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文化 > 文库 > 随笔

这么近 那么远

作者:柴伟梁

来源:中国档案报

2018-06-15 星期五

    1987年,我考入杭州大学历史系。报考志愿填的是文博及档案学,我本以为这个专业既学文博知识又学档案知识。等到入学之后才知道,历史系采取隔年招生政策,一年招文博学,另一年招档案学,而我们87级恰好“碰”上了文博学。就这样,我与档案专业擦肩而过。

    还记得,高中毕业时,我所在高中的教务处工作人员要求我们去大学报到时,要把自己的个人档案交给大学所在院系的人事处,而且不断强调,个人不能私自拆封档案,否则后果会很严重。当时,我很好奇,看着密封的个人档案袋,心里不禁猜想,这些档案是什么时候形成的?里面有什么内容?为什么自己的档案自己不能看?私自拆开的话会怎么样?想归想,真正偷看是不敢的。只能小心翼翼地放好,规规矩矩地把它交给大学的老师。

    大学毕业后,我回到家乡博物馆工作,档案也如影随形,跟着我到了家乡的文化局人事处。正像那句“你不知道,我就在你身边,不远不近”,虽然档案与我有关,但我却始终见不到它。

    有一天,家人充满疑惑地问我:“你们单位的其他同事都有个人档案吗?我大学毕业后就出去打工、创业,我的档案至今也不知道在哪,我觉得档案离我好远啊!”是啊,她的档案呢?是被保存在学校还是人才市场?她工作后的人生轨迹只能留在自己的脑海中吗?谁能为这些人留下档案?这些疑问一直在我心里盘旋着。

    工作一段时间后,我走上单位办公室主任的岗位,自然少不了要管档案工作。这时,档案离我越来越近,也越来越真实。在我眼里,档案已经由那些神秘的牛皮纸袋扩大为一间小小的屋、一组组档案柜和一个个档案盒。我所接触的档案有文书档案、会计档案、业务档案及声像档案等,这些档案平时默默无闻地躺着,但在需要的时候总会大放异彩,让人眼前一亮。

    几年前,我转到海宁市档案局工作。在这里,我开始真正接近档案,也开始去了解档案。我们生活中的细枝末节,如写过的笔记本、发表的文章、毕业合照、学校和单位颁发的证书奖章等等都是个人档案。档案距离我们太近了,只要你回头看,它其实一直在那。

    我们档案馆之前开展过一个“梦想留存档案馆”的活动,当时有1000多位中学生将自己的梦想写在小小的纸条上,然后统一保存在市档案馆里。10年后,他们可以再来档案馆重温10年前亲笔写下的梦想和初心,看看当初的愿望是否实现,实现了多少?记得参与活动的同学都很开心地表示:“以前,我们根本不了解什么叫档案,通过这次活动,我们才知道原来档案一直与我们同行。档案,是我们共同的记忆,也是我们未来的希望。”诚然,档案虽然悄无声息,但它就在那,不离不弃。

    我们档案馆之前还开展过一个家庭档案的宣传推广活动,活动力求通过对良好家风的宣传,让每个普通家庭都能管起这“档”子事来。活动中,市档案馆发布了建立家庭档案倡议书,面向全市征集家庭档案,许多市民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和档案来了一次“亲密接触”。活动后,市档案馆选取了20户家庭档案示范户,这些家庭档案内容丰富,反映了家庭生活的点点滴滴。这次活动也让我明白,无声的岁月中,档案就像那个记录时间的沙漏,一直真实地存在着、关注着每一个当下。

    如今,随着信息化的发展,档案不仅以纸质、实物的形式出现,还以电子的形式接近人们。2016年,市档案馆跻身国家数字档案馆行列,人们既可以到档案馆查询档案,也可以在网上远程查询档案。表面上看,老百姓只能看到电子打印的档案,见不到、摸不着档案实体了,档案似乎离人们又远了,但其实是更近了,人们通过专用电脑和手机都可以零距离地阅读查询或申请打印档案,档案就在人们的指间移动中来回穿梭。

    “对历史负责,为现实服务,替未来着想。”档案不再神秘和遥远,串联着我们的生活,陪伴着我们成长。

    原载于《中国档案报》2018年6月11日 总第3231期 第四版

 
 
责任编辑:张雪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