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文化 > 文库 > 随笔

“微创”手术

作者:彭曙辉

来源:中国档案报

2018-11-09 星期五

    日前,某县档案局馆长常军接到一份通知,说省档案局馆领导要来调研,重点了解4年投资1000多万的县档案馆新馆建设情况。

    县政府秘书让常军准备汇报材料,要重点说县里重视,不准提难题。对此,常军很犯愁,一是因为县里要将档案馆新馆一楼划分出去,他有些不忍心;二是他接到医院通知要求他术后复查。

    一天早晨,常军出门不自觉地走在通往档案馆新馆的路上。新馆大楼前十几步台阶被昨夜的一场雨冲刷得很干净,在高楼房、宽台阶前,常军显得很渺小。这座6000多平方米、5层高的档案馆大楼可以说是常军拼命争取资金建设而成的,5年争取、4年建设,实在不忍心把它划分出去。沉思中,保安过来盘问并告知:“档案重地,闲杂人员不准逗留”。随后,常军作为“闲杂人员”起身走下台阶,心里很难受。往日的一幕幕浮现在他的心头。

    5年前,在县发改局会议室里,常军和几个科长商量建设县档案馆新馆事宜。“手续、要件你们帮助办,资金我们自己去省里要。”常军的这句话让县发改局有关人员很受感动。此次会议正式拉开了建设县档案馆新馆的序幕。

    为争取资金,常军在省城奔波了半个多月。有一天,他突然晕倒,醒来后感到胃疼。经医院检查,常军患有严重胃溃疡,需要立即进行胃部手术。手术后,躺在病床上的常军全身被各种引流导管和监控设备缠绕着。每天一大袋营养液从上午10点滴到次日凌晨2点。住院6天,常军没等身体恢复就开始跑建档案馆新馆的事儿。终于,他争取到了第一笔300万元的资金,使新馆大楼前期费用和开工有了保障。

    随着建设资金200万、400万的一步一步到位,档案馆新馆大楼主体两年完工,由于县级财政困难,楼内设施设备也是省里在国家扶持资金中拨付的资金,这才让档案馆新馆大楼达到了验收、交付使用的标准。

    随后,常军带领一班人去县里请有关领导到档案馆新馆大楼视察,总听到秘书说,档案馆是“守家看堆儿”,别给县里添麻烦就行。档案馆的存在就如此简单吗?根本不是!县某局局长调离岗位前,因原单位的一笔款项支出说不清楚,所以,他到县档案馆查找当年局长办公会纪要,得知那笔钱是局班子集体研究转给某企业当作周转资金,使用期限15年。为此,某局长非常感谢县档案馆把这些资料保存得这么好,还了他的清白。常军说,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很多。

    省档案局馆来电话了,说领导调研活动取消。常军听后长舒了一口气。

    今年开春,常军在县档案馆新馆大楼前种了花草,又栽了几棵树。他对同事说,大楼不管什么时候被“分割”,自己还得像过日子人家。

    4月底,县里开会,重新调整各单位办公场所。县政府的方案是,档案馆新馆大楼一楼1000多平方米20多间房划给由县文化馆、文管所等新组建的县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常军和同事们听后一连几天情绪都很低落。一位在档案馆工作了近30年的老同志说,档案馆好不容易有了大楼,怎么说分就分了呢。有两位女同志也一个劲儿地唉声叹气。

    县里却认为,全县通过文化资源整合调整办公场所,各单位都得做出点牺牲,好比一次“微创”手术,像常军经历的那样,要理智地面对,快乐地接受,全县一盘棋!常军感觉腹部一阵疼痛,拼了四五年,想着能在退休之前为档案事业多做些事,没想到是这个结果,不知是喜还是忧。

    一位同事握住常军的手说:“我们档案人要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要做诚实、勤奋、正直、无私的人。这可是你常常跟我们说的一句话啊。”常军一边点头,一边不由自主地捂着腹部,疼痛难忍。坚持了4年,是该做第二次“微创”手术了。

    这时,从县档案馆新馆大楼5楼窗口飘下一个条幅,上面写着:“档案馆永远是我们的家。”

    原载于《中国档案报》2018年11月8日 总第3294期 第四版

 
 
责任编辑:罗京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