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文化 > 文库 > 随笔

“蛟龙”过江记

作者:李 松 文/供图

来源:中国档案报

2018-09-03 星期一

施工人员在建基601号施工船上施放电缆

    1987年1月,江苏海门至上海崇明建成了全国首条110千伏海底电缆输电线路工程,这在当时的条件下不得不说是一个奇迹。岁月如梭,转眼间30多年过去了。30多年前施工单位是如何让这条电缆跨过长江、穿越江堤、架上电杆的呢?笔者通过照片档案和当年全程参与电缆施工老线路工区主任徐浩良的介绍,与读者一同回顾和感受那段激情燃烧的日子。

筹建 两地“政企”携手推动

    1986年初,崇明投产1台5万千瓦机组,可以向南通提供多余电力。而根据南通当时的发展趋势,也可以向崇明输送多余的电力,这件事受到了上海和江苏两地政府以及有关部门的高度关注。事关民生福祉,两地政府和供电部门开始携手推进。

    1986年3月,南通市供电局向江苏省电力局提交报告,申请建设青龙港至崇明110千伏海底电缆,实现与崇明联网供电。江苏省电力局于当年5月31日批准了海底电缆建设工程。南通市供电局于次月连续3次召开局办公会议,专门落实该项工程的相关计划。

    当年11月,崇明及海门陆地的110千伏架空线路先期完成,110千伏青龙变电所扩建工程也加紧实施。12月,由日立公司首次为中国加工的新型海底电缆在上海建基601号施工船上待命。1987年1月7日,海底电缆跨江工程启动,次日工程竣工。

过江 “浮桥”助力电缆飞越

    1987年1月7日清晨,位于江苏省海门市的青龙港刚刚从沉睡中醒来。这时,停靠在江边的一条上海建基601号施工船上,鞭炮声、欢呼声、鼓掌声早已响成一片。7时10分,江苏省南通市领导、上海市崇明电力公司经理站在船头,为我国首条110千伏新型水下电缆——崇海高压电缆“下水登滩”剪彩。

    徐浩良回忆说,他们施放的电缆是110千伏三相统铅包高强度充油一级防腐电缆,截面积为240平方毫米,线路全长2607米,每米重达47千克。“要把这么重的电缆送过长江绝非易事。”徐浩良说,因为施工过程中电缆必须从水面走,否则电缆沉入江底,很快就会被流沙覆盖,一方面流沙摩擦会损坏电缆,另一方面凭当时的条件也拉不动。

    为此,他们动足了脑筋,最终确定用胶胎搭建“浮桥”。也就是说在施工船开始敷设电缆时,作业人员将一对对中间扎了绳子的“连体胶胎”随电缆放下水,这样电缆就能借助一个紧挨一个的胶胎的浮力轻松地从水面上“走”过去。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那天,正当电缆敷设至离对岸不足40米的时候,突然遭遇了强江风,原本在“浮桥”下面的胶胎纷纷冒出了水面,像海蜇皮子一样调皮地随风飘荡。失去浮力的电缆开始脱离原来的“桥面”,随时都有下沉的危险。千钧一发之际,船上穿着黄色救生衣的施工人员毫不犹豫地跳进了冰冷的水里,有的去捞飘走的胶胎,有的做减浮处理,使电缆微微下沉,减小江风对电缆的影响,最终险情得到了化解。

    “其实,这种情况我们在施工前就已经预料到了。”徐浩良说,为了让这条“蛟龙”顺利过江,他们不知在脑海里盘算了多少回,几位工程师常常每天工作10多个小时,他们针对施工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做了预案,其中包括了自然、地理、气候等因素。

爬堤 “秘密武器”初显神威

    电缆过江后,接下来就是岸上施工,用施工人员的行话说叫“冲滩”。由于电缆单位重量很大,如果按照常规办法,每米需要2个人来扛,那么从岸上到水面有400米,就需要800个劳动力,这显然是不现实的。再说,单纯靠人工也不可能把电缆拖上来。

    “为了解决这一难题,当时南通市供电局线路工区负责人李新时、陈金武、陆秉润等人通过反复研究协商,设计了一个秘密武器。”徐浩良介绍说,那个秘密武器是一个能够承载电缆并可以将电缆拉上岸的“土”装置——有两个斜面的座式滑轮。

    “李新时他们连续奋战了好几个夜晚,设计了多套方案,钢构锯断了数十根,锉刀磨平了好几把,才研究出了这个装置。”回想起当年的情景,徐浩良感慨万千。就这样,在没有任何外部援助的情况下,他们借助自制的牵引机具,很轻巧地把“蛟龙”拖上了岸。当时的两名日方专家见此情景,竖起大拇指说:“中国人了不起!”

    1987年1月8日16时50分,随着指挥人员手中的对讲机里传出一声清晰的声音“到了”,经历了2天水上行走和陆地爬行的“蛟龙”终于到达预定位置。顿时,江滩上爆竹齐鸣,人群欢呼,共庆高压电缆敷设成功。“这是我们的骄傲。”徐浩良自豪地说。

联网 两岸电力实现“互补”

    “当时的场景真是太感人了,施工船发出巨大的轰鸣,3层楼高的输送架上的传送带有节奏地向前运动,一条比碗口还要粗的乌龙般的电缆伸出了它的‘龙头’,面向崇明芦苇滩,一点一点向前延伸……”回忆起当时的场景,徐浩良眼中闪烁着幸福的光芒。

    1987年3月12日,随着海崇110千伏输配电工程的相继竣工,水下跨江电缆正式通电,南北电网开始“联网”运行,这条电力“大动脉”拉近了江苏与上海的距离。

    海崇110千伏过江电缆的投运,也开创了长江南北电网升级“握手”的新模式,加强了南北电网的联系,实现了电力“互补”,有效缓解了两地用电压力。该项工程,在国家电网史上发挥了里程碑的作用,为之后的220千伏、500千伏电缆长江大跨越,乃至如今的1000千伏过江综合管廊建设提供了丰富的技术基础和精神基础。

退役 为了“高等级”的跨越

    随着两岸经济的飞速发展,原有的线路已不能满足用电需求。2018年3月12日,运行了整整31年的“蛟龙”终于退出了历史的舞台。替代它的,是更高电压等级的220千伏跨江线路,雄伟的铁塔、舞动的银线,实现了新时代电力的“高等级”跨越。

    “尽管这条过江电缆已经退役了,但它的地位在我心中一直都没有改变。”望着滚滚东去的江水,徐浩良说。徐浩良的老家就在青龙港附近,每次回去,他都要去那里转一转、看一看。看看那里的“水线”牌子、看看那里电缆构架、看看那里的江堤热土。看到它们,心中就有一种激情、一种向往,那是对电力事业的挚爱,对电力发展的憧憬。如今,国内首条1000千伏的过江综合管廊即将贯通,相信不久的将来会有更多辉煌呈现。

    徐浩良的家里有两样“宝贝”。一个是他当年参加过江电缆施工的相册,那些老照片记载着他和同事们工作的一个个画面;另一个就是装着他当年穿过的工作服的木箱子,虽然那些衣服已经洗得发白,但他舍不得扔,都保存了下来。一张照片,一段回忆;一件衣服,一段岁月。闲来无事,徐浩良喜欢把它们翻出来看看。今年暑假,徐浩良带着孙子又去了那个让他难以释怀的地方,向他讲述31年前国内首条110千伏水下电缆的施工情景。

    “退役,是为了‘高等级’的跨越。”站在曾经奋斗过的地方、抚摸着锈迹斑斑的“水线”牌,呼吸着迎面吹来的江风,徐浩良仿佛又回到了那段令人振奋和难忘的岁月。

        原载于《中国档案报》2018年8月30日 总第3265期 第四版

 
 
责任编辑:张雪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