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文化 > 文库 > 随笔

西善民歌新生记

作者:倪恒威

来源:中国档案报

2018-06-22 星期五

西善民歌《打夯歌》在央视演出现场 朱向东/摄

    西善民歌,是自古流传于南京市雨花台区西善桥一带的村野山歌。它孕育于田野桑陌,传唱于民间百姓,记录着社会变迁。

    雨花台区档案馆收藏着西善民歌的部分纸质、照片、音频、视频档案。研读这些档案,西善民歌的前世今生跃然眼前。改革开放40年来,西善民歌经历了从没落到重生、从乡野到舞台、从传唱到传承的沧桑巨变。

    从逐首采集到成书出版,西善民歌重见天日

    西善民歌从日渐没落的边缘重新为人们所熟悉,这其中,一位乡土文化的守护人、西善民歌的采集者——谢发宝居功至伟。

    谢发宝,1940年出生于南京西善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们进行集体劳动,山歌得到快速发展。男人们车水、砍柴,伴着节奏喊号子;女人们除草、薅稻,手不停歇唱着歌。大家你领我和,互相赛唱,共同齐唱。田间地头,成了山歌的海洋。

    20世纪80年代初,已在天津工作多年的谢发宝探亲回乡,却发现记忆中“山歌的海洋”找不到了。原来,改革开放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村由集体劳动改为家庭单干,山歌没有了传唱的场合。再加上有的能说会唱的老民歌手已离开人世,有的日渐年迈,眼看山歌就要消亡。

    “小扁担,软溜溜,挑担白米下扬州;扬州爱我好白米,我爱扬州好丫头。”谢发宝每每想起儿时的山歌,就萌发出一股悲伤,更平添出一份责任。于是,他利用两三年一次的探亲时间,开始了采集民歌的艰辛历程。他跑遍西善一带的角角落落,挨家挨户寻访能唱民歌的人。他把发音并不清楚、歌词不完整的民歌一首一首地记录下来,找会唱的人反复核对,再根据自己的回忆加以整理和注释。

    功夫不负有心人。20多年的坚持,他终于搜集整理了西善民歌257首、记谱曲调11首。2008年,他将全部手稿送给西善桥街道文化站。随后,《南京西善民歌集》一书正式出版,这是南京地区第一本民歌集。西善民歌从濒临失传的边缘,重新回到了人们的视野。

    从田间地头到央视舞台,西善民歌崭露头角

    西善民歌真正焕发新的生命,还要归功一个人,那就是当时分管街道文化工作的西善桥街道办事处副主任朱向东。他慧眼识珠发现西善民歌手稿,协调出版,让西善民歌得以重见天日;他组建西善民歌队,将平均年龄70多岁的十几位老歌手集中在一起进行排练;他对民歌演唱进行录音、录像,最大程度保存了西善民歌的原汁原味。

    民歌队组建后,谢发宝开始指导民歌队排练。然而,他在南京和天津两地奔波,时间上没法保证。于是,他推荐了初中同学、南京外国语学校音乐教师马春林。马老师被老同学热爱家乡、守护乡土文化的精神所感动,满口答应下来。一段时间后,民歌队排练和演出水平大大提高。四乡八镇都有了民歌队的身影,正式演出场合也能听到民歌的声音。

    2012年10月28日,央视“2012年中国民间民族歌舞乐盛典”节目组邀请西善民歌队走进中央电视台。以许秀凤、吴兴波为首,平均年龄75岁、最大年龄85岁的10位“银发民歌手”登台表演一展歌喉,极富浓郁乡土气息的《打夯歌》在全国观众面前亮相。“同志们来打夯嘞,八人八个桩嘞,不怕流大汗嘞……”朴实的歌词,优美的曲调,铿锵的节奏,伴随观众的热情掌声,久久回荡在央视一号演播大厅。

    2012年11月5日晚,《打夯歌》作为喜迎党的十八大节目,在中央电视台音乐频道播出。来自民间的西善民歌队,再次登上了央视大舞台。流传在西善地区的山野民歌,终于从乡间唱到了城镇,从街头唱到了舞台,从南京唱到了北京。

    从口口相授到代代相传,西善民歌扎根乡土

    民歌队组建之初,街道就把民歌传承作为发展方向。西善桥街道文化站聘请了专业公司对民歌进行改编、包装和唱片录制,作为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品牌项目进行重点打造。

    经过加工的西善民歌,既有内容又有韵味,既有激情又有气势,既复原当年劳动者的精神面貌又从生活到艺术有所提高,逐步达到了唱响舞台、唱响历史、唱热众心、唱向未来的效果。2016年11月18日,在“最美是乡音”西善民歌传承比赛现场,8支民歌队同台亮相,《打麦歌》《打夯歌》《呦呵调》等一首首经典曲目,被民歌传承者们激情演唱,比赛成了西善民歌的盛会。

    今年5月17日,第一期面向普通大众的西善民歌传承培训班开课,40多位当地居民和文艺爱好者踊跃参加。培训班既有声乐老师传授乐理知识,又有民歌传承人教唱教学。文化站计划培训百人传承队伍,涵盖老中青三代,遍布西善桥周边。

    为了让西善民歌扎根故土,西善桥街道组织编写《西善民歌进校园》教材,在小学及幼儿园开设“西善民歌”教唱班,教授《打夯歌》《车水歌》等经典西善民歌,并讲授相关历史文化典故。

    西善民歌,从数百年来的口唱口授,升级为有组织、有场地、有教学、有演出的代代相传。如今的西善民歌,已经有了第四代传承人。西善民歌在西善桥乃至周边地区,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从演出传唱到研究传承,西善民歌见证历史

    2009年3月,趁着《南京西善民歌集》出版,西善桥街道组织召开“西善民歌专家研讨会”,对民歌进行研究和宣传。国家一级编剧葛逊盛赞:“这是一串珍珠散落民间,采集者一个一个去找,而且编成一串,非常了不起。民间歌谣要代代相传,要使青年人喜欢,要有生命力,要流传在心间。”

    2011年2月2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颁布。借助国家战略,市、区、街道三级联合打造西善民歌新品牌。2012年6月,西善民歌被列入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同年,江苏全省首家街道级文博馆——西善桥历史文化博物馆建成。“西善民歌”作为“活态”文化被列入馆内重要民俗展演项目。

    近年来,西善民歌的采集人谢发宝一直没有停下探索的脚步。他对西善民歌的思想内涵、艺术特色、文化价值进行了系统研究,对当年的采集手稿进行再加工,特别整理了反映改革开放时期生活面貌的新山歌,加上热心人补充的民歌,又新增民歌125首。

    2016年12月,《西善民歌探珍》一书出版,书中收录民歌382首、记谱曲调22首,相关研究成果和专家论述一并收入书中。该书可谓《南京西善民歌集》的再版,提升了西善民歌的品牌内涵,凸显了时代特征。

    “改革开放实在好,村办企业真不少;搞活经济奔小康,多亏党的好领导;西善支部实在好,为民服务把心操;村村都通柏油路,男女老少齐欢笑……”这首《搞活经济奔小康》热情歌颂党的领导,赞美农村改革和进步。

    寥寥数卷档案,诉说西善民歌前世今生。虽来自田间山野却登大雅之堂,虽历经久远仍永葆芳华——西善民歌以其特有的历史底蕴和文化魅力,成为改革开放40年丰硕成果的精彩见证。

    原载于《中国档案报》2018年6月21日 总第3235期 第四版

 
 
责任编辑:罗京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