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文化 > 往事回眸

“还湖于民、还湖于史、还湖于未来”

——牛山湖重回梁子湖的历史变迁

作者:王 平

来源:中国档案报

2018-10-15 星期一

    2016年7月12日,经湖北省委、省政府研究,为解决湖区严重内涝,避免高水位漫堤风险,决定对省内第二大湖泊梁子湖与牛山湖之间长度约1公里的隔堤实施爆破。两天后,爆破完成,从此,人工隔断的牛山湖又重新回到归梁子湖怀抱。为什么说牛山湖重回梁子湖怀抱?被炸掉的隔堤又是怎么形成的?湖北省档案馆的相关档案资料揭开了梁子湖与牛山湖的历史秘密,告诉人们“还湖于民、还湖于史、还湖于未来”的意义。

开挖两湖运河计划搁浅

1946年10月形成的《武昌县梁子汤孙(逊)两湖间便河工程查勘报告书》(部分)

    汤逊湖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洪山区和东湖新技术开发区之间,水域面积近48平方公里,是目前全国面积最大的城中湖。历史上,汤逊湖水系是连接今武昌与长江及梁子湖的重要航道。

    宋、元、明三朝,汤逊湖北侧与长江相通,南侧与梁子湖相通,形成两条重要的商业运输航道。清末,由于筑武金堤、建武泰闸,截断了汤逊湖通往长江的航道。到了民国时期,因修建武豹公路,分别在汤逊湖的田家桥一带修筑西坝,在梁子湖竹枝港北修筑东坝。自此,汤逊湖与梁子湖的航道也基本隔绝。

    1946年,国民政府武昌县临时参议会通过石元春等人的提案,要求国民政府湖北省政府开挖连接汤逊湖与梁子湖的便河(即运河),提案中还提到了苏伊士运河和巴拿马运河开凿成功的经验。国民政府湖北省政府收到提案后,派省水利工程处第五水利工程勘测队实地查勘。10月,负责查勘任务的王国华写了一份《武昌县梁子汤孙(逊)两湖间便河工程查勘报告书》,报告书中确定了两套方案。第一条线路“由梁子湖之东坝经吴家、大李间,越快(活)岭顶点而至汤孙(逊)湖之西坝,其长度约3华里”;第二条线路“由梁子湖之竹枝港经曲王、朱汤、茶庵庙、沈家湾、坝上杨、杨家桥、田家桥诸村落而至汤孙(逊)湖之西坝,其长度约4华里”。王国华建议采用第二套方案。最后,因工程预算颇高而不了了之,开挖两湖运河的工程最终成为湖区人民的一个美好愿望。

梁子湖分洪保武汉

    1953年,梁子湖的水位达到19米,湖水面积有406.3平方公里,湖容12.58亿立方米。1954年,长江流域发生特大洪水。从7月开始,经中央批准,湖北省政府组织省内各地分别在荆江、禹王宫、新堤、上车湾、鸡鸣场、鲁湖等地实施分洪。7月30日,武汉关(即江汉关)水位达28.82米,湖北省委分别向中南局和中央请示在梁子湖分洪,希望通过让梁子湖分洪,使武汉关水位下降。当晚,中央复电同意,指示分洪口选在武昌县葛店至鄂城樊口之间。8月7日6时,湖北省防汛总指挥部决定在三江口和新港湖堤进行扒口分洪。12日,又在雷山脚扒口分洪。17日,长江与梁子湖水面齐平,梁子湖分蓄长江洪水60.3亿立方米。这次分洪确保了武汉和黄石市的防汛安全。

人工围垦牛山湖

    1960年前后,筑南塘口,建设东沟、南塘口闸,使鸭儿湖、三山湖和保安湖从梁子湖水系分离出去。1979年又围垦牛山湖。1980年,梁子湖水面积只有304.3平方公里。

    牛山湖位于武汉市江夏区五里界镇,自古是梁子湖的一个湖汊,因湖南岸有座山形状如牛,故名“牛山湖”。湖中有一“鳊鱼潭”,是武昌鱼(团头鲂)原种产地。

    1979年2月28日,武昌县政府向湖北省财政局、水产局报告:“经县委研究决定把牛山湖建设成为武昌鱼生产基地。在春节前后,已集中三千劳力、八台推土机和五百二十多只船,大搞土建拦湖筑坝。”8月27日,湖北省财政局、水产局同意将喻家咀、闵家咀渔场合并建立国营牛山湖渔场。大坝建成后,“养殖水面有六万八千亩,每年投放一千五百万尾左右的鱼苗,可为国家提供三百万斤商品成鱼。”

    牛山湖大坝长3.7公里,并建有湖闸可使牛山湖与梁子湖的湖水相通。当梁子湖水位高于牛山湖时,闸门关闭;当梁子湖水位低于牛山湖时,闸门开启,将湖水排向梁子湖。但这种人工调节闸门,无法应对湖水天然排泄功能,既破坏了湖内生态自然循环调节系统,又不利于汛期梁子湖整体蓄洪能力调控。

    2016年7月14日进行的爆破分洪,既是解决当前长江防汛的应急之举,又是修复梁子湖生态系统的久远之策。

    文中所示档案为湖北省档案馆藏

    原载于《中国档案报》2018年10月12日 总第3283期 第三版

 
 
责任编辑:张雪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