作者:特邀撰稿人 屠剑虹

来源:中国档案报

2018-12-29 星期六

    中国境域辽阔,方言的地理差异悬殊,不仅南方与北方不同,即便在同一个区域,不同的城市(甚至群落)也有不同的方言。绍兴方言渊源古老,最早流行的是越语,在社会的长期发展过程中,绍兴方言随之不断发展和传承。正如文学家柯灵所言:“越州传人籁,语林发新枝。”方言是珍贵的文化遗产,对于我们研究当地当时的历史、民俗风尚、地理环境和其他社会现象有重要价值。如此,绍兴方言地名同样弥足珍贵。

官渡路

    官渡(渎)路,位于绍兴古城西北,迎恩门旁,系南北向道路。因道路旁有一条官渎河,故路以河名。

    古代越语中,将水沟、小渠、大川都称之为“渎”。位于迎恩门旁的这条河道,水面浩淼,与浙东运河、棒槌港、寨下河等众多河流相通,水上交通便捷。春秋越国时,这条河被称为官渎。

    为什么称为“官渎”呢?南宋嘉泰《会稽志》载,“官渎,在县西北一十里。《越绝》云:‘勾践工官也。’”工官,是管理越国手工业的官署。春秋时期,越国的手工业生产发展迅速,特别是越王勾践为振兴越国、灭吴雪耻,采取了“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的基本国策,加强了对手工业生产的扶植和管理。当时,重要的产业部门,如制盐、矿冶、兵器铸造、战船建造等都由官府直接控制。据《越绝书》记载,勾践设“铜官”于姑中山,越人谓之铜姑渎,山上有冶官,监管采矿、冶炼和兵器铸造;设“盐官”于朱余,监管盐业生产和供应;设“工官”于官渎,监管木材加工、工程建筑和船只生产以及纺织、陶瓷、髹漆等工务。官营手工业生产范围广、规模大,分工细致、工匠集中、管理严格,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当时手工业的技艺水平。越王勾践选择此处设立工官,是因为这里水陆交通便捷,既有水道“渎”,也有陆道,方便运输和管理。

    因越国将工官设立于此,故工官旁的这条“渎”被人们称为“官渎”。今人将“官渎”误写成“官渡”,使地名含义发生了变化,这是因为绍兴方言中“渎”与“渡”两字系谐音所致。

金更溇底

    金更溇底这条道路原为一条宽2米至4米不等的河道,因原八字桥南侧有一小桥,名“金槛桥”,俗称“金更桥”,而流经金更桥下的这条河道其北面为溇底,故当地人称该河为“金更溇底”。后将河道填平筑路,路仍以“金更溇底”名之。

    所谓“溇底”,也就是河道的尽头,往往一头连着江河,一头连着民居。这种状如袋形的溇底,既是人们生活中淘米、洗菜、洗衣服等的地方,也是人们作为出门或装卸物品的船埠头。绍兴是水乡,境内湖泊星罗棋布,河道纵横交错,故“溇”“湾”颇多。特别是在农村,一些村庄、聚落往往设在江边湖畔,即使离河道稍远,也要掘河引水到村头,形成“溇”,便于生活用水及舟船通达,所以绍兴以“溇”为村名者较为多见,如王家溇、宋家溇、倪家溇等。而在溇底处,水面较为开阔,筑有踏道,可停泊舟船。绍兴古城是一座水城,素有“三山万户巷盘曲,百桥千街水纵横”的美誉。旧时,城内河道互为连贯,主要街道皆依水而建,在离河道稍远处,也有形成溇底的。目前在古城中,除金更溇底外,还有一条位于城东南的道路以陶家溇底为名,但溇底的名称不如农村多见。

    在金更溇底这条路上,路面用石板铺设,民居粉墙黛瓦、古朴典雅,整体风貌与八字桥历史文化街区融为一体。

    原载于《中国档案报》2018年12月28日 总第3316期 第四版

 
 
责任编辑:罗京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