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文化 > 文库 > 随笔

“虎子哥”的下一站幸福

作者:李玉侠 胡 敏

来源:中国档案报

2018-02-13 星期二

    岁末,寒风凛冽,安徽省临泉县档案馆里分外热闹。一群步履蹒跚的老人结伴前来,你一言我一语。原来,老人们听说国家有政策,如果有档案证明,他们可以享受定额补助,于是相邀前来档案馆,查找原农机站的相关材料。我了解到他们的来意后,即刻为他们查档。

    查到名单的,脸上写满了喜悦;没查到的,怅然若失,他们那焦虑的心情、渴望的眼神,作为档案工作者的我感同身受。在我反复为他们查档的过程中,一个叫“李玉才”的名字映入眼帘,直觉告诉我,这个名字我似曾相识,当我询问同事如何能联系上李玉才时,他们都说不知道。

    一次,回家看望父母,我问父亲:“虎子哥是不是叫李玉才?”父亲说:“是啊,现在你怎么想起问这个问题?”我就把这件事的来龙去脉告诉了父亲。父亲说,李玉才是我的远房堂哥,小名叫虎子,比我大10岁。由于种种原因,这些年,他家与我家失去了联系。李玉才能享受国家补助,这个好消息让父亲很兴奋,他说会想办法联系上李玉才。

    从父母家出来,记忆中的虎子哥一直在我脑海里挥之不去。虎子哥长相俊朗,身材中等偏上,中山装穿在他身上,可谓帅气、挺拔。由于家境较差的原因,他初中毕业后就回家务农了。后来,乡农机站招收有文化的年轻人,虎子哥很顺利地入了职,成为一名拖拉机手。那时,能当一名拖拉机手,那是相当神气。

    对虎子哥印象最深的是,有一年的中秋节他给我家带来一篮毛茸茸、像卵石般、褐色的东西,我好生奇怪,虎子哥说,这是南方的芋头,他家今年刚刚试栽,送过来让我们尝个鲜。芋头真的很好吃,煮熟后细白、软糯。时至今日,每逢时令节气,芋头都是我家餐桌上一道必备的美食。

    正因为虎子哥相貌堂堂,再加上拖拉机手的身份,我母亲同事的女儿相中了虎子哥。由于年龄相仿,两情相悦,虎子哥和母亲同事的女儿很快牵手步入婚姻的殿堂。随后,虎子哥带着嫂子远去他乡。此后,我们两家的联系日渐稀少,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我就再也没见到过虎子哥。

    思绪拉回到现实,如何才能联系上虎子哥呢?好在现如今通讯发达,父亲不辞劳苦,经过多方打听,终于联系上了虎子哥。原来,因为当时有诸多的不如意,虎子哥举家到上海打工去了。当父亲与虎子哥接通电话时,虎子哥几度哽咽,也几多自责。

    一天,阅档室的利用者络绎不绝。我在忙碌的同时,总感觉有一道目光在注视着我。等我忙完站起身,一眼看到门口站着一个熟悉的身影,这不是虎子哥吗?!我高兴地说:“虎子哥,你是不是一早就来了?”他一边嘿嘿地笑一边说:“是啊,你不是在忙吗?所以没敢打扰你。”倒杯水招呼虎子哥坐下后,我细细地打量着他,岁月并没有在他身上留下太多的痕迹,棱角分明的脸,毛呢大衣,英伦围巾,还是那么一表人才。我调侃道,不愧是从大上海回来的,还真有点许文强的味道。虎子哥笑着说:“酸甜苦辣个中滋味只有自己知道。”他说,初到上海,人生地不熟,没少碰壁,好在自己当了几年拖拉机手,懂一些机械方面的知识,找到了做零部件的工作。“先从学徒做起,咱好学,肯钻研,很快便掌握了技能,后来还成了工段长呢。”虎子哥不无自豪地说。“以后有什么打算?”我接着问。他说:“我现在身体还好,打算再干几年就回家乡养老,也在县城买套房子,咱们比邻而居。”在与虎子哥的交谈中,我真切地感受到了他的自强与担当。他为生活努力打拼,生活也为他敞开了幸福的大门。

    虎子哥拿着县档案馆为他提供的档案证明材料来到有关部门,没费多大周折就办好了职工定额补助手续。他感激地说,这份档案让他的晚年生活有了更好的保障,也让他和我们之间的亲情得以延续。

    聊天中,虎子哥念叨最多的还是国家政策好了,没有忘记他们这一群体,让他们老有所养,生活幸福,感恩之情溢于言表。

    原载于《中国档案报》2018年2月12日 总第3181期 第四版

 
 
责任编辑:罗京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