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文化 > 往事回眸

找保姆

作者:素 秋/文 刘 鹏/供图

来源:中国档案报

2018-09-26 星期三

    编者按

    古都北京,历史悠久,人文荟萃。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这座古老的城市和祖国各地一样焕发了新的青春。三山五园风景依然,前门鼓楼朱颜未改,北京城还是这座北京城,生活在四九城里的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却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日新月异的变化。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一日千里,人民精神面貌焕然一新,社会生活中新事物新风尚层出不穷。20世纪80年代初,照相机刚刚进入普通家庭,一些有心人用镜头记录下身边发生的新变化、出现的新景观和生活中不断涌现的新人新事。今天,翻阅这些老照片,往事历历在目而时光已然远逝,岁月悠悠沧海桑田之感油然而生。北京城老百姓的衣食住行和柴米油盐记录了历史的脚印,见证了社会的进步,成为改革开放伟大实践的缩影。

    值此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本版《老照片》栏目策划推出“京华市井”系列文章,通过一幅幅反映改革开放初期北京老百姓日常生活和北京城市风貌的老照片,再品当年市井风情,回顾过往旧事轶闻。

1985年7月,北京劲松西街的街头保姆市场。

平房不去

两相情愿

急需帮助

今日保姆

    这组老照片拍摄于1985年夏天北京市朝阳区劲松西街的街头保姆市场,照片中的主角是改革开放初期来北京找工作的农村妇女和在街头找保姆的北京市民。这一幕虽是当时普通北京人的生活场景,却折射出改革春天里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和社会生活的新面貌新气象。33年过去了,照片中的人们青丝变白发,照片中的场景物换星移几度秋。而通过这组照片,我们看到了时代发展的脚印。

    劲松,位于北京城的东南角。在老北京人的记忆中,这地方原本不叫劲松,叫“架松”。提起“架松”,还有个典故:这里曾是清初“八大铁帽子王”之一、皇太极长子、和硕肃亲王豪格的墓地,坟头植有6棵松树,经年历岁,树干倾斜,树枝蜿蜒,人们便用木架支撑树干,防止其倾倒毁坏皇家坟墓。此地遂以“架松坟”名之,人们口耳相传,讹为“架松”,沿袭300余年。20世纪70年代,北京市政府在这里建设新式居民住宅区,其时,清代墓地早已无存,6棵松树也枯死被伐。80年代初,该地区成立街道办事处,一位爱好诗词的政府工作人员提议借“架松”之松字,取毛泽东诗词中“暮色苍茫看劲松”一句中的“劲松”,将新建成的居民小区命名为劲松。就这样,昔日的王爷坟,成了今天的民居。

    劲松西街如今是劲松地区一条普通的街道,可30多年前,它曾名噪一时,这里是北京自发形成的街头保姆市场之一,与西城区厂桥十字路口东北角的“高台阶”保姆市场东西相望。普通北京人家找保姆,不去厂桥,必到劲松。

    旧社会,只有少数家庭才有条件雇保姆,给人家当保姆那是“做下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前30年岁月中,雇保姆差不多属于“剥削行为”,保姆也不属于“正当职业”。而农民走进城市,作为社会主义普通劳动者从事家政服务工作,城市普通干部职工家庭为满足基本生活需要请保姆料理家务或照顾老人小孩,这都是改革开放以后出现的新生事物。一方面,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要形式的农村改革解放了大量劳动力,许多农村女性冲破传统观念束缚,鼓起勇气离开土地走出家乡,来到大城市寻求新的职业和新的天地,以诚实劳动实现自身价值;另一方面,随着城市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社会分工的精细化,人们逐渐接受了“花钱买服务”“家务劳动社会化”等理念,普通家庭对家政服务的需求日益增加。两者一拍即合,催生了保姆市场。

    劲松西街的街头保姆市场是当时北京城自发形成的几个保姆市场之一,而且是规模较大、存在时间较长的一个。究其原因有三:当时,劲松地区处于城市中心区边缘,外地来京务工人员比较集中,人群的聚集自然形成了人力资源市场;居住在劲松地区新建住宅区的居民多数是双职工家庭,急需找保姆;新建住宅居室面积大、生活配套设施齐全,能够更好地满足保姆对工作环境的要求。

    20世纪80年代,说到找保姆,北京人有一句顺口溜:“浙江的服装四川的菜,安徽的保姆人人爱。”这句话,以北京话特有的调侃风格概括了改革开放初期来京务工者的职业分布特点:做服装生意的以富有经营头脑的浙江人居多;来自天府之国的四川人主要从事餐饮业;家政服务行业的从业者大多数是吃苦耐劳勤俭持家的安徽女性。当年,“安徽小保姆”现象是人们茶余饭后的热门话题和社会生活的新焦点。

    这组老照片,带我们走进33年前的保姆市场,近距离观察北京人和来京打工的保姆们交流的情景。当时,面对找保姆、当保姆这一新生事物,顾主和打工者双方都显得有些羞涩和拘谨。来这里找保姆的北京人,有的是家里有老人或婴幼儿需要照顾,有的是宝宝即将出生找人伺候月子,用今天的话说,这些人找保姆,都是“刚性需求”。一方面是非找保姆不能解决眼下的生活困难,一方面是对找保姆这件事没有一点经验,心里又迫切又彷徨,神情又着急又谨慎。初来市场找保姆的人左顾右盼,与有意向的求职者谈价钱、讲条件的人全神贯注,找到保姆的如愿以偿,白来一趟的心有不甘。从家乡来到北京城的妇女和姑娘们,有人是第一次走出家门,既兴奋难抑又心怀忐忑;有人是轻车熟路,显得稳重从容;有性格开朗明眸善睐的姑娘主动与顾主搭讪;也有生性羞涩腼腆内向的女孩只顾低头弄衣襟。面对陌生的城市,面对未知的顾主,面对寄托着梦想和充满希望的新生活,她们的内心戏丰富得难以形容。两个素昧平生的人,一个久居京城,一个来自远方,经过一番交谈,达成一定共识,开始在同一屋檐下“共同生活”,形成一种新型的社会关系。这种社会关系正是遍及城乡的改革催生的新的社会现象之一。街头保姆市场像一个舞台,台上的各种角色纷纷演绎着自己的人生戏剧,同时又不自觉地成为“时代”这出大戏的多姿多彩的背景。社会生活中的众生态比世界上最完美的舞台剧更有魅力、更有内涵。

    随着社会的发展,来北京当保姆的人越来越多,城市中的人们对保姆的需求日趋多样化,家政服务市场随之调整和完善,逐步走向正规化。20世纪90年代初,“保姆”一词逐渐被家政服务人员替代,后来又出现了计时收费的小时工、供高端消费群体选择的管家服务,以及走专业化精细化服务路子的月嫂。今天,已经很少有人知道劲松曾经是世袭罔替的王爷的墓地,也很少有人记得劲松西街的街头保姆市场。时代的脚步如此匆忙,人们来不及回味往日的种种,便又在制造属于新时代的新记忆了。

    本文摄影 陈炼一    

    原载于《中国档案报》2018年9月21日 总第3275期 第三版

 
 
责任编辑:张雪 李聪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