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文化 > 文库 > 随笔

终身念师恩

——忆我的几位中学老师

作者:吴锡刚

来源:中国档案报

2018-09-11 星期二

    人的一生有各种人际交往情感,除了亲人之间感情不可代替之外,师生之情应该是比较纯洁且维系时间比较长久的情感之一。我在小学5年、中学5年、大学4年的学习经历中,受过无数老师的教育和谆谆教诲,时刻铭记在心,无以为报。今天是教师节,特借此短文表达我对中学老师的无限感激和深切怀念。

    1975年9月至1978年7月,我在广西罗城初中读书。刚进学校时,我年仅11岁,比较贪玩,热衷于看课外书,还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比较幸运的是我遇到了一位优秀的班主任老师覃鸿高。

    覃老师中等身材,富有活力,平等待人,略有文采。我至今还保存着上大学期间覃老师给我写的两封回信,信虽寥寥数语、言简意赅,却饱含对学生的期望关切之情。

    覃鸿高老师关心贫困学生。当时我们班人数最多时达到64人,其中大多数是县城干部子女和非农业人口,来自农村的学生不足10人。我是生活委员,主要负责办理农村贫困生助学金等事宜。有一个月不知道什么原因,校总务部门审批我们班贫困生的助学金标准明显低于其他班,这对于几位家庭生活困难的同学而言影响是比较大的。了解到这一情况后,覃老师立即与校相关部门交涉,从下月开始调整。此事虽小,但在我心里留下了难忘的记忆。

    覃老师教学水平高,同学们都愿意听他的课。当年,我听其他课程不够专心和自觉,以致影响了整个中学阶段理科成绩的提高;但文科成绩一直不错,主要原因一是阅读课外书多,二是覃老师的语文课讲得好、吸引人。记得初一时,覃老师一连用几节课给我们选讲了《水浒传》中鲁智深拳打镇关西、花和尚倒拔垂杨柳、智取生辰纲、武松打虎等经典故事,情节引人入胜。他在上课中引用龚自珍诗句“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时,对诗人期望的社会革新、人才辈出作了生动而富有激情的描述和引申。他的精彩授课,使我对语文课和古典文学的爱好和兴趣大增。

    1980年高考后,我们初中班级里的同学在应届考生中成绩最为拔尖,有4人考上了大学本科,这与初中阶段打的基础和覃老师的贡献是分不开的。为人师表、言行一致、待人诚恳、一视同仁,这是我们班同学对覃老师的普遍评价。40年过去了,每当同学们谈起当年的班主任时,就有一种由衷的崇敬和爱戴之情。

    1978年9月至1980年7月,我在罗城高中读书。当时,正处于拨乱反正、百废待兴、崇尚知识、重视教育的时期,学校老师的教学积极性空前提高,绝大多数学生发奋读书,师生关系和谐、教学相长。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老师是吴九全副校长和李艳华老师。吴九全,是我们高一时的物理老师。他有超强的记忆力,一般上两节课就基本上记下全班同学的姓名,而且数十年后对80%以上的学生见面都能随口叫出名字,这点令无数罗城高中学子感到钦佩和亲切。他工作责任心特别强,无论是早上催学生起床、做操,还是上课、晚自习都严格要求,对教育一丝不苟,使不少学生都感到严肃有加,但随着时光流逝和自己经历的日渐丰富,他在我心目中的形象越来越高大。

    至今印象深刻的还有一位李艳华老师。李老师连续给我们班上了两年的历史课。她个子不高,20多岁,教学严谨,特别富于理想激情,对我比较关心并有较高的期望。高一结束准备分文理科之际,她动员我学文科,认为我的文科与理科相比更容易出成绩。当时我虽然在中班(高一按中考成绩分快、中、慢3个班),但按学校领导和老师的评估,我综合实力已达到快班前10名的水平,文科各科成绩在全校名列前茅。我的长辈中,叔叔坚持要我选择理科,认为理科可以多为社会作贡献;父亲觉得文理均可,只要出成绩。我经过一段时间权衡,与李老师达成一致观点——读文科,因为选文科上大学有望,选理科考上中专问题不大,但上大学却有一定难度。

    李老师上课时经常勉励和鞭策每一个学生要有志气和事业心。1980年9月,我刚上大学,她就在信中要求“作为一个青年,首先要有强烈的事业心,然后才能产生为事业而奋斗的才智,才能在可能遇到的困难面前勇敢地前进,将来为党和人民有所作为”。她当年的话语激励着我不断前进。我考上中央民族学院后,李老师在信中为我考上理想大学感到高兴,并就我在大学期间遇到的一些困惑进行指导。

    应该说,在高中阶段可敬可亲的不止上述两位老师,而是一个群体。温可法副校长是我和父亲共同的老师,他平易近人、讲课风趣、寓教于乐,听他讲课是一种乐趣,感觉时间过得特别快;政治课老师廖代恩教学质量高,对学生要求严格,对我期望甚高,我至今还为当年高考政治考得不理想而心生愧意;还有对班级管理倾注心血、各具特点的班主任韦敏杰、罗荣丰、谭继邦、黄新光4位老师;课堂上温文尔雅、循循善诱的数学老师万学植……

    如今,我离开中学校园已有38年,我的中学老师有的已谢世多年,有的调到外地联系不上,能经常联系的是少数。但无论如何,他们当年的音容笑貌、奉献精神,在我的脑海中历久弥新。他们犹如我人生路上的灯塔,给我引导,催我奋进。

    原载于《中国档案报》2018年9月10日 总第3270期 第四版

 
 
责任编辑:张雪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