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文化 > 往事回眸

侯波:红镜头中的毛泽东

作者:余 玮

来源:中国档案报

2018-01-02 星期二

    1949年10月1日,天安门城楼。

    一位年轻的女摄影师紧紧握住相机,不断调整镜头的焦距和光圈,拍完一个胶卷就赶紧更换,生怕错过任何一个重要镜头。为了选取最佳视角,她将身体探到城楼护栏的外边。她就是被誉为“红墙摄影师”“红色世纪波”的著名摄影家侯波。

    2017年11月26日,这位开国大典上的唯一女摄影师与她所投身大半个世纪的摄影事业永远地诀别了。

    侯波曾说:“当我为伟人寻找背景的时候,无意中伟人也成了我的背景。在他们的背景之下,我才能够真实地记录下那些具有历史意义的瞬间。”

1954年,毛泽东在北戴河海滨。 侯 波 摄

毛泽东:“女同志是半边天,要站在中间”

    侯波生前接受过笔者的采访。在侯波家客厅的墙上,悬挂着一张毛泽东与徐肖冰、侯波夫妇的合影。凝视着这张照片,侯波老人深情地讲述了它背后的故事。

1949年5月,毛泽东与徐肖冰、侯波夫妇在北平香山双清别墅合影。 陈正青 摄

    那是1949年5月的一天,毛泽东在北平香山双清别墅休息、办公,并接见国内外的一些客人。侯波接到组织下达的任务,去香山协助徐肖冰完成毛泽东接见外宾的摄影任务。这次会见结束后,客人走了,侯波等人收拾摄影器材正准备离开时,毛泽东回过身来招呼他们坐下,带着湖南口音问徐肖冰:“这个小姑娘叫什么名字?怎么没有见过?”

    毛泽东在延安时就认识徐肖冰。徐肖冰答道:“她是我爱人,叫侯波,在摄影科工作。”毛泽东饶有兴致地问侯波是哪里人、在延安的什么学校毕业。侯波逐一作了回答。毛泽东一听侯波是山西夏县人,便笑着说:“山西可是个好地方,关云长就是夏县人,陈赓在你家乡打了好几个大胜仗呢!”毛泽东的话把大家都逗乐了。毛泽东又说:“侯波啊,你是吃延安小米长大的,一定要好好为人民服务。”

1958年,毛泽东畅游湘江后在农家门口与小孩子逗趣。 侯 波 摄

1958年,毛泽东和钢铁工人亲切交谈。 侯 波 摄

    这是侯波第一次近距离见到毛泽东,自然有点紧张,不敢与毛泽东坐得太近,没想到毛泽东这么平易近人,说话这么幽默、随和,一下子她就放松下来。

    想到不能过多占用毛泽东的工作时间,侯波等人起身向毛泽东告辞。这时,毛泽东站起身,说:“来,咱们一起照个合影吧。”侯波、徐肖冰在毛泽东身边一左一右站好,这时毛泽东摇了摇头,发话了:“不行,不能这样站!女同志是半边天,要站在中间!”不由分说,毛泽东站到了侯波的左边。与徐肖冰、侯波夫妇同来的新华社记者陈正青端着照相机按下了快门,这张珍贵的照片就诞生了。这也是侯波一生中唯一一张与毛泽东的合影。

周恩来:“你放心大胆地取景吧,我抓住你”

    1949年10月1日下午,徐肖冰、侯波夫妇同在天安门城楼上用照相机拍摄开国大典的盛况。

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
侯 波 摄

    “接到10月1日到天安门城楼拍摄开国大典的任务后,我们领到了一张条子。那大概就相当于今天的记者证,佩戴着这张条子,就可以自由上下城楼了。”侯波说。

    开国大典当天,侯波用的是一台普通120照相机,只能拍12张底片。那时候胶卷都是从香港购买的,非常稀缺,当天她也只有8个胶卷。面对举国欢庆的历史时刻,她却“舍不得”拍了。“每按下一次快门,心里都要数一下,开国大典的全过程,只用了3个半胶卷,我舍不得啊!”

    10月1日上午,侯波去了一趟天安门城楼。中午,她连饭都没吃就赶到中南海勤政殿拍摄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会议结束后,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主席、副主席及各位委员集体出发,乘车出中南海东门,前往天安门城楼出席开国大典。此时,参加开国大典的首都30万军民早已齐聚天安门广场,翘首期待着伟大历史时刻的到来。

    10月1日下午3时,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秘书长林伯渠宣布开国大典开始。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副主席、各委员就位。

1959年,毛泽东和亚非拉青年在一起。 侯 波 摄

    侯波用的照相机是标准镜头,只能给城楼上的中央领导人拍摄半身像。城楼上的过道很窄,那天人又很多,最主要的是,苏联摄影师是中国政府请来拍摄纪录影片的,最佳的拍摄位置留给了他们。当时,毛泽东主席等中央领导人站的位置是城楼的前廊,所以要想拍摄他们的正面镜头,侯波就要把身体探出墙外。“就在毛主席用浓重的湖南口音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的刹那,我按下了快门。”

    顿时,侯波听到广场上欢声雷动。在《义勇军进行曲》的雄壮旋律中,毛泽东按动电钮,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面五星红旗冉冉升起。全场肃立,向国旗行注目礼。广场上,54门礼炮齐鸣28响。“开国大典让我感受特别深的一点是,人民当家做主人那种欢欣鼓舞的喜悦完全是发自内心的。城楼上的很多人都是流着眼泪听毛主席讲话。天安门广场上,群众的情绪也很高昂。”侯波回忆道。

    开国大典上,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不停地走动,侯波就追着抓拍。当看到毛泽东走到天安门城楼右边时,侯波想拍一张以天安门城楼为背景的毛泽东侧身像,但由于空间十分有限,她只能冒着危险将身体探出前廊边的矮墙……正在这时,旁边有人抓住她的衣角说:“你放心大胆地取景吧,我抓住你。”拍完后,侯波回身,扭头一看,帮忙的人竟然是周恩来总理。这温暖的一幕让侯波永生难忘。

臧克家:“纸片上仿佛听出声音”

    侯波一生所拍摄的作品中,《毛主席回韶山》堪称经典之作。这张照片上,毛泽东佩戴着红领巾,站在前排居中的位置,身旁及其身后簇拥着少先队员们。这张被诗人臧克家称之为“纸片上仿佛听出声音”的照片,曾刊登在《人民日报》上。

1959年,毛泽东和韶山中学的师生们在一起。 侯 波 摄

    值得一提的是,这张照片还成就了一桩美好姻缘——依偎在毛泽东身旁一左一右的女孩彭淑清、男孩蒋含宇由此相知、相恋,在12年后结为人生伴侣。

    “可以说,红娘就是给我们拍下这张照片的摄影师侯波。”蒋含宇说。

1952年,毛泽东视察黄河时,在河南省洛阳市北黄河南岸邙山留影。 侯 波 摄

    当年,蒋含宇14岁,是韶山学校少先队大队长;彭淑清则担任少先队大队委员。据蒋含宇回忆,1959年6月26日上午,毛泽东在后山毛家祖坟扫完墓后,就从旧居向着韶山学校方向走来。学校师生们听说了,纷纷赶来夹道欢迎。彭淑清则跑到校园花圃中采来夹竹桃、月季花扎成两束。等毛泽东在人群中穿行,眼看着他即将走上通往学校的儿童桥时,蒋含宇、彭淑清飞奔着将两束带着露珠的鲜花献给了毛泽东。人们簇拥着毛泽东从小学部来到初中部下面的台阶旁,毛泽东要与全校师生们在此合影。蒋含宇解下自己的红领巾,帮毛泽东佩戴在胸前。“这时,毛主席笑容满面地问我,‘你的红领巾还要不?’我爽快地说,‘送给您老人家了’。毛主席听后,开怀大笑,‘我现在变年轻了,成了少先队员啦!’随即,师生们开心地笑出声来。就在此刻,侯波老师轻按快门,‘咔嚓’一声,抓拍下这感人的瞬间,一幅‘仿佛听出声音’的画面被定格了。”蒋含宇记忆犹新地说。

    1992年,侯波得知自己在韶山拍摄的那张经典作品中的两个“主人公”已经喜结连理,非常高兴,很希望能再次见到照片中的两个“孩子”。经过打听,她找到了蒋含宇、彭淑清的确切地址。多年来,蒋含宇、彭淑清也在打听这位“红娘”的下落。“那是在1992年7月1日,我们来到北京敲开了侯波老师家的门。她一看到我们,第一句就是‘都长这么大了’,赶紧将我们让进屋子。我们和她紧紧拥抱在一起。回想起毛主席回韶山的往事,已过去33年,我们都很感慨。”蒋含宇如此描述见到侯波时的心情。当时,他们坐在一起聊了很长时间。临别时,侯波拿出丝巾、被面及那张《毛主席回韶山》的照片送给蒋含宇、彭淑清夫妇。

    原载于《中国档案报》2017年12月22日 总第3159期 第四版

 
 
责任编辑:王亚楠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