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文化 > 文库 > 随笔

记忆里的年味 (下)

作者:代 蒋

来源:中国档案报

2018-02-26 星期一

闹除夕

    大年三十天不亮,母亲就开始忙碌起来了。首先是扫尘,尽管在祭灶神那天已经“扫年”,但除夕这天打扫卫生是为过年做铺垫,因为在过年的几天里,家里不能扫地,以避免把财运扫走。故在这一天,人们要将室内和院落清扫干净,将垃圾扔掉,以示辞旧迎新。春节期间燃放爆竹的纸屑不用清理,寓意新年财源广进,五彩斑斓。

    每年春节前,外出务工的父亲都会回家,给我们姐弟仨带新年礼物,还有春联和福字。大年三十这一天,母亲把房间清扫干净后,便把制作好的糨糊递给父亲。父亲便用一个稻草扎的刷子蘸上糨糊在门框上刷来刷去,然后贴上红彤彤的春联和福字,节日的气氛一下子就被烘托起来了。春节贴春联和福字,是我们民间的风俗,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也是对美好未来的祝愿。

    晚上,母亲张罗了一桌丰盛的年夜饭,也是家家户户的团圆饭。摆好碗筷,倒上一杯酒,一家人先敬逝去的先辈,然后再上桌吃饭。团圆饭算得上是一年到头的总结饭,过去的一年里,父亲外出挣钱、母亲操持家务,都为这个家付出了心血。此时,一家老小围坐桌前,共享团聚的美好,即使有再多辛苦也算没有白费。以往不准我们剩饭的母亲此时却叮嘱我们不要把饭全吃了,要剩一点,这样才能年年有余。

    吃完饭,家人围着火盆,父亲开始给我们讲外面的世界。没出过远门的母亲,也跟我们一样听着父亲的故事,一起“守岁”。十二点前后,从村头到村尾,鞭炮齐鸣,火光冲天,好不热闹。父亲也点燃盘在竹竿上的鞭炮,我们捂着耳朵欢呼雀跃,看夜空被电光火石划开,绽放出朵朵洁白的云烟,煞是好看。紧接着,父亲从口袋掏出早已准备好的用红纸包着的压岁钱分发给我们。钱虽不多,却是浓浓的祝福、勉励和关爱。

拜新年

    大年初一,天色还是黎明前最深的灰,母亲就起来准备烧水给我们煮汤圆吃。我们老家的习俗是大年初一吃汤圆,取其团圆、圆满之意,从味道上取其甜甜美美之意。大年初一早上,家家户户都会吃圆滚滚的汤圆,在有的地方汤圆被称为“元宝”,预示着新年发大财。

    一大早,我穿上新衣服跑到灶门前,给母亲鞠躬作揖拜新年,母亲衣兜里是父亲多准备的小红包,我使劲地说着吉利话。因为在除夕夜之前母亲就有交代,大年初一一定要说吉祥话,这样一年才会过得顺顺利利。

    领了红包后,我便拉开灶房门到院子里,借着门缝透出的火光,空气里依旧是白茫茫的一片,拾起被霜冻“亲吻”过的木柴回到灶门前。母亲会意地拍拍我身上的木屑,因为初一早晨从外面拿回来柴的寓意是进财。

    吃过汤圆,开始祭祖。父亲母亲带上两个竹篮,一个装着“刀头”和贡品,另一个则装有香蜡纸钱。祭祖,这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里根深蒂固的传承,我们从曾祖父的坟头开始绕着半个山头逐个祭祀祖先。

    祭祖归来,母亲和父亲便领着我们姐弟仨去外婆家。每逢过年,外婆家都格外热闹。大舅在城市定居,但过年一定会如期回来;二舅也会带着一家子回来;幺舅则从大老远的东北部队提前休探亲假回来团聚。一一鞠躬拜年后,小手里的红包像是涨了水的堤坝很快就捏不住了。父亲说先放他那里代为保管,等年过完后这红包的事便忘得一干二净了。

    随着时代的发展,如今的年味儿逐渐变淡,儿时那些充满人情味儿的习俗在选择日益多样化的今天,更值得我们尊重和传承。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原载于《中国档案报》2018年2月5日 总第3178期 第四版

 
 
责任编辑:王亚楠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