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文化 > 文库 > 随笔

流年不负 时光不悔

作者:黄 河

来源:中国档案报

2018-02-07 星期三

    似水流年。2017年,是我从事档案工作的第四个整年,时间越长,越能感受到这份工作的重要性,越发不敢懈怠,生怕对不住时光、辜负了责任。回首2017,几件“大事”至今难忘。

“问”答记

    年初,上级机关将我“绑定”在某个工作组,重点负责该区域部队“脖子”以下改革期间档案移交工作。一想到数十个撤并降改、拆分重组、移师换防的部队,事事离不开档案,我有种说不出的压力。

    在冀中某市的会议室里,桌上堆积了一摞摞档案资料登记本。我逐一查阅了登记本,发现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有的档案资料该移交的没有移交。后来得知,他们不知道该移交什么,甚至不知道该移交到哪里。我敏感地意识到,这是事关红色基因传承、部队历史完整的大事,作为军队档案人,我不能袖手旁观。

    随后,我梳理出了二三十个具体问题,与同事一起根据有关法规制度寻找答案。经过近一周的反复研究、征求意见,最后形成了《改革期间档案移交33问》。该书区分转隶、撤销、合并、降级等不同类型单位,回答了档案移交种类、内容、方法等具体问题,以及档案随部队转移时的注意事项,还附了交接书样式等。上级机关知道后,迅速将有关内容发布到网上,还专门下发通知要求部队执行。我们还组织印制了口袋书,又以微视频的方式发布到军网上,得到全军档案业务主管部门的肯定,成为军队改革期间档案移交的“指南”。

触“电”记

    4月中旬的一天,我接到一位央视导演打来的电话,问我是不是掌握许多关于1964年大比武的档案资料。在排除诈骗嫌疑后,我信心满满地告诉对方:“找我就找对人了。”早在2014年,我们针对大比武档案的立体开发,梳理形成了展板、图书、画册、专题片等系列成果。可以说,对大比武发起动因、基本过程、关键人物等,我如数家珍。

    对方称,他们要制作一系列军事题材的纪录片,大比武是重要选题之一。这可是传播大比武精神、宣传档案文化的好时机。走完审批手续后,对方很快安排了导演与我面谈。随后,我把掌握的线索一一告知,还安排播放有关纪录片,并将多位大比武亲历者的基本情况及联系方式提供给摄制组。导演把我列为采访对象,作为军史专家进行解读大比武。

    采访那天,我没有紧张,侃侃而谈2个多小时。2017年8月7日,第一集节目在央视四频道《国家记忆》栏目如期播出。在共计5集、时长共150分钟的片子中我出镜6次,许多亲朋好友发短信或打电话祝贺。身患高血压的父亲听说我上了央视,不顾医生劝阻,特意喝了一杯白酒。

寻“机”记

    年初,档案馆唯一一台录像采集编辑机“趴窝”了。想到还有成千上万盘录像带没有数字化,许多珍贵的声像资料不能采集,我心里非常着急,开始四处寻“机”。先是找了机关录像室,回复说早就扔了;后来找到即将撤销的某集团军宣传处,回复说多年前就不用这种机器了。在同事的提醒下,我满怀希望到旧货市场找寻,却扫兴而归。面对多次的“山穷水尽”,我并不死心,利用学习、出差等机会多方打听,期待“柳暗花明”那一刻。

    10月,我所在的档案馆接收了央视驻北京军区记者站移交的6000多盘录像带,在与移交人员交谈时仍然不忘寻“机”。他们告诉我,在某购物网站上看到过这种机器。网上购买,我怎么把这事儿给忘了。经过上网搜索,果然找到了!其中有一个卖家就在附近10多公里的地方。我安排同事把库存录像带每种找出一个,列出所需附件清单,并联系卖家。卖家回复:“全部有货。”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找了近1年的时间,没想到众里寻她千百度,宝贝就在不远处。

    提货那天,我专门请卖家吃饭。他喝多了,告诉我他30多岁了还没有对象。我也有点醉意,对他说:“放心,包在我身上。”

    原载于《中国档案报》2018年2月5日 总第3178期 第四版

 
 
责任编辑:王亚楠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