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文化 > 文库 > 随笔

青春从未远去

作者:陈智为

来源:中国档案报

2018-10-11 星期四

    日前,我捧读了《青春从未远去》一书,感慨颇多。这本书可以说是中国人民大学档案学院(以下简称“人大档案学院”)自1969年停止招生到1978年恢复高考后录取的第一届新生的回忆录。书中富有创意的封面、如歌岁月的丰富内容、黑白与彩照的强烈对比、充满真挚感情的毕业留言等让人感动。我一直读到凌晨三四点钟,辗转反侧。40年前这批从我国四面八方汇集到人大档案学院的49名“精英”,在学校学习、生活、文体活动的场景,像电影一样,一幕一幕出现在我的脑海里。

给他们上课

    中国人民大学档案系(今人大档案学院)于1952创办专修科,1955年招收第一届本科生,到1970年共招收11届本科生。1970年夏,档案系本科学生全部离校,大部分教师也被派到江西省余江县。直到1977年恢复高考,人大档案系才于1978年秋恢复招生。按理说,这一届应该是第十二届本科生。全班49人,男生28人、女生21人,来自全国9个省、市,其中北京最多,有35人,其余大部分是刚刚从黑龙江、山西、内蒙古、云南等地返京的“知识青年”。入学时年龄最大的32岁,最小的16岁。虽然如此,他们却是一个和谐、友爱、充满活力的集体。

    全班分为3个专业方向:档案管理、科技档案和档案保护技术。1980年上半年,他们读3年级时,档案管理小班按教学计划应该上《档案管理学》课程,由我负责讲授前半部分内容。这个小班的20多名学生在入学前对档案和档案工作一无所知,所以对课程充满了好奇与期待。我也刚刚“下放”归来,一切都在重新学习与调整之中。我清楚地记得,在那20世纪50年代修建的灰砖瓦房的破旧教室内,这些对未来充满憧憬的年轻人,正如饥似渴地、聚精会神地听我讲课。而我也想方设法让他们对内容枯燥的专业课产生兴趣。为此,我常常备课到深夜,到处收集参考资料,使讲课内容充实、生动、理论联系实际。好在这20多名学生十分好学,从未迟到早退,课堂注意听讲,课后认真复习,课中还常有问题互动、沟通交流。《档案管理学》这门专业课逐渐成为学生们比较喜爱的课程之一。期末考试时,不少学生都获得了优良成绩。

带他们实践与实习

    光有书本知识是不够的,还必须掌握具体操作技能,所以要进行实验教学。实验课安排在第五学期,实验材料是北京市某撤销单位的档案。刚开始,同学们有些笨手笨脚,但没过多久,通过不断实践逐渐掌握方法,他们便可以熟练地进行独立操作。区分全宗、分类、立卷、鉴定、编目、编制检索工具……样样都能独立进行。毕业多年后的一位学生,见到我颇有感触地说:“非常感谢陈老师在上实验课时,让我一个人独自进行整理立卷,以至于我毕业后很快适应了档案管理工作。”

    实习是高等教育内容重要的一环,是理论联系实际不可缺少的途径。实习使学生们从单一的校园生活中走出来接触和感受丰富而具体的实际工作,这对于1978年入校的年轻学子们尤其重要。因此,1981年5月也就是他们大学3年级的第一学期,档案管理专业小班分为两组,一组到辽宁省档案馆实习,一组到黑龙江省档案馆实习。我负责带领该班11名同学到黑龙江省档案馆实习。黑龙江省档案馆对这次实习非常重视,领导亲自接见,鼓励同学们努力实习,顺利完成任务,并委派富有多年实践经验的业务骨干担任指导老师。在两个月的时间里,同学们勤勤恳恳、精益求精,共完成了3个全宗档案的整理任务,还编制了重要文件与专题卡片5000多张,把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较好地运用到实践中来。工作成果显著,受到了指导教师与省档案馆方面的充分肯定。

    实习期间,我们还专程到大秃顶子山(大兴安岭山脉的一部分)省档案馆后库去体验生活。所谓“后库”是20世纪70年代“深挖洞、广积粮,备战备荒为人民”的产物。当时为了战备的需要,一些档案部门纷纷在偏僻的山区建造库房,转移部分重要档案,以应对紧急情况的出现。生活在城市中的大学生们第一次来到深山老林,既感到新奇又有一些不安。夜晚万籁俱寂,一片漆黑(当时后库没有电灯),偶尔几声狼叫、虫鸣,吓得女同学不敢出门。更可恼的是,那里的蚊虫个大嘴尖,嗅到城里人的鲜嫩皮肤和血液,岂肯罢休。两天下来,同学们叫苦不迭,5位女同学凡是露出皮肤的地方均被叮咬,肿痒不止。他们深深体会到,这里虽然山清水秀、空气清新,但也伴随长年的寂寞、生活不便以及狼虫虎豹的威胁,深深体会到坚守在后库的档案工作人员及武警战士的艰辛。

    哈尔滨是一座美丽的城市,具有多国建筑风格,在实习之余我们组织学生们参观松花江上的太阳岛,东北烈士纪念馆和大庆油田。大庆石油勘探研究院的档案管理工作,给学生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40年后的今天,只有少数人仍在工作,多数已退休。一路走来,虽步履匆匆,却踏实勤恳、收获满满。其中一位学生程十庆在工作期间先后创作了以反恐为题材的电影《超国界行动》《代号美洲豹》《知识改变命运》等,令人耳目一新。20世纪90年代中期,程十庆下海经商,并对母校——中国人民大学充满了深厚感情。他努力促成建立了人大国学院,并捐赠100万元设立了“咏而归”国学奖励基金,以传承传统文化,并被人大国学院聘请为客座教授。

同他们一起健身

    78级同学虽然年龄差距较大,但他们在体育运动方面却一点不落后,在第一学年的校田径运动会上(第23届运动会),档案系取得了男子团体总分第一。主力运动员有吴北光、丁志民、梁兴盛、胡鸿杰、陈学礼、张辑哲、徐京利等。

    当时,我在教职工运动会中获得了中年组3000米冠军。师生经常互相鼓励、切磋交流。20世纪50年代末,档案系曾获得男子篮球全校冠军(我是系代表队成员之一),男子5000米、1万米冠军。时隔多年,人大档案系又重现辉煌,令人刮目相看。该班体育积极分子吴北光入学时已30岁了,但他对体育活动尤其是田径项目情有独钟。1982年5月,他在人民大学田径运动会上获得了百米冠军(成绩11秒72)。再比如,胡鸿杰刚上大学时体育课“前滚翻”成绩不及格,这大大刺激了他。于是,他苦练长跑,一发不可收拾,且一路跑了下来,直到今天,不仅运动成绩达到了专业运动员水准,而且跑步成了他生命、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内容;跑步也锻炼了他坚韧不拔的性格和永不放弃的毅力。他曾经是人大档案学院颇受学生欢迎的博士生导师。

    78级学生是那一年610万考生中的佼佼者,可谓“百里挑五”(当年录取率仅为4.8%)。40年的时光充分证明了恢复高考是多么英明的决策。

    如今,78级的学生大多已年过六旬,不少同学已有孙辈。展望未来,正像他们说的那样:“有了更多的时间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我们寄情山水、寄意亲朋”“我们的心情愉快、身体健康”“我们知足、知止、知恩”“我们的天空高远澄澈,大地广阔清明”“我们的青春从未远去”……

    原载于《中国档案报》2018年10月1日 总第3279期 第四版

 
 
责任编辑:罗京 李聪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