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文化 > 文库 > 随笔

交通出行里的社会变迁

作者:吴锡刚

来源:中国档案报

2018-08-22 星期三

    改革开放40年以来,我国交通发展日益完善。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家4代人在交通出行方面的变化正是社会进步的微缩景观。

    我家外叔公是我妈的三叔,1918年12月出生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罗城县永安村大地卖屯。他自幼聪明好学,1942年6月投身抗日战争,1949年赴台。与家人失联近40年后,1988年重新联系到家乡亲人,并分别在1989年1月、1990年4月、1992年8月先后3次回乡探亲。听外叔公说,他当年离家时是从罗城县步行了10个多小时到宜山县(今宜州区)再转车的。如今再回到家乡,最大的感受就是公路越来越畅通,交通越来越方便,人们的生活也越来越好。

    我1980年参加高考,来到了中央民族学院(今中央民族大学)。还记得,我人生中第一次坐火车就是开学报名的时候。那个年代,绿皮火车是人们长途出行的普遍选择,印象中,从我家到柳州需要四五个小时,从柳州再转车到北京,路上大约花费了34个小时。1999年,我女儿考上了清华大学,她第一次赴校坐火车花费了20多个小时,后来由于晕车厉害,她每次假期往返都乘坐飞机回家,飞行时间少则2个多小时,多则3个半小时。

    1984年7月,我大学毕业被分配到河池地区金城江镇一个地直部门工作。记得第一次去天峨县出差时,早上从汽车站出发,下午大概3点多才到达目的地。如今,从金城江区到天峨县只需要2个多小时。

    刚工作那会,我父母经常会来我工作的地方,这也是我父母出门最远、坐车时间最长的记忆了。两地相距近130公里,每天有两趟车来回,彼时由于道路崎岖且弯路较多,再加上班车沿途不断停车载客,整个行程需要3个半小时。稀松的班次,路边翘首以盼、望穿秋水的等车人就是我对那个年代人们出行最深刻的记忆。现在,从我家到我工作的地方有了直达大巴,大概每半小时发一趟车,整个行程缩短到了2小时。每逢节假日,我都能快速地回家探望父母,父母到我这里也越来越方便。

    如今,我的女儿和女婿在深圳工作,我们夫妇在河池市,我父母在罗城县,女婿父母一家在山东平度市。女儿和女婿每年要在4个地方之间奔波,两边的老人也免不了定期互相走动,高铁和飞机就成了我们家人远途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同时,“海陆空”立体交通体系的完善,私家车的普及,也让我们家人的出行有了更多的选择。

    从我家4代人的交通出行中,我真切地感受到了社会方方面面的飞速发展,它既见证了中国发展,又记录了中国速度,更让我们对未来的交通出行抱有更多的畅想和期待。

    原载于《中国档案报》2018年8月20日 总第3261期 第四版

 
 
责任编辑:李聪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