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文化 > 珍档秘闻

北宋兴教举县学

作者:特邀撰稿人 屠剑虹

来源:中国档案报

2018-08-21 星期二

    我国古代地方设置官学始自汉代。北宋时,绍兴地区的官学发展盛极一时,形成了以孔庙为中心的学宫建筑群。学宫担负着承传孔儒文化,施行礼乐教化的职能,同时也是师生祭孔、奏乐、习礼之处。后世,绍兴城内的多处县学建筑均毁于战火,而一些与县学有关的地名则沿袭至今。

学坛地

    学坛地位于绍兴古城中心,是一条南北走向的道路,其地名出典与会稽县学有关。

    北宋仁宗庆历年间,掀起了第一次兴学热潮,越州始议州县皆立学宫。徽宗崇宁元年(1102),对地方官学的建制及师生名额进行了具体规定。次年,会稽县令宋之珍建立了会稽县学,县学南抵马梧桥,北靠清道桥与圣路桥河沿之间。会稽县兴办官学后,多有民间助学的义举,会稽县各地学堂兴起,办学之风大盛。宋嘉泰《会稽志》记载:“今天下县亦多有学,而会稽诸邑为盛。”南宋端宗景炎二年(1277),会稽县学毁于一场大火。元成宗大德五年(1301),在原址重建会稽县学。明、清两代,又对学宫进行多次修缮。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县学废弃。民国时期,原县学改为通俗教育馆,后又改为民众教育馆。1940年10月,日本侵略军占领绍兴城,会稽县学被毁,此后,其遗址乃被称为学坛地。1974年,在学坛地遗址上建起了绍兴剧院,其东侧的这条路仍以“学坛地”名之。

柴场弄

    柴场弄,北宋时曾是山阴县学宫会膳堂后堆放柴薪之处,后遂将此地的一条路以“柴场弄”名之。

    旧时,山阴、会稽两县与州(郡、府)同城而治,由于已有州学,故县学缓建。宋徽宗崇宁年间,徽宗欲以学士取仕,令县学培养生员,一时生徒激增,山阴县遂在古城南隅阳堂山(又称鲍郎山)之东北建了山阴县学。按宋制,生员超过200人即可设县学,当时,山阴县学的生员已远远超过了规定人数。为解决县学师生的膳食问题,县学内设有会膳堂。县学会膳堂烧饭以柴薪为燃料,由于人数众多,所需柴薪数量很大,故将会膳堂后的场地专门用于堆放柴薪。南宋宁宗嘉定十六年(1223),山阴县令赵如駧对学宫再行扩建修缮。次年,绍兴府将山阴县学宫所在地以“柴场坊”名之。明神宗万历年间,调整绍兴城内行政区划,“柴场坊”坊名不存,学宫会膳堂后的一条巷弄则以“柴场弄”名之。清末民初,山阴县学宫改名为平民习艺所。抗日战争时期,山阴县学宫被毁,昔日恢宏建筑成为断壁残垣,但柴场弄之名一直沿用至今。

    原载于《中国档案报》2018年8月17日 总第3260期 第四版

 
 
责任编辑:李聪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