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文化 > 往事回眸

服务京城700年 如今再无驼铃声

作者:崔普权

来源:北京档案

2018-04-25 星期三

    骆驼被誉为“沙漠之舟”,具有体壮力大、性情温和、驮重量大、耐饥饿、善行走等特点,很早就被人们驯化为运输的工具。

    元代定都北京之时,这里就有了数量可观的商业用途的骆驼队,还出现了骆驼市和骆驼车。元代诗人乃贤这样描述由骆驼拉的车——翠幌金车锦骆驼,芙蓉绣褥载双娥。《燕都杂记》记载:“金宣宗南迁骆驼三千送犀玉于汴京”,汴京就是如今的河南开封市,可见当时北京的骆驼多到可以支援外埠使用。此外,在以后的《明景帝实录》《同治都门纪略》《京华百二竹枝词》等史籍中,也都记录有京城骆驼送货的文字。

    从外埠回来的骆驼运的大多是煤炭、水果、山货、皮毛等等,而出京的骆驼则根据所去地域的不同需要,驮去煤油、盐、布匹、药材、茶叶、粮食一类的东西。起止的地方大都是两地的外馆或者是货物集散处,如安定门外西黄寺的外馆、通州区的张家湾码头以及粮食店、果子市、磁器库等地方。

    北京地区的骆驼主要集中在城外西边,东到阜成门、西到永定河、北到玉泉山、南到卢沟桥的大片区域里,旧时几乎每个村庄都养骆驼。其中以衙门口、北辛安、模式口、麻峪、三家店等地最为集中,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的“专业村”。最多的村庄有骆驼1000多头,最富的驼户有20把骆驼(每把为7头)。有人计算过说:如把当时北京的骆驼一头连一头地排成队,能绕北京的二环三圈。这个说法是否可信不得而知,但确实有这样一种景观:由外埠归来的骆驼伫立在城外等待开城门,常常会排出十几里远,犹如一道长城,十分壮观。城门一开,驼铃齐鸣,叮咚作响,骆驼队步入内城,行走在京城的大街小巷,行人和车辆也不得不为它让路。

    进入民国以后,这样的景观依然存在。为此,京师警察厅曾专门作出规定:“骆驼以三头为一组,不得队队相连。”后来因为铁路和载重汽车的出现,驼队的景观逐渐从京城消失了。

    生活在都市里的人们,家家户户都要用到煤,而且用量很大。京西门头沟出煤,大大小小的各式煤窑达到300多个,生产出来的煤绝大多数是靠骆驼运进城来,供居民和工厂使用。据华学澜的《庚子日记》记载:“10月16日记云:卸煤十四骆驼,共五千六百十斤”,由此可见,每头骆驼的驮量能达到400斤。如此强的运输能力,难怪当时人们的生活离不开骆驼呢。

    驮运的骆驼多为骟驼,也就是阉割后的公驼,其体格及力气都超过公驼,而且性情温顺。公驼俗称儿驼,性情浮躁,行进途中常引颈长鸣,声音能传到数里之外。赶驼的驼户很是顾忌公驼的鸣叫,害怕因此招来劫匪,所以都喜欢用骟驼。行进时,领头的骆驼往往是驼队的先导,接下来是其他一只一只用缰绳连起来的骆驼,拉骆驼的把式骑在领头的骆驼背上,眼看前方,耳听后方。只要听不到最后那只骆驼的铃声,就可以判定骆驼队发生了意外,不是缰绳断了,就是遇上了劫匪。因此,人们把每把骆驼中最后一只脖子上挂的铜铃叫做“报安铃”。

    跑长途运输的驼帮通常为了防范劫匪,结队而行,规模大的驼队人数过百、骆驼近千。按照队伍的排列顺序,驼队中的第一组叫“锅头”,也叫大头,负责途中休息宿营,生火做饭;第二组叫“水头”,也叫二头,负责打水、烹茶、准备干粮;其余的为拉列子,是驼队中的普通驼夫,不仅负责拉骆驼,还负责拾粪、捡柴、值夜、放牧等好多差事,整天忙忙碌碌,难得有休息的时候。

    骆驼怕热,夏天时,京城的骆驼一般都被送到口外“放青”,其中多数在居庸关、古北口一带,时间约40天左右。放青回来的骆驼换过了新毛,膘肥力壮。秋风一起,正好开始运煤。

    骆驼一般有三四十年的寿命,老了以后往往被卖到汤锅——也就是专门宰杀大牲畜后卖熟肉的铺子,从感情上来说有些残忍,但也是无奈的选择。一位老驼户回忆起他的骆驼最终的下场,忍不住流下了眼泪:这都是生活所迫才不得不走的下策啊。

    (摘编:王建英)

 
 
责任编辑:王亚楠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