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文化 > 珍档秘闻

“国宝”档案

解密大熊猫前世今生

作者:特邀撰稿人 王晓春

来源:中国档案报

2018-02-24 星期六

    大熊猫已经在地球上生活了上千万年,是动物界的“活化石”。四川是大熊猫的故乡,截至2015年,四川有野生大熊猫1387只,占全国野生大熊猫总数的74.4%。四川大熊猫栖息地分布于38个县(市、区)的202.7万公顷的土地上,占全国大熊猫栖息地总面积的78.6%。四川的大熊猫野外种群数量和大熊猫栖息地面积均居全国第一。在保护、研究大熊猫期间形成的许多弥足珍贵的档案,为我们揭开了一些有关“国宝”的谜团。

宝兴邓池沟:第一只大熊猫发现地

    在青藏高原向四川盆地过渡的高山峡谷中,有一个名叫宝兴(旧称穆坪)的地方。19世纪中叶法国传教士戴维在穆坪邓池沟首先发现了大熊猫,昔日默默无闻的中国西南偏僻小镇从此名扬天下。如今,保存在邓池沟天主教堂戴维陈列馆内的资料详细记述了戴维发现大熊猫的前前后后。

    阿尔曼·戴维,法国巴斯克人,动物学家、植物学家。1869年3月1日,戴维来到邓池沟天主教堂,成为穆坪地区的第四任神甫。他雇佣当地猎人,为他猎取各类动植物。3月11日,戴维第一次见到黑白熊(即大熊猫)皮,他在日记中写道:“在返回教堂的途中,这条山谷中的主要土地占有者——一个姓李的人邀请我们到他家去用茶点。在他家里,我见到一张展开的那种著名的黑白熊皮。这张皮非常奇特,我的猎人告诉我,我很快就会见到这种动物。我听说猎人明天就出发到野外去猎杀这种食肉动物,它可能成为科学上一个有趣的新种。”20名猎手在穆坪东部地区守候了两个星期后,为戴维带来了一只特别可爱的成年黑白熊。戴维本想将这只黑白熊送回法国,但在准备启程时黑白熊病亡,戴维只好将其皮毛剥下制成标本,并写下多篇研究报告,一并送到法国的巴黎自然历史博物馆。同年,《巴黎自然历史博物馆之新档案》刊载了有关戴维对大熊猫的首次描述和原始记录。

    黑白熊标本在巴黎展出后,引起了轰动。巴黎自然历史博物馆馆长米勒·爱德华经过仔细研究,发现戴维在物种判定上有误,他认为“黑白熊”不是戴维所认定的熊属,而是与小熊猫相似的另一种熊猫,遂将其命名为“大熊猫”。

1936年:活体大熊猫首次出国门

    戴维、爱德华对大熊猫的介绍,引起了西方世界对大熊猫的关注。1936年冬,美国服装设计师露丝·哈根纳斯从中国带回一只活体大熊猫,之后席卷全球的“熊猫热”一浪高过一浪,从未衰减。

    露丝的丈夫威廉·哈根纳斯是一位动物学家和探险家,他随探险队来到中国,拟捕捉大熊猫。但他到上海后,于1936年2月突然病逝,远在美国纽约的露丝得知噩耗后,毅然决定前往中国寻找大熊猫,完成丈夫的遗愿。8月底,美籍华人杨杰克把正在为南京博物馆寻找大熊猫标本的弟弟杨昆亭推荐给露丝,帮助她在中国内地捕捉大熊猫。露丝到中国后,于9月26日和杨昆亭从上海乘船至四川,先在汶川寻找未果,继而来到宝兴,在藏族猎手昆丁的帮助下深入高山密林寻觅。11月9日,他们穿越一片冷箭竹林时,忽然听到一阵啼叫声,随着声音他们来到一个树洞边,走近发现树洞内有一只双眼还没睁开的大熊猫。露丝欣喜若狂,不敢相信梦寐以求的活宝就在眼前,她在日记中写道:“它那黑白花的小圆球脑袋用鼻子磨蹭着我的上衣。”

    露丝把这只大熊猫幼仔取名为“苏琳”,这是杨杰克妻子的名字。随后,她带着“苏琳”由四川成都乘飞机直抵上海。11月27日,露丝准备乘船回美国,不料被海关扣下,理由是她携带的大熊猫幼仔除了没有出口许可证,还没有交纳出口税。12月2日,在美国驻沪人士的干预下,露丝带着“苏琳”登上了开回美国的轮船,而海关登记证上则写着“随身携带哈巴狗一只,20美元”。1937年春,“苏琳”被送到美国芝加哥布鲁克莫尔德动物园展出,第一天观众即达4万多人。

大熊猫繁育:十年攻克“三难”问题

展示攀爬绝技的大熊猫 王晓春 摄

    位于四川阿坝汶川卧龙的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是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的大本营,承担着大熊猫科研与人工繁育的任务。

    1990年,中国成立“大熊猫繁殖研究攻关组”,经过10余年攻关,攻克了大熊猫发情难、配种受孕难、育幼成活难三个难题。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形成的大熊猫繁育科研课题档案,见证了大熊猫繁育“三难”问题被攻克的艰难历程。

    大熊猫繁殖能力为什么这样低?归结起来,原因有四点:一是大熊猫生活在海拔2600米至3500米的高山密林中,每天活动半径不超过500米,孤岛似的生活导致每个族群只能近亲繁殖,一代不如一代;二是雌性大熊猫生殖器官高度特化,卵巢内卵泡自发性闭锁,形成大量黄体,使卵泡发生囊肿病变,导致雌性大熊猫不易受孕;三是雌性大熊猫母性特别强,它对幼崽的保护比其他任何动物都要强,过度保护导致幼崽生存能力、成活率下降;四是大熊猫主食为冷箭竹,偏食导致大熊猫内分泌失调,生殖能力低。此外,天敌和饥饿的危害,也影响幼崽的成活率。

    针对“三难”问题,科研人员采用诱导、隔栏交流、相互串圈等方式促其发情,用直立训练增强大熊猫的爬跨能力。对那些不能进行自然交配的雌性大熊猫,则采用人工授精为其繁殖创造条件。此外,科研人员运用激素监测技术,准确掌握大熊猫受孕最佳时间,提高受孕率。野生大熊猫照顾幼仔由雌性大熊猫独立完成,通常要历时一年半甚至两年的时间。人工育幼技术的介入,大大提高了大熊猫幼仔的成活率,结束了依靠野生大熊猫个体维持圈养种群的历史。

大熊猫保护:大难时刻有大爱

    大熊猫的生长会受到自然环境变化的影响,历史上发生的竹子开花事件就曾威胁到大熊猫的生命安全。1975年和1983年,岷山、邛崃山的冷箭竹大面积开花死亡,大熊猫食物严重短缺,死亡数量剧增,这一濒危物种面临绝境。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指示相关部门进行抢救保护,确保大熊猫不饿死、不冻死、不套死、不烧死、不病死。成都动物园等单位组成联合调查队,实地调查大熊猫死亡情况,提出切实可行的抢救保护措施。政府发出告示,严禁在自然保护区采伐、放牧、狩猎、挖药、烧炭、开矿等生产和非生产活动,严格保护各种存活的冷箭竹,及时喂养抢救缺食病弱的大熊猫。

    在抢救保护大熊猫工作中,涌现了不少动人事迹。宝兴县硗碛乡藏族小学生昂卡乓在麦地发现一只病饿大熊猫,他跑了30里山路到乡政府报告。盐井乡七组村民王安全家经常有大熊猫“光顾”,咬烂水瓢、木盆,爬上灶头吃骨头。王安全不怒不怨,特地准备大米200斤、白糖20斤、骨头800斤,煮了喂大熊猫,并把心爱的猎狗送人。1985年9月,林业部授予王安全“抢救大熊猫工作先进个人”。还有许多群众,发现饥饿大熊猫损坏庄稼,到猪圈与猪争食,也不惊动驱赶,只是待它们吃饱走后才报告林业部门。

大熊猫文化:中华文化的绚丽名片

    在四川省林业厅、四川省野生动植物保护站、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蜂桶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单位,有很多记载大熊猫对外文化交流以及提供观赏等方面的档案。此外,一些重大国际活动选用大熊猫作为吉祥物,表明大熊猫不仅具有研究性、观赏性,更具有深深的社会属性。大熊猫已经从一种动物上升为一个文化符号,成为团结友好、和谐包容的象征,成为见证中国人民与外国人民友好往来的“民间大使”。

    无论在世界的哪个角落,无论什么肤色的人种,人们对大熊猫的喜爱是一样的。英国伦敦动物协会会长莫里斯从拟人化角度列举了大熊猫20个特点,如脸扁平、眼圈黑色、色彩黑白分明、能立、活泼、爱玩、害羞、对人友好、历史奇特、珍贵稀有、价值连城等。美国动物学家乔治·夏勒认为:“它虽然体格肥胖,行动迟缓,却独具创作的天分、艺术的完美,仿佛专门为了这项崇高的目标而进化成这种模样。圆圆的扁脸,描黑圈的大眼睛,圆滚滚逗人想抱的体型,赋予熊猫一种天真、孩子气的特质,赢得所有人的怜爱,想要抱它、保护它……”这些特质让大熊猫成为人们最喜爱的动物明星。

    原载于《中国档案报》2018年2月2日 总第3177期 第三版

 
 
责任编辑:王亚楠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