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文化 > 文库 > 随笔

镂尘吹影 匠心筑梦

作者:叶建强 王琳婧

来源:中国档案报

2018-05-28 星期一

 许杨阳在认真修复档案 李丽霞/摄

    “我最开心的事儿,就是看到一张张破碎不堪的纸片被自己修复成一本本整整齐齐的档案。”福建省档案局馆从事档案修复工作的许杨阳说。

    许杨阳2011年2月到福建省档案局工作。7年多来,她完成了难度较大的20本《修史试笔》的修复、上百幅的字画装裱、清代《阮氏族谱》的修复、百余件清代洋行档案和上万件民国档案的修复。她还带领工作室团队修复了各类档案1万多卷19万多张,使一张张“伤痕累累”的纸张“起死回生”,焕发出勃勃生机。她以自己对档案事业的热爱和对修复工作的执着,生动诠释了工匠精神的深刻内涵,展示了福建省档案局馆青年档案人锲而不舍、精益求精的良好风貌。

    许杨阳从小就对文物和历史有着浓厚的兴趣,大学在南京读的是文物鉴赏与修复专业。上学期间,她不断学习专业知识,周末经常去南京、上海的各大博物馆参观学习,开阔眼界,并坚持利用寒暑假到家乡的博物馆做志愿者。4年的大学生活,使她不仅学习到很多有关修复的理论知识,还掌握了修复实际操作方法和技巧。为了更好地修复档案,她还认真学习了中国画、书法的技巧,细细体会其中的提笔、运笔、顿笔的感觉,在提升自己鉴赏能力的同时,也夯实了她在修复中全色、染色、配色的基本功。

    “执着专注,严谨踏实”是许杨阳一以贯之的信念。从事档案修复工作后,许杨阳面对珍贵的破损档案,还是感到有些手足无措。初到修裱工作室,她跟着经验丰富的老同志学习档案修复,最初是用旧报纸练习,一练就是3个月,刷子用坏了好几把。许杨阳凭着一股不服输的精神和满腔的工作热情逐渐掌握了基本的档案修复操作方法后,开始用重份档案进行练习,学习档案的修复技能,一学又是3个月,直到修复的一本重份档案得到老师认可后,她才开始了档案原件的修复,在学习的过程中,她真正体会到了档案修复工作看似简单实则不易。

    “精致精细、追求完美”是许杨阳对自己定下的工作标准。但对于档案修复这项系统复杂的工作来说,仅有4年的大学学习加上半年多的练习是远远不够的,她深知,档案修复是一门对实践能力和技能要求都很高的专业,从事修复工作的人员除了必须具备扎实的基本功外,还必须有端正的工作态度、高度的责任心和崇高的职业道德,要想在档案修复领域作出一些成绩,必须还要不断学习、更新知识。业务知识不全面、技术不过硬,都会造成对档案修复的错误操作,导致档案的损毁。在省档案局馆领导的关心下,许杨阳得到了文化部组织的第十五期全国古籍修复培训的机会,培训班聘请的都是国内著名的版本目录、修复技术、保护技术、纸张研究等方面的专家,经过为期68天的学习,她不仅系统学习了古籍版本学、古籍修复技巧等修复专业知识,还学习了一些工作方法,在学中思、思中悟,创造性地学习和分析,实现学以致用,指导实际工作。回到单位后,结合所学,许杨阳进一步拓展了修复工作,将精雕细琢的执着追求贯穿档案修复工作的始终,从仅有的档案修复领域拓展到字画装裱、古籍修复及册页装帧等。

    “耐心坚守,诚心超越”是许杨阳对工匠精神的理解。从事档案修复7年以来,许杨阳感到了档案修复工作的枯燥,对一名年轻爱美的女孩子来说,甚至有些残忍。每天一进工作室,许杨阳就要换上宽大的白大褂,面对一张张霉味扑鼻的纸张,许杨阳的过敏性鼻炎症状就会加重,经常出现头痛、鼻子红肿等不适。但她怀着对档案修复工作的责任感和敬畏感,毅然选择了坚守,并用心做好。记得有一次,许杨阳打开一件待修复档案时惊呆了,里面全是碎片,最大的不过巴掌大,小的还不及指甲大小,而且送裱单里送裱号码、送裱张数都是空白,为了拼对这些碎片,她每天一上班就开始一片一片的比对,先把大片一点点拼好,再结合碎片的断裂口形状和内容一一拼对,拼完整一张再对其进行托裱加固。最终,她花费了一周多的时间将一包碎片拼对成了13张档案。看着一个个碎片在自己的手里恢复成一张张完整的档案,她的心里充满了成功的喜悦。随着档案修复工作的不断深入,对修复技能的要求越来越高,必须要在传承传统的基础上大胆创新。一次,许杨阳修复一件民国地契。这件档案纸张状况很差,粘连严重,背面还贴满了大小不一的小纸条,想了各种方法都无法展开,后来想到老师曾经课上提过可以用冷冻法解决一些难以揭开的档案砖。由于只有理论知识没有实际操作经验,许杨阳先找到相似的纸张进行模拟试验,一次一次总结经验,直到慢慢掌握了冷冻的水量、时间等才着手将这件地契完美地修复好。还有一次遇到一本档案砖,粘连严重,用常规方法根本揭不开,为了揭开这份档案砖,她和工作室团队研究后决定采用熏蒸的方法,用宣纸包住整本档案砖,再裹上防水的牛皮纸放在蒸锅上隔水熏蒸,蒸一段时间后打开来趁着热气用刮刀慢慢揭开,先揭成几大块,再一块一块的分次放入锅中重复前面的操作,遇到揭不开的再放到锅里去熏蒸,直到整本档案砖都揭开为止,修复这份档案砖的时候正值七月,是福州最热的季节,她和工作室团队天天围着蒸锅,每天汗流浃背,历时半个多月终于将整本档案砖全部揭开,修复成了一本完整的档案。

    “精湛的档案修复技术都是练出来的。”许杨阳说。在档案修复工作岗位上,经历着重复、重复再重复的过程,她说,重复是外在的动作,不同的是每件修复档案背后的故事,之所以喜欢修复,是因为可以透过仅存的残破碎片,了解背后几十年几百年甚至上千年的兴衰曲折。她表示,今后将在档案修复过程中继续钻研、不断完善,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弘扬“工匠精神”,努力谱写档案保护修复事业的新篇章。

    原载于《中国档案报》2018年5月21日 总第3222期 第四版

 
 
责任编辑:王亚楠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