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文化 > 珍档秘闻

四川电力的百年镜像

作者:向晓东

来源:中国档案报

2018-06-11 星期一

    “天府之国”四川,山川雄峙,千河奔流,沃野千里,能源富集,具有发展电力得天独厚的资源。沧桑岁月中,四川电力不经意间已跨越百年。打开一叠叠档案卷宗,翻阅一张张泛黄照片,浏览一组组原始数据,四川电力的百年镜像徐徐开启。

成都电灯公司:孕育火电建设的雏形

1938年,成都启明电灯股份有限公司发行的股票。四川省成都市档案馆藏

    1905年,四川总督锡良在位于成都的四川银元局内安设一台小型发电机,以蒸汽动力发电,供院内照明,点亮了四川有史以来的第一盏电灯,从此拉开了四川电力建设与生产的帷幕。

    四川第一家公用发电厂建成于1908年,初名成都劝业场发灯部,后改名为悦来电灯公司、同益电灯公司,装置50马力蒸汽机一台,带动1部40千瓦直流发电机发电,供督院街和劝业场的几家大商号、茶园、浴室等处照明,天黑开始送电,晚上10点左右停电。

    对于兴办电灯事业,当时社会反响十分强烈。起初,市民对电很不了解,非议者不在少数。立一电杆,有人指责“妨碍风水”,架一条电线,有人又说“易招盗贼”。但当人们看到电灯在街上“大放光明”时,则全城轰动,市民扶老携幼,齐聚灯下,等候观看“燃灯”。当电灯突然点亮时,众人欢呼雀跃,有的人还吟诗作赋,加以称赞。

    1909年,成都电灯股份有限公司(后改名为成都启明电灯股份有限公司)成立,这是四川第一家向社会供电的企业,孕育了四川火电建设的雏形。之后,四川陆续建成都江、岷江、五通桥、江油等火力发电厂。

    近年来,四川火电建设迅速发展。有关部门在对原有污染重、能耗高、容量小的中小型火力发电机组关闭拆除、改建扩建、异地重建的同时,在泸州、宜宾、广安、金堂等地新建了一批节能环保的大容量机组,科学技术、设备、管理、质量等都跃上新台阶,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目前,四川正按照国家有序发展煤电的要求,提高燃煤发电机组准入标准,适当发展热电联产项目,积极推进燃煤发电机组超低排放和节能改造。

济河电站:拉开水电建设的帷幕

    1921年,泸县留德学生税西恒在道尹张英、商会会长梁云程等人支持下,提出倡议,集资银元21.6万元,向德国西门子洋行购得140千瓦水轮机一台,开始筹建四川第一座水力发电厂(济和电站)。1923年,税西恒又投资兴建了泸县济和水力发电有限公司,于1925年建成投产。20世纪三四十年代,成都、康定等地的小水电站陆续兴建,到1949年,全省建成小水电站30余个。

    1953年,龙溪河实行梯级开发,先后建成狮子滩等四级水电站,成为全国第一条实现流域梯级开发的河流。1964年,映秀湾、龚嘴、磨房沟二级、渔子溪一级、南桠河三级等大中型骨干水电站相继开工,四川水电建设进入大中型电站建设时期。1986年至2000年,四川水电建设速度进一步加快,先后投产了二滩巨型水电站和宝珠寺大型水电站。2001年后,四川水电建设迈上新台阶,一批百万千瓦级以上的巨大型、大型水电站在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干流开工建设,金沙江溪洛渡、向家坝、乌东德水电站,雅砻江锦屏一级、二级、官地水电站,大渡河瀑布沟、大岗山水电站等赫然在列。这些巨大型、大型水电站建设涉及许多水电建设新技术、新课题,代表了我国水电建设的新水平。2017年,四川省水电装机容量达到7095万千瓦,初步建成全国重要的清洁能源基地。

    “十三五”期间,四川将坚持以水电为主的能源开发方针,着力调整优化水电开发结构,重点推进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三江”水电基地建设,到2020年底水电装机达到8301万千瓦,在建规模约4010万千瓦。

宜井线:全省电网跨地域送电的起点

    1941年9月,33千伏宜井线(宜宾电厂—自贡东兴寺变电站输电线路)开工建设,1943年11月竣工,1944年2月通电。宜井线全长87公里,是四川第一条长距离高电压木杆输电线路。

    1949年以前,四川的输、配、变电设备数量少,电压等级复杂,全省没有统一电网。成都、重庆及宜宾、自贡、乐山、泸州等地较大的电厂都是孤立供电,互不联接,全省最高电压等级33千伏的输电线路只有202公里。20世纪50年代以来,在加强电源点建设的同时,加速了电网发展,成都、重庆等地先后新建、改建和调整了输配电系统,由一厂一网相继联结成规模大小不等的地区电网,初步形成符合国家标准的电力网络。这一时期,四川电网建设成绩显著:1950年,建成第一条35千伏输电线路;1956年,建成第一条110千伏输电线路;1970年,建成第一条220千伏输电线路;1995年,建成第一条500千伏输电线路。

    2002年,四川电网成功实现与华中、华东电网的联网运行,四川水电进入跨区、跨省优化资源配置的新阶段,“川电东送”成为现实。2010年7月8日,西电东送大动脉“向上线”正式投运。2014年7月,世界上输送容量最大的直流输电工程溪洛渡左岸—浙江金华±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正式投运。2015年,全省电网与外区电网“四交四直”的联网格局正式形成。

    随着“川电外送”“川藏联网”工程的顺利实施,四川电网内外互济能力不断加强。目前,四川正加快电力输送通道和骨干网络建设,抓紧建设省际电力外送新通道,促进四川清洁能源参与全国一次能源平衡,加大水电资源在省内消纳力度,保障新能源有序接入,增强用电保障能力,构建安全可靠、智能经济的输配电网。

德昌风电场:填补风力发电的空白

    四川电源结构中,水电占据绝对地位,火电次之,但水电有丰枯期,火电面临环保压力,风电、光伏等新能源在一定程度上能有效缓解这一矛盾。

    四川是我国可再生能源资源大省,经初步测风和分析,在现有经济技术条件下,全省盆周山区可开发装机规模达1500万千瓦以上。2005年,当国内风电迎来第一波开发浪潮时,四川风电装机数为零。近年来,四川以国家发展可再生能源为契机,不断优化投资环境,做大做强绿色能源产业,风电发展势头强劲。

    2010年11月,中国第一个高山峡谷风电场、四川的第一个风电场——德昌风电场开工建设。德昌风电场位于四川省凉山州德昌县安宁河境内,这里是安宁河风口,风力、风向、水文地质等均适合建设风力发电场。每年12月至次年4月是风力最强的时候,这段时间凉山正好处于枯水期,开发风电可与水电互补。德昌风电场共分德昌、阿月、李家坝、德州、黄家坝5期建设,通过合理布机、加长风机叶片、采用永磁直驱风力发电机组等措施,于2016年3月全部建成并网发电,填补了四川风力发电的空白。风电新能源开始成为四川能源舞台上的一支新兴力量。

    “十二五”期间,四川重点规划布局了以德昌为中心的安宁河谷风电场、以丹巴为中心的大渡河谷风电场、以茂县为中心的岷江河谷风电场以及广元等地市具备条件的风电场,积极开展甘孜、阿坝等风能资源观测评价,适时启动高海拔地区风电场建设。2016年开始,四川不断优化风电开发布局,依据国家已批准实施的凉山州风电基地规划,进一步优化建设时序,把握好开发节奏,到2020年,全省风电建成并网规模达到600万千瓦。

    纷纷红紫已成尘,布谷声中夏令新。档案,记录了四川电力的点点滴滴,有电力工业规划设计的智慧结晶,有电源、电网建设的历史印记,有电力管理与施工企业的风采,有四川发电、供电、用电的发展轨迹,有电力科技与教育的成就,还有电力人的奉献与精彩。档案,串起了四川电力的昨天、今天,更为四川电力的明天留下了链接的端口。

    原载于《中国档案报》2018年6月8日 总第3230期 第三版

 
 
责任编辑:王亚楠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